導航:首頁 > 去中心化 > 道德的去自我中心化

道德的去自我中心化

發布時間:2023-11-12 03:21:34

『壹』 如何能使孩子去掉自我中淺談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因果關系之探析心化

如何能使孩子去掉自我中淺談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因果關系之探析心化

孩子的自我中心化會影響孩子們的人生路,那麼大家知道如何能使孩子去掉自我中心化嗎?下面我帶來的如何能使孩子去掉自我中淺談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因果關系之探析心化。

你不是中心,你不是小皇帝

隨著《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的熱播,我們又在快樂、淚水與感動中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夏天,寶寶們實在很萌,爸爸們真的很逗,最最重要的是我們又從星爸們那裡學到了很多育兒的經驗,雖然有些地方不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樣,但這就是他們最真實的生活,除了為他們點贊沒什麼好去挑剔的。回憶每一期的畫面,總會有那麼些鏡頭、話語彌留在腦海中。正如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當劉燁帶著諾一找到他們入住的房子時發生的一幕,星爸的話讓我想寫點什麼。

大家還記得當他們來到房間,諾一開心的就爬上了床,這時屋主爺爺走過來熱情的給他們打開了風扇,並跟劉燁寒暄了幾句,此時諾一躺在床上嘴裡自顧自地念叨著,爺爺問諾一「幾歲了」,諾一沒有語言的回答,只是用手指表示自己多大。看到這里劉燁用有些失望的語氣對諾一說到:「你以為你是誰啊,大人跟你講話你就不聽,爺爺在這里跟你講話呢,爸爸在跟你講話,我們在講話,你不是中心,你不是小皇帝,要求你做的,教育你的,這是必須聽的......」。各位爸爸媽媽,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經常會遇到同樣的情形,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而令我們感覺沒面子所以生氣。其實這都不怪孩子,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源自於「兒童自我中心」。

走出自我中心誤區

什麼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心理術語,皮亞傑曾經做過一個三山實驗:在一個立體沙丘模型上錯落擺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讓兒童從前後、左右不同方位觀察這座模型,然後讓兒童看四張從前後、左右四個方位所攝的沙丘的照片,讓兒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實驗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與哪張照片一樣。孩子們無一例外的都認為另外一人看到的沙丘和自己看到的是一樣的。這個實驗表明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具備觀點采擇能力——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完全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和看待事物,這就是自我中心的表現。他指出:活動缺乏協調、主客體沒有分化是心理上的自我中心狀態的根源。也就是說在孩子剛出生處在感知運動階段(0-2歲)嬰兒物我不分,生活在沒有客體的宇宙里,沒有自我意識,這是一種極端的自我中心階段。到了前運算階段(2-7歲)幼兒能運用語言與人交際,對世界的認識形成表象,孩子開始用「我」這個詞標志自我意識開始建立,經常會聽見這時期的兒童說「我想……,我要……、我不要……我的……」,這些都標志著他們進入自我中心的新階段,在此階段,幼兒不能區分自己和別人的觀點,很難從別人的觀點(角度)看問題,也分不清主客觀。如當自己感覺糖很好吃時,就認為別人也很喜歡這個糖果。自我中心是兒童早期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

自我中心=自私?很多爸爸媽媽愛說自己的寶寶很自我中心,很自私,例如寶寶每次吃東西都不給小朋友分享,或者爸爸媽媽想要點都要不到,這時媽媽們都會覺得這孩子怎麼這么小氣,有時會說「小氣鬼」。大家看到寶寶的這種行為和我們成人平時說的自我中心,自私有什麼區別嗎?當然有,寶寶很小,常常以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多從自我考慮問題 ,寶貝們之所以表現出這樣的行為並不是因為他們自私、不大方,只是受制於他們心理、智力發展水平。而成人們講到自私,自我中心都是從道德的角度,真正的自私是指個體面臨自己利益與對方沖突時,會不計對方損失,以滿足自己利益為主;此外,自私的人在進行自私行為的同時,通常能察覺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及別人的利益,仍按照自己利益不擇手段,但我們的寶寶所表現出的種種完全以自己意志為轉移的行為都只是無心之舉,他們沒想過回去傷害身邊任何人,所以自我中心跟自私不是一回事。

自我中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負面的嗎?當然也不是,正如任何事物都存在一枚硬幣的兩面,平時我們看得更多的可能是自我中心的背面,那它的正面是什麼呢?明白了「自我中心」其實是由於孩子思維發展特點所致,也許父母可以更好的理解孩子產生的各種自我中心行為。所以當我們知道孩子「自我中心」了,我們便知道孩子在成長之中。這種成長表現在:1.孩子的需求變多了,以前孩子也許只滿足吃飽睡足身體感覺舒服就好了,但現在寶寶們需要買玩具、買冰淇淋、需要媽媽時刻的陪伴等。2.孩子的能力增強了,從嬰兒的哭要到語言的表達,從被動的滿足到自我行動。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表現「自我中心」的孩子才是一個正常的孩子。皮亞傑還認為孩子具有「泛靈論」的思維特點,特別是處在自我中心的孩子們,在此階段的孩子們看待世間萬物都跟人一樣有意識,他們的運動變化都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所以常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游戲、交談。比如一個孩子在玩他的玩具車,車車跑到溝里去了,他認為是車車「不聽話」;自己不小心碰到桌子了,他認為是桌子的錯,是桌子故意的,所以要求爸爸媽媽打桌子幾下。這樣的思維特點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是百害無一利的,至少說明他們有想像力,能把生活觀察的一些經驗與周圍事物進行聯系。所以作為家長並沒必要因為孩子自我中心而奇怪或煩惱。

