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去中心化 > 試述游戲對兒童去自我中心化的作用

試述游戲對兒童去自我中心化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3-09-17 04:45:04

『壹』 游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意義有哪些

游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意義有:促進智力發展、促進身體發展燃銷、提高社交能力、降低壓力、快樂體驗。

1、促進智力發展:適當的游戲能夠刺激兒童大腦的發育,提高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特別是啟發想像力和創造力。

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

對於兒童來說,因為年齡偏低,所以說在語言發育上口語化比較重,其隨意性往往比較強。特別是在學前晚期有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書面語言的能力,但是其思維往往是以主觀,直觀的表象的形式表現。

對事物的認知,往往不能通過抽象的形式進行認知,而情緒容易變化,容易表露,所以說這種兒童往往自我控凳此制能力比較差,很容易情緒變化比較大。在行為方面,往往自我為中心,所以說顯得很幼稚,有時候表現得很任性,有時候又表現得對大人的極度的依賴特點。

『貳』 游戲對於 兒童發展具有哪些意義

(一)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發展
幼兒期是一個人生命起步的萌芽期,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和旺盛,游戲時讓一個發展充滿生機和可能的活動。
幼兒在游戲中,通過各種室內外游戲活動,促進了身體器官的發育和生長。在游戲中,幼兒與自然環境中得陽光、空氣和水分充分接觸,增強了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通過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幼兒的肢體動作能力得到發展:在戶外游戲時,兒童奔跑追逐,攀爬跳躍,使大肌肉得到鍛煉,肌體的協調性、平衡性、靈活性都得到增強。比如「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中,孩子們前後左右移動奔跑;「炒黃豆」的游戲中,孩子們甩動胳膊念兒歌,最後兩人舉起一側手臂共同翻轉身體180度;「動物跳跳跳」的游戲中,孩子們一會兒學小青蛙蹦一蹦,一會兒學小貓咪輕聲走路等。而室內游戲,大多是較為安靜平和的游戲,多為操作類、語言類、表演類、益智類等游戲,比如建構區的積木、積塑,美工區的塗塗畫畫、切切剪剪,益智區的拼圖等,使幼兒小肌肉的協調性、靈活性和精確性得到鍛煉,發展了精細動作。
(二)游戲促進幼兒認知發展
人得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學前期是幼兒認知發展的重要時期,游戲對喲額如的認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游戲促進幼兒感官發展
感知覺是幼兒認知活動的開端,是幼兒認識外界事物、增長知識、發展智力的通道。各類游戲,有其是操作類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大量感官練習的機會。比如在「找不同」的游戲中,幼兒通過發現兩幅圖中得不同之處,從而很好地促進了幼兒視覺觀察力的發展;「摸物體,猜名稱」的游戲中,將一些物體,諸如蘋果、橘子、帽子、手錶等放在一個口袋裡,請幼兒摸,然後猜一猜是什麼,這個游戲能發展幼兒的觸摸覺;再比如一些音樂游戲,像大家很熟悉的「搶椅子」「擊鼓傳花」等,促進了幼兒聽覺的發展;一些感統類玩具設施,如大陀螺、平衡木、大龍球等使幼兒的感官得到了大量的練習。
2.游戲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在游戲中,幼兒彼此之間需要交往,從而引發了積極使用語言的動機。比如說大家一起玩什麼游戲,誰和誰一組,誰違反了游戲規則,是否要換個新玩法,等等,對這些話題的商討促使幼兒之間出現了較為頻繁的交流。
還有些游戲,本身就喝語言密切相關,屬於語言類游戲。如「拉大鋸」這個游戲中,幼兒邊做動作邊念童謠:「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看大戲,看的什麼戲,看的《西遊記》,接姑娘,請女婿,就是不讓××去。」「跳皮筋」的游戲中,跳得人邊跳邊唱:「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念完後,腳要正好將皮筋踩住,每跳完一曲,皮筋便升高一次,如跳時犯規或夠不到皮筋,則換人。再比如一些手指游戲,邊念兒歌邊做手指動作。幼兒在玩這些游戲的過程中很好地發展了語言能力。
3.游戲促進幼兒想像力和創造力發展
幼兒在游戲中是自由自在,充滿想像力的,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另一個物體,極大地促進了想像力的發展。游戲不但促進了幼兒想像力的發展,還未幼兒創造力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在結構游戲中,孩子用積木、塑料、沙子等材料,構造出一幅幅富有創造力的圖景,在孩子的手裡,坦克可以開到海里,海可以飛到天上,「我這個坦克既可以在地上走,又可以在天上飛」。「我搭的這個房子可以一會兒變大,一會兒變小,這樣小朋友就可以住在我家裡了」。這些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學前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三)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社會性的發展也稱幼兒的社會化,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幼兒從自然人到逐漸掌握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與社會行為技能,成長為一個社會人的過程。
1.游戲有助於克服幼兒的「自我中心」
在3歲之前,幼兒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更多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問題,海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理解問題。此後,幼兒要經歷「去自我中心」的過程,指導自己與被人的不同,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受,幼兒才能融入社會,實現其社會化。游戲是幫助幼兒克服「自我中心」的重要途徑。在游戲中,特別市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較色游戲的情感,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同,逐漸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克服「自我中心」。比如一個總是攻擊別的小朋友的孩子,在游戲中扮演受害者的一方或者受欺負的小朋友,在游戲扮演中,他體會到被人欺負後的傷心和難過,學會了從被欺負者的角度看問題,有助於減少其攻擊行為。
2.游戲有助於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親社會行為是指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包括合作、同情、分享、幫助、安慰等。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有很對機會體驗並踐行各種親社會行為,特別是角色游戲和表演游戲。他們在游戲中扮演角色,以角色的身份來游戲,在游戲中體驗角色的喜怒哀樂,在與同伴交往中逐漸懂得了分享、學會了合作,在照顧「幼小娃娃」及「病人」的過程中,學會了安慰和幫助,當同伴遇到困難時,會表現出對他人的關心……
比如通過「拔蘿卜」的表演游戲,大家齊心協力,把大蘿卜拔出來。在表演中,孩子們再次體驗到了相互幫助、眾人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也懂得可無論個子大小,能力大小,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獨特之處,即使小老鼠也有自己的一份力量,還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在戶外游戲「老鷹捉小雞」中,如果你扮演小雞,怎樣才能不被老鷹捉到呢?小朋友必須拉得緊緊的,一個也不能落下,才能不被老鷹抓到,不能只顧自己跑,不顧其他小雞,這需要相互之間的合作,如果你扮演雞媽媽,你就要有責任感,照顧好你懂孩子,保護好他們;在室內活動「玩具分享日」中,孩子們相互交換玩具,培養了他們的分享意識。
(四)游戲促進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
學前期情緒情感活動發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游戲時一種積極的情感交往方式,有利於各種情感類型的產生。
1.游戲可以使幼兒產生更多積極的情緒情感
所謂積極的情緒情感是指愉快、高興、滿足、興奮、放鬆等情緒狀態。游戲伴隨著積極愉快的情緒情感,幼兒子啊游戲中自由選擇玩伴、玩具、進入到自己假想的世界裡,在游戲中,幼兒充分放鬆自己,因此游戲能夠使幼兒體驗到積極的情緒情感。
2.游戲能夠幫助幼兒轉移與宣洩消極情緒
所謂消極情緒情感是指不高興、憂愁、傷心、恨、緊張、憤怒、恐懼、沮喪、急躁、等情緒狀態。在生活中,幼兒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難免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而游戲時幼兒鬆弛緊張情緒、宣洩小雞情緒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首先,游戲轉移了消極情緒。我們常說「孩子面,六月天」,幼兒的情緒變化很快,可能剛剛還因為某件事情而哭哭啼啼,而後和同伴一起游戲或者玩自己喜歡的玩具,體驗到愉快,就忘掉了剛才不開心得事情,情緒轉陰為晴。比如,小班幼兒剛到幼兒園市場會哭鬧,教師通常會帶著孩子們做游戲,像「小火車過山洞」:一個教師和一個幼兒雙手撐起做成一個「山洞」,另一個教師帶著孩子們一個拉著一個鑽「山洞」,很多幼兒在玩這個游戲的過程中,轉移了注意力,暫時擺脫掉了消極情緒。
其次,在游戲中,幼兒還可以宣洩和釋放負面情緒。比如在角色游戲「醫生與病人」中,很害怕打針的幼兒,通過自己扮演醫生,給別人打針,發泄了對醫生和針頭的恐懼;幼兒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訓斥孩子,宣洩由於父母的嚴厲管教帶給自己的緊張和不滿情緒;幼兒還可以通過一些體育游戲,如「打沙包」,反復捶打沙袋,釋放不良情緒;有的幼兒經歷了寵物的死亡或者親人的離世,可能會開展「葬禮」的游戲,在游戲中會哭,會傷心,這其實是幼兒發泄內心悲傷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這種方式,幼兒的反面情緒得到釋放,有助於其盡快走出消極情緒狀態。
基於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意義,游戲應該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