去自我中心化

自我中心是兒童成長的必經階段,兒童一兩歲開始就慢慢有自我意識,三四歲是自我中心的高峰,隨著他們社交能力、語言能力、智力的提高和活動范圍的擴展,特別是到了五六歲左右,兒童自我中心化語言越來越少,慢慢能意識到別人觀點或看法的存在,從而在「概念或概念化了的活動」上區分並協調自我和別人的關系,漸漸完成去中心化。所以「自我中心」人人都有,只是存在個體差異,伴隨著兒童不斷成長,都會超越「自我中心」,走向成熟。但如果兒童自我傾向過於嚴重,或到了六七歲停滯在自我中心階段,問題就嚴重了。怎樣更好的幫助兒童實現去自我中心化,這里有些建議供爸爸媽媽參考:

1、爸爸媽媽應有「去自我中心」的意識

經常在路上見到媽媽追著寶寶說「來,把衣服穿上,不然會冷,感冒了怎麼辦」,孩子一個勁的推搡不要穿衣服,都有些生氣的樣子甚至都哭啦,但是媽媽還是把衣服套在了孩子身上,嘴裡還嘮叨著「怎麼這么不聽話呀」。前幾天幼兒園小班開始有託管興趣班了,問家長給寶寶報名嗎?有幾位家長非常熱情的就給孩子報了,後來我問他們寶寶願意上幼兒園嗎?答案是否定的,寶寶們每天都是不要去上幼兒園,上幼兒園不好玩,既然如此,當孩子看著自己的同學都可以開開心心的回家而自己還得在那裡多帶上一小時會是什麼感受呢?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做爸爸媽媽的總是覺得孩子自我中心,反思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經常以愛的名義在行自我中心之實。如果我們沒有很好的自我意識,經常用這樣的方式去強化孩子的行為,必然不利於孩子的去自我中心化。所以爸爸媽媽要有更高的自我覺察能力,降低對孩子的期待,減少左領右舍的攀比心理,省去對孩子圓夢心理,多與孩子共情,而不是依著我們的情緒「安靜下來」「住口」「在這樣就把你扔到門外去」,也許寶寶需要的是我們的認可而已。

2、不以孩子為家庭中心

當代獨生子女較多,即使不是獨生子女,兄弟姐妹也不多,家人對孩子都是疼愛有加,孩子們很容易成為家庭的核心,家裡全體成員圍著孩子轉,全家人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對他們有求必應,孩子們體會到的是無比的優越感和特殊感,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絕大多數會以自我為中心,該怎麼應對呢?首先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取消兒童在家的「特殊」地位,努力滿足其合理需要,堅決拒絕其不合理的要求,讓寶寶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其次讓寶寶學會為家裡其他成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可以降低寶寶對大人的依耐性,同事提升自我價值感。再次要適當的給孩子「挫折教育」,讓寶寶去體會飢餓、勞累、困難或批評等,這些經歷可以弱化寶寶自我中心的優越感,當然這種方式要注意不帶給孩子身心傷害。

3、帶孩子多參加游戲活動

孩子很喜歡玩的就是游戲,而游戲可以幫助他們輕松的去自我中心化。比如捉迷藏,先自己藏起來讓寶寶找,然後寶寶躲起來,在不斷的尋找與躲藏過程中會讓寶寶逐步明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又比如角色扮演,我經常和寶寶扮演老師與學生的角色,或者媽媽與女兒。她在扮演老師和媽媽的過程中都會超出「自我」想像站在另一人的立場上該怎麼行為。在這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或集體游戲,在集體活動中他會體會到與人合作,被人信任,跟人分享的那份快樂。當然這些需要在游戲過程中有家長或老師的引導,因為孩子自身的思維或精神境界並沒自動化到那麼高的程度。

案例分享

症狀:即刻滿足自己的需要

媽媽把圖圖從幼兒園接回來,妹妹也在回來的路上睡著了,媽媽剛剛把妹妹放床上,圖圖就興奮的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去樓下小區玩吧,仔仔,露露他們都在下面玩」,媽媽說:「月月剛睡著,我們待會去吧」,圖圖有些失望的說「我們現在就去,你不帶我去,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媽媽:「這時不能去,你怎麼這樣子,好,聽話」。圖圖:不!我要你跟我現在就去(開始歇斯底里的哭),我現在就要去(拿著手裡的玩具就扔向媽媽)。

處理方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需求,並且父母經常是盡可能的盡快滿足助長了自我中心,這樣孩子形成了即刻滿足的習慣,不會意識到需求的滿足有時是受很多限制的,所以我們要試著去訓練孩子延遲滿足。

所以首先我們要共情孩子的感受,然後試著給孩子可供選擇的途徑。「好孩子,這么生氣啊,把玩具都扔啦,盼著下去玩對吧,可是妹妹正睡覺,這真讓你失望,要不你先看會動畫片,等妹妹醒了我們就下去好嗎?」

症狀:不願跟人分享他的東西

4歲的琳琳帶著自己的滑板在樓下玩,平時她也有幾個玩得很好的朋友,有時她也會玩別人的玩具,或者吃別人的東西。今天她的朋友沒帶任何東西下來,看到琳琳的滑板車很想騎(此時琳琳已經玩累了,滑板車就丟在一邊的),但媽媽給琳琳說了很多好話仍然沒用,最後媽媽強制性的把車給了她的朋友,琳琳哭了,哭著把車搶了回來,由於車被搶回來了,她的朋友也哭了,媽媽覺得好尷尬,怎麼琳琳就這么小氣呢?