『叄』 試論述游戲在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

試論述游戲在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游戲作為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是早期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它使兒童獲得了更多的適應社會環境的知識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態度和技能。
(一)游戲提供了兒童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兒童社會交往的能力
游戲是學前兒童交往的媒介。通過游戲活動,特別是社會性游戲活動,兒童實現與同伴的交往活動,並形成他們的社會性行為。兒童在游戲活動時,要就游戲的主題、情節、規則、玩法進行交流,協商由誰來扮演什麼角色,怎樣來布置背景和使用玩具等來共同完成游戲活動。游戲中的這種兒童之間的交往活動,構成兒童實際的社會關系網路,使兒童逐漸熟悉、認識周圍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巧模告、行為、願望和要求,理解他人的思想、行為和情感,逐漸掌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規則。
(二)游戲有助於兒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學會理解他人
在游戲中,由於擔當了角色,出於角色的需要,他必須以別人的身份出現,把自己當作別人來意識,這時,他既是「別人」,又是自己。在這種自我與角色的同一與守恆中,他學會發現自我,發現自我與他人的區別,使自我意識得到發展。自我意識的發展,與人——我意識的發展是相互關聯的,知道別人與自己不同,也才能夠理解別人,學會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三)游戲有助於兒童社會角色的學習,增強社會角色扮演的能力
游戲是幼兒學習和掌握社會角色的一個途徑。游戲有助於兒童社會角色的學習,增強社會角色扮演的能力。兒童在游戲中,既是自己,又是「別人」,一個人碼旅同時可以扮演幾個不同的角色,他一會兒是娃娃家裡的「爸爸」,一會兒又是公司里的「經理」。這種自我與別人、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同一、交叉與守恆,可以使兒童在對角色的多樣化與穩定性的理解和體驗中,鍛煉扮演角色的技能,有助於現實生活的角色扮演和轉換,從而增強社會適應的能力。
(四)游戲有助於兒童行為規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游戲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游戲中蘊含著人與人交往的基本規則。兒童在內容健康的社會孝明性表演游戲中,通過扮演角色,模仿社會生活中人們的文明行為,可以縮短兒童掌握道德行為
規范的過程。
(五)游戲有助於兒童自製力的增強,鍛煉兒童意志
意志是個性的重要構成因素。在現實生活中行動的果斷性、對無意義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遵守規則、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是幼兒社會性構成的重要方面。
總之,游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是學前兒童進行社會交往的起點。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91-96。
本題知識點:游戲在學前兒童身體和智力發展中的作用,

『肆』 捉迷藏游戲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有什麼樣的作用

「捉迷藏」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兒童「去自我中心」,讓兒童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如在「捉迷藏」時,兒童為了不讓對方找到自己,就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藏在哪裡才行,這促進了兒童思維可逆性的發展。在「捉迷藏」時,兒童在屋裡、屋外、床下、桌子下、角落裡藏來藏去時,從中體驗到了上、下、內、外空間關系,運動技能也得到了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兒童規則意識的形成。

『伍』 角色游戲對幼兒去自我中心作用不大

答案:錯。

幼兒游戲為什麼能夠幫助孩子去自我中心?

一、從認知方面說,幼兒游戲的生動形象性能夠使幼兒有效理解部分客觀事物的對與錯、是與非,意識到什麼是合理的、應該做的,什麼是不合理的,不應該做的。而這些合理與不合理、應該與不應該的表現,向我們傳遞出了一種要克服任性、霸道、蠻橫、自私等自我中心主義思想的信號。幼兒時期,孩子處於前運算階段,自我中心主義表現強烈。通過生動、形象、具體的游戲,我們可以讓幼兒較好的審視自己,能夠接納、認同別人的觀點,能夠初步判斷生活中一些簡單事情的對與錯。

二、從社會情感方面說,幼兒游戲的規則性能夠使幼兒學會相互交往、共同協商、謙虛禮讓,解決糾紛,培養合作互助精神,學會友好相處,成為可以相互依賴、相互依靠的好朋友。

每當幼兒自我中心主義泛濫的時候,就會不願意和同伴一起玩兒,不願意與別人一起分享自己喜愛的玩具、食品,有時似乎顯得叛逆、不聽話。此時,一個極具誘惑的游戲,不僅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而且能使幼兒放下姿態,學會融入集體,一起分享游戲材料和玩具。

『陸』 最有助於幼兒去自我中心的游戲是

最有助於幼兒去自我中心的游戲是智力游戲,如棋類游戲等。有效利用游戲教學活動幫助孩子擺脫自我中心主義意識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資料補充:1.游戲是滿足兒童需要的一種基本的活動方式,到了幼兒期,由於動作和語言的發展,由於生活范圍的擴大,獨立性的增強,對周圍的事物有強烈的興趣,產生了渴望參加成人的某些社會實踐活動的強烈願望。

3.游戲有助於兒童去自我中心,幼兒在游戲中總是以角色自居,力圖像扮演的人物那樣行動,要做到這一點,幼兒必須站在所扮演的人物的角度上,去想像其可能的行為。因此,在游戲中幼兒逐漸學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有利於兒童去自我中心。

4.游戲有利於培養兒童的自製力,由於游戲對幼兒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較容易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努力達到一定的目的,從而鍛煉了幼兒的意志。馬努依連科的實驗發現:幼兒在游戲條件下(哨兵站崗)堅持站立不動的時間,遠遠超過僅僅按照成人的要求而站立的時間。

游戲是一種不帶任何強制性的活動,但並不意味著兒童在游戲中可以隨心所欲,他們的行為必須受游戲規則的約束。這種約束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種自我監督、自我調節。因此,游戲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自製力和自覺紀律。