處理方式:三四歲的孩子已經開始發展處他們的所有權概念了,我們不能強迫一個孩子失去對自己愛物的擁有,作為媽媽首先告訴寶寶車車是屬於她的,不會失去它,同時她的朋友也很尊重她,想得到她的答應才會騎她的車。所以媽媽可以這樣告訴寶寶「琳琳,你很愛你的車對嗎?小美答應只騎一會就還給你,她還說下次會把她的青蛙車拿來給你騎,如果你借給她騎一會,她會更喜歡你,和你做最好的朋友哦......

結語:記得在上期播出「爸爸去哪兒」的序里國王說到:「人要懂得善良,還要愛護別人,而且還要努力,不要因為一點點小挫折就放棄,世界上最最可貴的是有顆有愛的心」。說得真好,寶寶,你雖然不是世界的中心,但永遠都是父母心中的王子與公主,為了讓你能更好的適應周圍的環境,更加健康的成長,爸爸媽媽們或許會用各種方式去幫助你,讓你除了關注自己,還會關注別人,心中一直充滿愛與善良的開心成長!

一、私有財產與異化勞動

在馬克思看來,問題就出在這里:既然人的類本質是自由自覺的活動,那麼勞動產品就應該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但是在現實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的勞動產品被資本家剝奪,資本家利用工人的勞動產品反過來進一步壓榨工人,勞動產品成為了工人的異己的存在物,這就是勞動產品的異化。馬克思指出,不僅勞動產品是異化的,勞動過程也是異化的,而且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勞動過程喪失了它的本原意義,不再是自由自在的了,勞動變成了一種煎熬和一種痛苦:「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這種活動是他自身的喪失。」54-55由此,馬克思又推導出「人的類本質同人相異化」,也就是說,人的本質從「自由自覺的活動」,被迫下降為僅僅為了維持肉體存活的謀生活動;最後的結果是「人同人相異化」,人與人處於對立狀態,「當人同自身相對立的時候,他也同他人相對立。」59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過程的異化、人的類本質的異化以及人與人的異化,共同揭示了勞動本身的異化(異化勞動)。據馬克思分析,工人的異化勞動,創造了資本家的私有財產,但同時,工人的命運就是貧困和被奴役,「通過異化勞動,……他也使與他相異的人佔有非自身的活動。」60-61一言以蔽之,私有財產是由異化勞動構成的,是由它生產出來的。所以,馬克思的結論是「誠然,……,是這一外化的實現。」61由此,我們能夠認識到,資本主義私有財產是前提,對其進行了分析,由此出發並得以發展,就得出了異化勞動是私有財產的根源這個結論。既然私有財產是異化勞動的結果和產物,循此邏輯,隨著一方的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同時,在《手稿》中,馬克思是把私有財產作為一種歷史產物、作為一種結果來解釋的,因此,這就表明了私有財產不是什麼永恆的聖物,由此敞開揚棄它的.思維維度。

二、作為私有財產積極揚棄的共產主義

馬克思畢其終生所追求的理論碩果,就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在此基礎上追求共產主義,這一切都鮮明地體現在《手稿》中。馬克思在《手稿》的筆記本二中闡述說,「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81。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了兩種不同形式的共產主義:一種是所謂的「粗陋共產主義」,另一種「是廢除國家的,但同時是還未完成的,總還是處於私有財產即人的異化的影響下」81的共產主義。馬克思批判它們沒有認識到私有財產的本質。在他看來,從對私有財產的本質追問入手,才能達到對《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解讀。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提出他的觀點,「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范圍內生成的。」86筆者認為,「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81在馬克思的解讀下,這一句話的重點是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人的自我異化的揚棄」是馬克思所批判的前兩種共產主義已經共同認識到了的,而他們之所以受到馬克思的批判,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理解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本質,因此,也就不是科爾紐所強調的私有制的問題,而是應該從「勞動是私有財產的本質」138入手。而且,揚棄私有財產與否定私有制而採取新的社會制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解。按照黑格爾的理解,揚棄是兼具「取消或舍棄之意」以及「保持或保存之意」,並不等同於「消滅」。因此,筆者認為馬克思在此是想通過對私有財產的揚棄,克服其私有制條件下的異化現象,同時保留其「把外化收回到自身的、對象性的運動」112之意。再者,我們所理解的私有財產是一種經濟關系意義上的概念,而私有制則是一種政治法律意義上的概念。

三、關於私有財產起源的思考

第一個理由是,起初,私有財產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異化勞動的結果,它最初的存在,只是主客體的對象性關系的一種外在表現,這顯然不是異化勞動的結果。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以及勞動范圍的擴大,資本得到進一步的積累,因此出現富有的私有財產佔有者對貧窮的私有財產佔有者的僱傭關系,導致了勞動和資本的分離,隨著這種僱傭關系的發展,人的異化勞動以及人本身的異化也初露端倪,然後是隨後發展過程中的這種異化的逐漸加劇。換言之,異化勞動只是加劇了私有財產的積累,只是在後來,私有財產和異化勞動變成相互作用的了。在私有財產的基礎上,異化勞動加劇了私有財產的積累,人的異化程度也更加深刻,人與自己本質的分離更加深遠。當這種關系發展到極點,按照青年馬克思的理解,整個社會便呈現出揚棄私有財產、實現人的本質復歸的內在需求,這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馬克思在《手稿》中的共產主義的思想。由此,筆者認為,私有財產是異化勞動發生的前提,同時必然也是它的物質基礎。異化勞動僅僅是私有財產的鞏固和加深。第二個理由是,通過私有財產的揚棄,以此來實現人的本質的復歸,並以此實現共產主義,實際上是返果為因。當馬克思承認「異化勞動是私有財產的根源」,也就是暗指前者為因,後者為果,那麼,按照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即通過消除原因來消除結果,那麼就應該是從根本上消除異化勞動,以此來揚棄私有財產,但是,馬克思說「共產主義則是以揚棄私有財產作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義」。112「因而是通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自覺的和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范圍內生成的。」81但是,必須去掉財富本身固有的私有性質,以此使得財富更加具有合理性。但若是如此,馬克思的私有財產與異化勞動結論,就與馬克思設想的道路是有問題的。問題就在於《手稿》中,他沒有進一步去探究私有財產及其制度等異化勞動產生的原因,若是進行了探究,就可以得出相反的結論:私有財產及其制度導致異化勞動,如此,這里所討論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勞動私有財產與資本私有財產