『柒』 為什麼幼兒游戲能夠幫助孩子去自我中心課程教育研究

為什麼幼兒游戲能夠幫助孩子去自我中心課程教育研究

分享是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於他人共同佔有某種物品、擁有某種情感的利他行為,這種行為能減少幼兒的自我中心行為,從而有助於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樂意與人分享的孩子,能感受別人的情感,沒有獨霸心理,在同伴有困難時會給予幫助。從小形成這些良好的品質,為今後成長為有愛心、樂群、寬容、謙讓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礎。喜歡玩游戲是每個幼兒的天性。《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與各項游戲之中。在幼兒園以及家庭中,游戲日益為人們所重視,被作為豐富幼兒生活,開發幼兒智力、強健幼兒體格、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手段。這也說明,游戲是分享教育的有效途徑。?不妨我們來探討一下。
一、在游戲中激發分享意識。
要激發幼兒的分享意識,要使幼兒真正認識分享的意義,必須在游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關心別人、愛別人的思想教育。首先讓幼兒信任對方,關愛對方,必須在幼兒之間、師生之間建立信賴和親密的感情。我們可以組織孩子玩《猜猜我是誰》、《找朋友》、《占圈》等簡單的游戲,讓幼兒從互相從陌生到熟悉,讓他們感覺到和好朋友一起玩是非常愉快的事。其次,組織幼兒玩《為災區贈送物品》、《幫助盲人過馬路》、《拾廢物》、《我愛佛山》、《娃娃家》等游戲,讓幼兒從只關心自身的利益逐步認識到理解他人的處境或者困難,自己也應關愛他人、同情他人、幫助他人。最後老師應為幼兒樹立分享的榜樣。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威信,教師的日常行為、言談舉止和情感態度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我們應注意自身行為,為幼兒樹立正面的榜樣。我常常有意識的把自己所知道的新游戲、好玩的游戲材料或者新出的幼兒玩具說個幼兒聽,以及教他們玩新的游戲材料,他們都很樂意聽。後來,有很多幼兒的爸媽給他們買了新的玩具,或者他們有好玩的游戲都會主動與老師、同伴分享。當然,幼兒的同伴也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教師對有分享意識的幼兒應給予積極評價和鼓勵,會激發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的動機。同時,在游戲時,幼兒也會無形當中模仿其他幼兒的分享行為,其實我們引導那些具備分享意識能力強的幼兒與能力弱的幼兒一起游戲時,讓他們在共同的接觸中,逐步受到分享氛圍的薰陶。例如:有一次,幼兒在玩自帶玩具時,小氣的毓德在玩著自已的遙控賽車,只給同伴看,不準同伴碰他的遙控器。剛好大方的文銳也帶來了遙控汽車,於是我就叫文銳和毓德一起玩他們的遙控車,比一比誰的遙控車能最快通過障礙物到達終點。有很多汽車迷的男孩子圍著他們看遙控車表演比賽,這時慶澤就跟文銳說:文銳,借你的遙控車給我玩一玩,好嗎?文銳很大方的說:好,說著就把遙控器遞給慶澤。毓德看到文銳這么大方的把遙控車借給同伴玩,後來銘傑向他借遙控車,他也能主動把遙控器交給銘傑。
二、在游戲中創造分享機會。
1、分享游戲材料的玩法。
我們在開展各種游戲活動時,經常要用到一些游戲材料。體育游戲活動中我就以一物多玩為指導思想,組織開展活動,利用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探索、發現各種器械的多種玩法,讓幼兒把體育器械的玩法與同伴分享,以及共享體育器械,使大家在游戲中達到享受體育器械帶來的快樂。例如:開展體育游戲《呼啦圈轉轉》,將呼啦圈放在地上,請幼兒想一想:要讓呼啦圈旋轉,可以怎麼玩呢?幼兒各自嘗試呼啦圈旋轉的方法。我就巡迴觀察,請做出不同旋轉方式的幼兒為大家分享呼啦圈的玩法。角色游戲中,常常會有新材料的出現。當幼兒對投放的新材料不知道該如何使用時,老師啟發幼兒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裡見到這些東西呢?它是用來干什麼?可以請知道的小朋友向大家分享材料的使用方法。那些知道材料使用方法的幼兒,都很主動、很樂意地告訴大家如何使用材料,有些幼兒還會親自動手教同伴用。這樣幼兒在下次游戲情景中就會使用新材料了。2、 分享游戲時的情緒情感。
我常常利用游戲讓幼兒體驗別人的情感,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樂別人之樂,憂別人只憂。讓幼兒有機會站在他人的位置上去感受他人的情感處境,使幼兒逐漸認識到,得不到分享的心情是難過的,痛苦的,與別人分享可以使別人快樂,明白分享給大家帶來團結、快樂和友好。在角色游戲中,孩子經常會出現一些積極的情緒情感,如生日會、愉快的春遊、我獲獎了等等。我就將這些開心的事情作為分享的內容,讓每一個幼兒都來感受這份快樂,但是情緒的出現往往是一瞬間的,但是有些孩子在分享中無法再次表現當時的心情。所以老師在幼兒游戲過程中用攝像機把幼兒的精彩瞬間攝下來,然後通過視訊的方式來讓幼兒一同分享快樂的情緒,這會讓幼兒身歷其境,完全體驗當時的情緒情感,同時也避免了幼兒講得不如做得好的問題。例如:在幼兒玩皮球的游戲時,我准備了數量不多的皮球,見一些幼兒拿到皮球,一些幼兒沒有拿到皮球,我就問拿到皮球的幼兒別的小朋友沒有皮球玩怎麼辦?讓幼兒通過思考,自覺產生分享的語言和行為。有的幼兒說:把這個皮球給他玩吧!並將皮球遞給沒有球的小朋友,有的則說:我們一起玩吧!過後,我就用視訊播放幼兒玩皮球的情景,抓住這一教育時機問他們:和他一起玩皮球高興嗎?為什麼高興?幼兒說:我把皮球給大家一起玩很高興。她能想出皮球的多種玩法,而且她拍球很厲害,能拍很多下。3、分享游戲中的熱點話題。
幼兒在進行游戲活動時往往會產生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討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幼兒認清事物本質。在我班幼兒開展流動獻血車活動中,有一個長的很胖的濤濤去流動獻血車獻血,被醫生楠楠告知:你太胖了,不符合獻血者的要求。於是,我就問醫生:那濤濤應該怎麼辦呢?孩子們開始討論起來,有的說要減肥,有的說少吃肉,還有的說不要吃油炸的食品。當老師問幼兒:我們平時應該吃些什麼食物,才能讓自己變得很健康?孩子們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多吃蔬菜和水果,多運動,不要吃垃圾食品,生活作息要有規律通過交流,孩子們初步了解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對孩子今後的生活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圍繞一個話題的分享,孩子們有很濃的興趣,能把自己所知道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大家分享,講者津津樂道,聽者聚精會神。