針對以上所分析的私有財產與異化勞動的矛盾,馬克思在《手稿》筆記本Ⅱ和筆記本Ⅲ中有了突破性思考。在筆記本Ⅱ開頭,馬克思指出:「私有財產的關系潛在地包含著作為勞動的私有財產的關系和作為資本的私有財產的關系,以及這兩種表現的相互關系。」67一方面,從作為勞動的私有財產來看,私有財產本身就是勞動的產品。對於這一點,洛克也是供認不諱,私有財產的主體自來就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這個個體也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個體的勞動必須與自身周圍的自然世界打交道,它是一種外化勞動,此時,個體的人的勞動對象化和外化可以合理推論出作為勞動的私有財產,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合理解決筆記本I當中私有財產起源問題的矛盾性論述。另一方面,從作為資本的私有財產來看,不可否認,它是在勞動的私有財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土地和資本的積累是其產生這種發展變化的巨大動力,資本一旦被生產出來,便具有了獨立的形式,其自然規定性和社會規定性也都隨之消失,並對勞動、勞動產品和社會成員及其關系具有了一定的支配能力。加之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僱傭勞動,剝削隨之產生,剝削的結果便是異化勞動,同時導致人的異化。綜上所述,異化勞動必須是資本私有財產的結果。到此,我們便可獲得勞動異化(對象化)→勞動私有財產→資本私有財產→勞動異化的清晰思路。總而言之,馬克思在《手稿》寫作期間,雖然筆記本I和筆記本Ⅱ的寫作中間有較大的時間間隔,但是他對勞動私有財產和資本私有財產的突破性區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之前關於私有財產起源的矛盾,使其本身的邏輯和思路更加清晰。

;

『貳』 自我中心和中心化的區別

概念不同。自我中心和中心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一個人的行為和思想以自我為中心,後者是指一個組織或系統的運作過程中,將權力、資源和決策集中在中央機構或核心部門。
1、自我中心是一種思想和行為方式,通常表現為個人的利益和需求優先於他人或群體的利益和需求,這種行為和思想方式容易導致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影響人際關系的穩定和和橘笑攜諧。
2、中心化則是一種管理和組織方式,通常用於圓伏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和社會組織等。這種方式升卜將權力、資源和決策集中在中央機構或核心部門,以保證整個組織的效率和一致性。過度中心化,會導致決策延遲、信息滯後和創新不足等問題。

『叄』 社會工作學術論文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重視社會工作的發展,社會工作逐漸在中國大陸上蔓延開來,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社會工作學術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社會工作學術論文篇一
社會工作倫理

摘要: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過程中經常面對兩難困境和倫理難題。本文通過一個艾滋病患者的案例,分析其主要涉及的倫理問題和困境,並以社會工作者專業倫理價值觀和倫理決定篩查 方法 為依據,對案例做出了可能的倫理決定。

關鍵詞:社會工作 倫理困境 倫理決定

1、案例介紹

李先生是一位近50歲的已婚男性,他是一位受過良好 教育 、聰明且能言善道的商界成功人士。他與結婚25年的妻子育有一子,在外人眼裡家庭美滿,生活幸福。最近他因為身體經常不適精神狀態也不好去醫院做檢查,發現自己患上了艾滋病。李先生承認自己是一名同性戀者。他自述自己生於一個保守而嚴謹的知識分子家庭,自己的同性戀身份是不可能被家庭接納。社會對於同性戀者沒有一絲寬容,充滿的鄙夷與歧視。李先生為了父母也為了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選擇在試婚年齡里與現任妻子結婚,也向妻子家人隱瞞了自己的性取向。婚後的生活被李先生「裝飾」地很和諧,然而李先生還是常常覺得自己無助、寂寞、痛苦,性慾望也得不到滿足。於是他在兒子上初中後,開始在網路上找不認識的同性戀者發生一夜情。雖然次數不多,但李先生還是不幸地染上了艾滋病。李先生得知自己染上艾滋病後很恐慌,出現了一連串的沮喪症狀包括失眠、無助感及自殺念頭。李先生希望社會工作者能幫助自己,但同時他也聲明自己的同性戀身份需要對任何人保密,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2、主要倫理問題和困境

2.1 誰是當事人

傳統上,當事人指的是同工作者有工作關系、付費給她的人。或者說,當事人是專業人員採取干預 措施 ,要改變或者修正其行為的個人或系統。同時,社會工作干預常常包括要改變當事人系統之外的其他系統。在這個案例中,按傳統的當事人定義來說,李先生理所當然是當事人。他不僅染上了艾滋病,還出現了一連串的沮喪症狀甚至有自殺念頭,社會工作者應該先對李先生進行心理輔導,平復他的情緒,讓他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病情。但是,社會工作者如果按照李先生囑托,向他妻兒隱瞞了他艾滋病的事實,那妻兒染上艾滋病的可能性就將大大地提高。社會工作者也有義務保障任何人的生命安全。當事人到底是李先生還是李先生的妻子和兒子?誰的利益應該優先考慮?現今的社會工作服務模式包括服務申請人、當事人、工作對象、受益人、從業人員、機構、社區和其他人。案例中,當李先生、妻子、兒子占據了這些角色時,他們的期望和目標不同,相互沖突,給社工帶來倫理上的難題,誰的期許應該優先關注?

2.2 隱私權、保密原則和最少傷害原則的沖突

艾滋患者的隱私權是指艾滋患者享有與其他公民相同的私生活安寧,私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受他人侵擾、知悉、使用披露和公開的權利。保密意味著社會工作者在沒有得到當事人在知情的情況下給予的許可,不會向任何人披露從他那裡獲得的資料。一般認為,當事人信賴社會工作者會為其保密,能增進他們對工作者的信任。如果當事人意識到保密是有限制的,就會傷害他們與社會工作者的關系。目前,國內外大量關於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發現,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其中以焦慮抑鬱最為突出,有時他們的焦慮程度比神經衰弱患者和焦慮症患者更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幾點:疾病的長期折磨;社會及家庭角色改變,勞動力降低;自卑心理及求助心理不能得到滿足;人際關系緊張等。 社會工作者考慮到與李先生建立的專業關系和其現在不健康的生理心理狀況是不應該泄露李先生的隱私。但是,從李先生妻兒的角度出發,他們有權力知道自己的丈夫、父親的性取向和身體狀況。同時,社工也必須認識到妻兒越晚知道實情,他們染上艾滋病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一旦同性戀的事實因為其他因素暴露了,妻兒不僅會受到重大的打擊,也難免會把怒氣撒在社會工作者身上。如果妻兒不幸染上了艾滋病,社會工作者是不是應該承擔責任或者被認定為「幫凶」。當面臨的困境有造成傷害的可能性,社會工作者應該避免或防止這樣的傷害。但這樣必然帶來保密原則被打破。

2.3 價值觀的分歧

對專業社會工作者有一個傳統期許,就是不把自己個人的價值觀強加給當事人,即便是從自己的價值觀或社會的價值觀出發要求對當事人的行為舉止做評判,也要暫時撇開。然而,在現實的社會工作實踐中,事情並不總是那麼簡單。社會工作者的價值觀與當事人的價值觀有明顯的分歧是常有的事。在案例中,李先生是同性戀者還曾與其他同性戀者發生一夜情,這就容易讓社會工作者對李先生的道德品質有質疑。在該不該告訴妻兒自己染上艾滋病的事情上,社工的價值觀是保護生命,而李先生更看中自己的利益。在干預過程中,社工的價值觀與李先生的價值觀格格不入,很有可能對李先生帶有偏見。但李先生現在是一位艾滋病患者,他正需要社工的理解、寬容、關愛與支持。在進行決定時,社工就可能朝著專業的價值進行,忽略李先生的感受。

3、可能的倫理決定及依據

3.1 倫理決定篩查方法

當社會工作在具體專業服務過程中遇到類似的倫理沖突的時候,會遵循一整套價值、原則和標准以指引作出決定和行為。針對案例中出現的倫理困境,本人將分別使用「倫理准則篩選方法」 (ERS)和「倫理原則篩選方法」(EPS)來做倫理決定。

3.1.1「倫理准則篩選方法」(ERS)

作為社會工作倫理決定的最優先方法,社會工作者應該查閱《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倫理守則》,看是否有合適的一個或多個准則綜合適用。我國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並沒有標明關於艾滋病患者或者同性戀者信息公開的守則,但參考《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倫理守則》(1997)規定:「社會工作者應尊重案主的隱私權……一旦隱私信息提供出來,保密標准就要用上」,但同時又規定「預防案主或可確認的第三者遭遇嚴重的、可預見的立即的傷害時,或是法律或法規要求揭露時就不需案主同意」。通過倫理守則的運用我們可以明白雖然李先生的隱私權不容侵犯,只有在某些特殊的危害他人或者法律要求的情況下,即李先生的妻兒很有可能染上艾滋病的情況下,社會工作者可以最小程度地只向李先生妻兒公開相關信息。 3.1.2「倫理原則篩選方法」(EPS)

根據這個方法,社會工作者應該首先列出一系列倫理原則指南並對其進行先後等級次序排列如下:保護生命;平等與差別平等;自主和自由;減少傷害;生活質量;隱私和保密;真誠和毫無保留地公開信息。其次,將倫理困境中的不同倫理訴求歸類到倫理原則指南中。再次,按照先滿足高級原則後滿足低級原則的要求,確定倫理訴求順序。在這個案例的倫理困境中我們發現對於李先生的隱私保密並不是處於絕對的首要地位,在「為了保障當事人或者他人的生命權,為了促進所有人的平等權利和相對弱勢的差別平等權利,信息公開有利於促進當事人更加自主或自由,信息保密對其他人的傷害比信息公開傷害更大,信息公開是為了提升當事人以及社會公眾更好的生活質量」的情況下,隱私和保密原則是可以適當讓步的。

3.2可能的倫理決定

3.2.1明確當事人和工作目標

李先生、李先生妻子、李先生兒子都是社會工作者的當事人和服務對象。社工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1)緩解李先生一連串的沮喪症狀以及打消他的自殺念頭。(2)李先生的艾滋病需要專業的治療和照顧。(3)從醫療衛生的角度保證李先生的妻兒的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4)說服李先生,讓他有勇氣將自己同性戀和艾滋病的事實告訴妻兒。(5)安撫李先生妻兒的情緒,促進雙方的溝通。