三、在游戲中鼓勵分享行為。
鮑威爾、弗爾德曼是《成功的孩子們》一書的作者,他的一段肺腑之言發人深思:作為家長,你是孩子生活中最為強大的力量。你可以通過給孩子以鼓勵,並對他們所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和贊賞,來讓孩子振作精神,拼搏進取,勇於創新。你不必總是對孩子的每種做法都表示贊同,但你應當讓他們時時刻刻都堅信,你是他們前進途中的堅定支持者。因此,作為老師和家長千萬不要吝嗇贊美、表揚之詞,要多鼓勵幼兒。當幼兒一旦在游戲中有了分享行為時,我們就及時用鼓勵孩子的分享行為,幼兒就會愉快、自尊、滿足,從而加強和維持自己的行為,逐步內化為幼兒自身的意識。所以,幼兒分享行為的形成確實離不開鼓勵。當幼兒能較好地與同伴一同分享游戲材料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如,你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真大方!你們倆配合得真好!教師贊許的目光、肯定的語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輕撫孩子的肩膀、對孩子親切地點頭、翹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兒受到極大的鼓勵,情緒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進一步強化分享合作的動機,願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分享行為。而對不太會分享或缺乏分享意識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適時的引導與指導,針對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建議,如:你們要按次序輪流玩。沒人陪你玩,多冷清,快去找個朋友吧!你給他玩,他也給你玩,那大家不就可以共同玩了嗎?你跟他說,你搭好了,多的積木再給我搭好嗎。你可以先借給他玩,再向他借其他東西。或者讓他們體驗一下獨占帶來的直接後果。同時,
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學會關注同伴出現的良好行為,從觀察比較中學會自我調整與辨別,教會幼兒進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揚。在教師積極的鼓勵和適宜的引導下,
幼兒的分享行為與分享技能會逐步而有效地得到提高。
四、在游戲中培養分享習慣。
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認為:人類的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
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在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意習慣的養成。所以在游戲活動中,我們要利用各種方法培養幼兒的分享習慣。
1、輪流分享的習慣。在不同的時間內,大家將分享物品輪換使用。由於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不易掌握。我們可以教幼兒先學會輪流分享的禮儀。如在玩玩具時,我們可以告訴幼兒誰先拿到玩具誰先玩,後來的人想玩可以說:我也想玩這個玩具,你玩一會兒可以輪給我玩嗎?漸漸地,幼兒學會了協商,也了解到尊重別人及等待輪換的重要性,知道在什麼情況下實行輪流分享,也為幼兒遵守秩序習慣的養成打下了基礎。比如玩跳房子游戲,幼兒必須要排隊輪流玩,不可能場地上每個人畫一套房子,不肯能大家同時玩,玩多了這種輪流分享的游戲,幼兒自然而然會養成輪流分享的好習慣。
2、共同分享的習慣。在相同的時間內,孩子們自願結合,通過互相間的配合和協調融洽地進行分享,最終使彼此的情感都獲得滿足,達到合作的目的。例如:幼兒在玩《搭積木造新房》游戲時,先讓小朋友四人一組進行搭積木比賽,看哪一組小朋友的積木搭的房子又快又好。再選出幾組做的又快又好的小組,讓他們向大家介紹他們是怎樣分工合作,怎樣想出漂亮的房子,看到大家一起做的房子這么漂亮,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幼兒會說出看到大家做的房子這么漂亮心裡很高興,如果自己單獨做的房子肯定沒有大家一起做的漂亮,而且大家一起做很開心。在幼兒參與游戲的分享過程中,老師協調關系,引導幼兒與他人合作,強化幼兒共同分享的行為以及合作行為,促使幼兒養成共同分享的好習慣。
3、平等分享的習慣。三-六歲的幼兒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都是由利益決定的,所以在分享時常會出現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為。比如在分享活動中我們常聽到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給你玩之類的話。出現這樣的問題時,老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是不是帶來的分享物品只給自己的好朋友玩呢?別人想玩怎麼辦?當別人把自己的玩具給你玩時,你是不是很高興?如果別人不給你玩,你是不是很難過?讓幼兒通過換位思考,體驗感受別人的心情,從而養成平等分享的好習慣。
幼兒分享習慣的形成是一個從認識到行為,並且逐漸內化的過程,也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演變過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須貫穿於每一日的游戲活動之中。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分享教育,會使幼兒體驗到分享的快樂,會使他們主動分享,樂於分享,從而愉快、主動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之中。並且通過游戲活動中的互相合作,能有效地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合作及友好的人際關系。