3.2.2知情情況下的授權

根據「倫理准則篩選方法」和「倫理原則篩選方法」的分析,社會工作者應該違背李先生的意願將實情告訴李先生的妻兒。但是,知情情況下的授權意味著社會工作者或者另外一個專業人員除非是得到了當事人的許可,否則不能介入當事人的生活或者披露與其有關的機密資料。社會工作者必須向李先生講解關於艾滋病的醫學常識,分析李先生的妻兒可能會出現的危險,給予他勇氣和力量,說服他,爭取徵得他的書面同意並跟他詳細地明確透露的范圍和內容。至於李先生的隱私是否向妻兒以外的人透露,取決於李先生的意願,社會工作者無須強求。

3.2.3提供服務

得知實情後,李先生妻兒和李先生都將承受巨大的壓力,包括身體上和經濟上的,更重要的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這種心理壓力往往是由於對基本醫學常識缺乏了解造成的盲目性,因此,有必要為他們提供各種輔導。(1)社會工作者為李先生提供:①心理輔導,減少自身心理壓力。社會工作者需要為其提供心理輔導和咨詢,協助減輕心理負擔,從而以理智的心態對待疾病。②及時行為干預。需要為他提供關於艾滋病傳播的知識,通過直接干預以促使李先生抑制自身的不負責行為。(2)社會工作者為患者家屬提供:①醫學常識輔導,改變歧視和排斥觀念。李先生的妻兒面對李先生的同性戀和艾滋病事實可能存在非理性的認識,極力排斥和歧視,甚至將李先生拒之門外。因此,有必要對妻兒家屬進行基本醫學常識輔導宣傳教育,說服他們將李先生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給予李先生一定的家庭關懷。②加強預防知識的教育。社會工作者還應對李先生妻兒在預防知識上加強全面教育和咨詢,使其做到防患於未然。

3.2.4提供支持

除了提供服務以外,社會工作者還需提供各種支持,包括情緒和醫療支持。 ①提供情緒支持,堅定生活信心。雖然社會工作者與李先生的價值觀曾經出現過分歧,但社會工作者仍應以平等、接納的原則,與李先生一起面對問題,通過深入的溝通,加強情緒疏導,使李先生逐步釋放緊張的精神狀態,從而重新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③提供其輔助支持。例如,通過定期調查、研究和評估患者的病情,協助醫療機構及時調整治療或緩解對策,更有針對性地減輕患者的痛苦。

參考文獻

[1]黃玉華.艾滋病病人的焦慮狀況分析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09,7(29):2688.

[2]拉爾夫?多戈夫,弗蘭克?M?洛溫伯格,唐納?哈林頓.社會工作倫理:實務工作指南(第七版)[M].北京:中國人民火學出版社,2005.

[3]安民兵.艾滋病防治:一個社會工作的視角[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6,20(10):13.
社會工作學術論文篇二
社會工作靈性研究

摘 要:由於社會傳統化的分解、教會的分離、世俗和理性主義猖獗迫切需要人們對生命確定性的訴求、追尋生命的意義以及構建與「他者」的聯結。靈性的發展為社會工作價值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同時也為社會工作實踐開辟另一條道路。

關鍵詞:靈性;社會工作;意義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 編號:1002-2589(2015)32-0041-02

新時期的重點是對靈性定義進行擴展,重新構建宗教精神,尊重宗教和非宗教的表達提升靈性張力,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如何理解靈性?這要求我們改變日常看待問題的方式和轉換慣例自動思維。靈性應被給予更高的目標,反對壓迫,增進社會福利,促進社會正義。

一、關於靈性的概念

靈性沒有普遍一致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對靈性有不同的解釋。一些學者認為靈性是人類 經驗 和已存在的事物的超越維度,為自我尋找更為廣闊的本體論語境;一些學者認為靈性是對上帝恩典的回應,展示人與上帝的關系;還有學者認為與人類追尋價值、目的和意義有關;更有學者將靈性判定為精神性,是物性的對立面,不能訴諸理性邏輯,而是屬於超驗的范疇。靈性是對神聖的尋索,以超越為核心(對無秩序、不合理和無意義的超越),強調人的主觀經驗和宗教信仰傾向,它不僅代表著人的信仰理念、情感道德、價值架構等觀念體系,同時也是人自我整合、自我與他人、環境互動實踐功能體系。

二、現代性與宗教

資本主義貨幣經濟的迸發和擴散,人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業生產和商業活動中,威脅____的古老價值。工業生產使我們生活在充滿風險的世界中,充斥著生態危機、積聚全核裂變和放射性廢料儲藏、市場崩潰和資本貶值、戰爭和恐怖主義、信息威脅等字眼,各種毒瘤和毒素等有害物質的全球性問題席捲而來,商業活動人們狂熱追逐物質性利益,奉行及時行樂的原則,追逐眼前的快感,發展自戀和自私的人格類型。個人主義的盛行,與一般宗教的禁慾主義和傳統價值觀如勤奮、節儉背道而馳。現代法律和倫理要求他律理性行為,而非個體自律行為,人們的行為只有法律的制約,「不犯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沒有了道德信仰的制約。法律加在人和事的表層,但沒有深入人的意識和內心深處,人們開始逃避義務和責任,彼此產生不信任感及不安全感。大眾的崩潰結果來自於個體生活在各種親密關系的大眾生活空間不斷地進行「殖民分割」,穩固的生活紐帶的逐漸衰退和斷裂。個體化的生活方式切斷了個人與社會連接的各種紐帶。社會中的人變得個體化和原子化,產生冷漠無情、無本性、無溝通的、無歸屬感、無依附感異化現象,人們疏離感加強。丹尼爾?貝爾語重心長地說:「現代主義的真正問題是信仰問題。」價值的虛無主義勢必造成主體生命活力和智慧創造的癱瘓與休克,引致西方世界精神 文化 貧瘠和道德崩落。著名的靈修學者里奇這樣描述現代城市:「這是個腐爛的內城,訴說著各種凄寂與絕望的陰郁 故事 ,顯示了一片精神上的荒原。」

現代生活方式產生前所未有的變革,宗教在社會生活中影響漸趨衰微,宗教的衰落和社會內部制度性基礎的蝕變,給個人還有社會都帶來不良後果。正統宗教觀念日漸式微以及社會秩序逐漸消退和崩潰,迫切需要一種確定性的價值觀。維特根斯坦認為人們之所以信仰宗教,就是訴求生命中確定性,然而,靈性與宗教聯系在一起,似乎讓人們能謹慎從事。

三、對生活意義和確定性的尋索

《耶路撒冷聖經》中有這樣的表達:人不光是為食物而活著。「我―它」的關聯只是滿足我之需求、利益、欲求的工具,這樣只會導致個人肉體和精神的分裂。人們過度重視物質忽略其他事物,個體理性都被「物性化」或「單一化」包圍。所以我們迫切需要重構生命的意義,擺脫物性束縛,使個體成為「完整的人」。

靈性要求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幫助人們尋找自我■依和自我歸屬感,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意義,將非強加灌輸的被動方式加以肯定、勇於面對超越自身所面臨的生活限制,探索給予靈感,積極展望未來,而不是聚焦於過去和病態式的生活。

對宗教信仰也是對生活確定性訴求,我們可以理解為對神聖的探索,人們依靠上帝的神能來擺脫世俗的誘惑而追求聖潔的生活,把信仰作為生命活力和驅動力的能量來源,它包括上帝、神聖、終極現實和超越的概念。

靈性需求不是局限於有宗教信仰的人,多餘無神論者同樣適用,雖然他/她不會採納神的概念,但並不意味他/她對現狀、發展變化和規律,人生的意義、目的沒有探索和嘗試。神聖是宗教和靈性生活的共同點,個人的意識與潛意識心理層面和人的靈魂,尋求對價值、意義、經驗、發展、終極現實的超越,使個體道德宇宙的歸屬感和生命的神聖感。

四、構建他者的世界

「他者」屬於人類學的概念,關懷他者無疑是人類學的學科傳統。「他者」意為邊緣,它的存在隱含以自我中心為主義某種弊端,不可避免滲透某種玷污和偏見。鮑曼語重心長地指出:個體只有與社會聯為一體,才能保證生活意義和永恆價值,與社會聯結需要培養「他者意識」。

「他者意識」存在能促進道德發展,它讓當事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替別人著想,設身處地地去體驗他人的感受。沒有「他者意識」,道德的同情心是不可能形成的。自律的道德不僅意味著自我約束,更重要的是能夠置身於他人的地位來約束自己,一種去自我中心化過程。這里的「他者」是平等概念中的人,「自我「對」他者」投入能促進相互理解。他者的臉容可以具體命令自我,去執行道德上的義務和責任,他不具備其他力量和財富逼人就範,卻具有道德上的權威使人做出責任上的回應,並以正義作為回應。「他者」使人們從沒有精神層面的物理場所和空間掙脫出來,現實的物理順序以某種方式從青睞於關注靈魂的內在生命中抽象出來。並非個體的這種整體性只是通過本身得以實現,而是在與他人、他物以及環境的有意義的關系中得以實現。

五、靈性與社會工作

從歷史角度來,社會工作是根植於宗教傳統的,宗教的慈悲觀念是社會工作價值觀的主要來源。靈性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實務體系中的最高層次,而且具有普世性,宗教信仰資源的提供在當今中國極其缺乏,這意味著我們可能缺少宗教信仰,但是作為人類,我們都需要靈性關懷和靈性社會工作的服務。社會工作與靈性是相連的,他們是個體與社會的良好狀態服務的過程中的自然聯盟。心理學家發現更多的宗教和靈性為健康和福祉的提供有獨特貢獻,將個人主動意志追尋和靈性力量有意識地結合起來具有十分重要的健康價值。靈性的發展可能會產生某種美德,如同情、寬恕、謙遜和正義感,靈性的發展也會產生幸福的品質,如達觀、平靜、滿足、喜悅以及明確的人生目標。 靈性中對神聖的信仰可以幫助我們超越問題的局限,不是聚焦於過去與苦難,而是引領我們去探索靈感,發現問題的解決方式。靈性在自然災害、疾病、壓力、失去親人、離異等重大生活事件和死亡及瀕死領域中有所作為。信仰宗教與靈性經歷、維持的生活方式,總能對困難尋找應對方式,如靈性支持,精神冥想,寬恕、祈禱、悔過、宗教儀式。社會工作者也會鼓勵案主採用放鬆訓練(有意識的呼吸等)、冥想積極想像、寬恕與挑戰非理性信念等策略。

佛家說,「欲乃萬惡之源」,____提倡禁慾主義,「節欲」是我們擺脫生存困境的不二法門。信仰宗教靈性能幫助避免個人暴飲暴食、慾望、嫉妒、驕傲等品質缺陷,在家庭層面中,保持較低水平的酗酒、葯物濫用、性濫交等情況。嚮往宗教靈性生活、不嗔不貪、少私寡慾有更高層次生活滿意度和較高自尊,在面對碎片化的文化和社會力量保持完整且連貫性的人格。靈性秉承人本主義傳統,它積極關注傳統理論所忽視的邊緣體驗及不同的聲音,關注人的知覺、感情、信念、意圖乃至靈性,避免以固有的、先在的觀念去檢驗所謂的經驗材料來理解「被肢解化的人類」。