幫助幼兒去自我中心的游戲是什麼游戲

自我中心是兒童早期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大約到了三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在此階段,兒童以自我為中心觀察世界,認為周圍的人和事物都跟自己密切相關。他們往往從「自我」出發來進行行為選擇和活動設計,而不考慮他人。很多實驗證明了這一特點。 可以說「自我中心」人人都有,知識程度和發展速度上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果自我傾向過於嚴重或到了4-5歲,甚至6-7歲,還停滯在自我中心階段,這就成了問題。 兒童自我中心的形成往往與父母不恰當的教養方式有關。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兒童早期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大約到了三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在此階段,兒童以自我為中心觀察世界,認為周圍的人和事物都跟自己密切相關。他們往往從「自我」出發來進行行為選擇和活動設計,而不考慮他人。很多實驗證明了這一特點。 可以說「自我中心」人人都有,知識程度和發展速度上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果自我傾向過於嚴重或到了4-5歲,甚至6-7歲,還停滯在自我中心階段,這就成了問題。 兒童自我中心的形成往往與父母不恰當的教養方式有關。幫助兒童走出自我中心,父母需要學習,採取科學的教養方式。 1、轉移家庭注意的焦點。 父母和祖輩不要把注意力全集中於孩子身上,這樣很容易溺愛孩子。溺愛會強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使孩子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長輩們理所當然地圍著自己轉,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父母應有意識地轉移家庭注意的焦點,把孩子視為獨立的一個人,視為與其他家庭成員平等的一個人。這樣就會使孩子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也看到別人。 2、運用移情方法。 即引導孩子設身處地的想到別人。例如,一對父母帶著孩子去拜訪朋友,朋友家的孩子正在吃香蕉。朋友就叫自己的孩子拿一個香蕉給來玩的孩子吃,但孩子不肯。朋友就開導他說:「小朋友到我們家來玩,我們應好好地招待人家。如果你去別的小朋友家玩,人家只顧自己吃東西而不給你吃,你會高興嗎?」孩子說:「不高興」。朋友接著說:「對呀,所以我們要給小朋友吃,他才會高興呀。」通過一個比較,朋友家的孩子就拿出香蕉了。可見,孩子走出自我中心,需要父母引導。作為父母,應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和比喻等手段引導孩子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促進孩子從「自我」走向「他人」,由自己想到別人。 3、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過度保護、封閉孩子會使孩子失去與他人游戲的機會,也會使孩子失去認識他人價值的機會。在集體活動中,能使孩子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意義,從而走出自我的圈子。

課程教育研究是核心嗎

目前還不是核心,只是省級刊物
期刊名稱 課程教育研究
期刊CN號 15-1362/G4
主管單位 內蒙古社會科學聯合會
主辦單位 中國外語學習學研究會

幼兒教育中家長指讀教育能幫助孩子認字嗎?

之前我家孩子也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為此讓我們很是頭疼,偶然的一次上網瀏覽 母親大學 網站的時候,親子教育家周正老師的契約式管理方式,讓父母玩住孩子,讓我和老公受到不少啟發,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孩子的很多問題都解決了,向大家推薦母親大學。
ジヘ*※№※ザ∈╭

中國知網為什麼查不到課程教育研究

刊名: 課程教育研究
Course Ecation Research
主辦: 中國外語學習研究會
周期: 旬刊
出版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
ISSN: 2095-3089
CN: 15-1362/G4
郵發代號: 16-129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課程教育研究
創刊時間:2012
PS:這個刊物上知網的,可能你檢索的方式不對吧,該刊物的詳細資訊如上。