從宏觀層面來說講,靈性開拓兼容整合的世界體驗的新秩序,不僅吸收了基督神學思想,還吸納了諸如東方哲學、心理分析、醫學思想。靈性對社會工作中案主社會系統、個人和家庭運行動力、文化多樣性、損失和溝通具有重大意義。如社會工作者要了解臨終患者的靈性需求,需要考察他所屬的民族、文化、宗教與精神信仰、傳統及儀式多元因素。微觀層面來說,靈性關懷對患者個人生理的(痛苦、症狀控制)―心理的(焦慮和抑鬱)―社會的(家人朋友隔離感、社會事務涉入疲倦感)―靈性等做全面考量。

社會工作中的靈性探索全人特質和全家、全程、全面的照護模式,以整體的觀點來探究案主以及案主系統,察其案主及案主系統問題背後的意義和闡釋,回應道德框架、與他人關系的個人特定層面。案主所產生的幸福感是「超個人的」豐盛感,案主作為「完整的人」體驗生命的滿足感、與他人和世界的和諧感、與終極世界的同一感。

宗教與靈性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教會團體、牧靈人員或社會工作者的探訪讓案主感覺自己沒有被拋棄,體驗到的「極度負面自我評估或任何破壞性思維模式」被慈愛的力量消解。

宗教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它的衰微並非幸事,人從宗教信仰中獲得力量,靈性社會工作試圖拯救宗教世界圖景的崩塌,但它卻又脫離或者超越於宗教,重新詮釋意識和靈魂,逐漸向高層次的精神領域延伸。也就是說,只有宗教復興才能重新恢復代際延續,才能帶來全球性的秩序、謙讓與愛。

參考文獻:

[1]馬丁?布伯.我與你[M].陳維綱,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2]烏爾里希?貝克.風險社會[M].何博聞,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3]何雪松.社會工作的四個傳統哲理基礎[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4]王鋒.現代性視域下道德信仰難題[J].江西社會科學,2011(6).

[5]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M].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6]何林軍.當代社會的後現代性――鮑曼思想解讀[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3).

[7]陳海萍.社會工作的靈性研究[J].社會工作(理論探索),2010(8).

[8]梁燕城.後現代的義人城市―尋索一個感通與情際關系的城市文化模式[J].北京規劃建設,2014(1).

[9]常海燕,焦桂花.美國靈性社會工作經驗及在中國的可行性初探[J].社會工作,2014(3).

[10]潘朝東.心理治療與咨詢中的靈性干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7).

[11]寇東亮.「他者意識」社會主義和諧人際關系的倫理基礎[J].社會主義研究,2007(4).

社會工作學術論文相關文章:

1. 關於社會工作的論文

2. 社會服務論文

3. 本科的學術論文心得

4. 大學生學術論文

5. 大學3000字讀書報告3篇

6. 大學學術論文範文

『肆』 究竟有沒有可能擺脫自我中心的行為

1、心理學上的自我中心主義

自我中心主義是兒童在智能發展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傾向。

自我中心主義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概念。

皮亞傑認為,年幼兒童和成年人的思維之間存在著質的差別。他們不能把自己和客觀事物區別開來,把自己的屬性投射到外物上,認為日、月、山、河都是有生命和意願的。他們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和別人的情況區別開來,如果覺得自己碗里的湯是熱的,就認為別人碗里的湯也是熱的。

兒童的成長過程就是「去中心化」的過程,逐漸認識到自我和外物的區別、自我和他人的區別。在人際交往中逐漸注意他人的感受和意願。

由於家庭和社會教育的缺失、個人自我感悟的不足,有些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心理學上的自我中心主義與倫理學上的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有著根本區別。

參見:《中國大網路全書》心理學卷「自我中心主義」詞條,盧濬編寫。

2、倫理學上的自我中心主義

自我中心主義是成年人在人際關系中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傾向。具體表現為:

①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既包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包括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②己之所欲,強加於人。既包括好心辦壞事的情況;也包括壞心干惡事的情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倡導的道德原則,具有合理性。「己之所欲,施加於人」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錯誤原則,具有危害性。

從中可以看出,自我中心主義並非都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但其中有些思維和行為方式屬於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

總之,心理學上的自我中心主義在人生中往往能夠自然消解;倫理學上的自我中心主義需要通過增強認識能力和提高道德水平才能努力克服。

閱讀全文

與道德的去自我中心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亞洲博鰲區塊鏈論壇 瀏覽:494
區塊鏈傳銷馬來西亞 瀏覽:468
區塊鏈開發相關名詞 瀏覽:261
世聯虛擬貨幣 瀏覽:131
萊特幣挖礦收益計算器比特范6 瀏覽:353
比特幣概念股票龍頭股票 瀏覽:420
手機挖礦需要充錢嗎 瀏覽:854
旺旺區塊鏈基地 瀏覽:36
藍鯨礦機官網 瀏覽:865
在uas數字貨幣交易平台被騙 瀏覽:48
數字貨幣市場價 瀏覽:627
挖礦怎麼開啟 瀏覽:332
區塊鏈騙局何其多 瀏覽:970
風險預警區塊鏈 瀏覽:92
鑽石dc數字貨幣 瀏覽:959
螞蟻礦池誤刪除了子賬戶 瀏覽:327
萊特幣算力最大的礦池 瀏覽:871
中國區塊鏈政策2019年 瀏覽:740
ipfs合營礦機 瀏覽:749
哈希頓挖礦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