幼兒教師為什麼要研究幼兒自主游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綱要》要求我們做到:「為幼兒提供游戲的條件,尊重幼兒游戲的意見,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滿足和發展。」
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重要方式,是符合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前蘇聯的阿爾金稱游戲為「兒童的心理維生素」。我們知道在幼兒園的很多活動中,游戲貫穿於語言,音樂、美術、鍛煉、數學等各項活動中,幼兒通過各種游戲獲得了知識,開發了智力,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那麼,做為幼教一線的工作者,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到游戲在活動中的重要性,為更好開展幼兒園游戲活動打下基礎,讓幼兒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學中玩。
一、游戲的基本特點
幼兒的基本活動是游戲,而游戲又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在幼兒園眾多活動中,游戲總是貫穿其中,使我們的各項活動豐富多彩,意義深刻。
1、游戲具有自願性。
幼兒參加游戲活動是發自內心的,是安全主動自願的,如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會根據教師投放的不同材料,選擇自己喜歡的區角進行游戲,根本不需要教師刻意去安排、督促,他們自己充當各種角色,設計游戲過程,自行支配各種玩具。
2、游戲的自主性
幼兒園課程本身具有很強的游戲性。游戲為教師和幼兒的自主選擇提供了空間,在游戲中,幼兒盡情發揮想像,讓思維在想像與現實間自由馳騁。
3、游戲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
幼兒在參與各種活動時,非常關注游戲的過程,他們不注意結果會怎樣,只要大家在一起玩得開心就好。
二、游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兒童游戲的生活理論明確闡述了「游戲是兒童的生活,兒童的生活就是游戲」。這使我們更高層次地意識到游戲在兒童身心發展中的價值。
1、游戲能促進幼兒身體的健康成長。
幼兒時期是孩子生長的關鍵時期,而游戲是非常自由的,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組織進行的,如在音樂教學中插入音樂游戲,區域活動中的自主游戲,戶外活動中的體育游戲等,這些游戲的內容貼近幼兒的實際年齡,難易程度教師可以因人而異,適度調整,調動了全體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比較適合幼兒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要。
2、游戲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
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與同伴藉助游戲材料及教師所創設的環境、自由進行各種模仿、共同操作、探究,很大程度地滿足了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
在區域活動中,我為玩「娃娃家」的小朋友准備了五顏六色的手工紙,剛開始,我發現幼兒只會把各種顏色撕成條或片堆放在一塊兒,後來我參與其中,用紅色的手工紙做了一道「涼拌胡蘿卜絲」,這下孩子們可得了勁,紛紛大展廚藝,做了很多道菜,還有回族的特色麵食,如麻花、饊子等,我清楚地記得,我班的馬夏天小朋友用綠色的手工紙做了一道「拍黃瓜」,他在周圍用紅色的手工紙撕了一些「紅椒絲」,上面用白紙屑澆了一層「蒜泥」,在本次活動中,幼兒認識了各種顏色,學會了審美,更明確了現實生活中各種顏色的合理搭配。
3、游戲增強了幼兒的集體意識。
在諸多游戲情節中,幼兒要多與同伴交流、協作,共同制訂一些游戲規則,還是拿「娃娃家」來說吧,幼兒要分配角色,誰當爸爸,誰做媽媽,誰來做小寶寶,另外,再設計一些其他角色,如客人等,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比較關注弱小群體,讓他們當小寶寶,得到「大人們」的關愛與照顧,好「吃」的,好玩的都讓給年齡小的幼兒,還懂得了怎樣有禮貌地去接待來客,簡直玩得不易樂乎,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學會了謙讓,學會了與同伴友好相處,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去關愛、幫助別人,集體意識在幼兒的無意識中得到了體現。
4、游戲活動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各種角色游戲的開展,既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要,更促進了幼兒社會化的發展。如在音樂活動《理發店》中,幼兒不只學會了歌唱,教師還投放了各種理發道具,如剪刀、推子、吹風機、毛巾、夾子、工作服等,幼兒模仿理發店的員工們如何洗、剪、推、吹等一系列動作,幼兒在享受店員熱情的服務後,不但要說,還要付錢,尊重別人的勞動,體驗勞動的快樂。
另外,幼兒在參加游戲的過程中,能發泄不良情緒,消除緊張、膽怯等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
三、教師在游戲活動中如何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活動,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帶領幼兒到一定場所開始游戲活動,這時孩子們會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共同商量玩什麼游戲,有的說玩這個,有的說玩那個,意見統一了就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游戲中,意見不統一時,幼兒會無目的地分別去尋求新的夥伴,由此可見,游戲是出自幼兒內心的興趣和願望,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游戲都要讓幼兒去自主選擇、自主發揮,有時,教師的指導作用也非常重要,我們在尊重了幼兒意願的前提下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有效的組織和指導。
首先,教師要精心地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調動幼兒參加游戲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在游戲活動前准備豐富多彩的、有利於開展游戲的各種材料,例如:在區域活動中的「」里,我們為幼兒提供了聽診器、白大褂、護士帽等,幼兒相互商量,分配好角色,假設了情境,上演了一冪白衣天使拯救人民群眾的生活劇,另外,還擺放各顏色手工紙、蠟燭、香、火柴等,孩子會不由自主地進行自製香燙畫的游戲……
所以,教師要盡可能為幼兒創造一個能引發他們游戲的環境,同時不要太花哨,以免讓幼兒無從下手,還要不定期的更換活動材料,由簡向難適度推進,不要讓幼兒的思維停止不前。
其次,教師要留給幼兒足夠的時間盡情地玩游戲。
由於時間關系,我們有時會在孩子玩了一半時,讓他們收拾材料,停止游戲,看到他們一臉的不情願,我還真不忍心去打擾他們。
組織一段游戲對於幼兒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能把自己感興趣的事用游戲表現出來,其實是孩子們能力的一種釋放,我們應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在游戲中體會成就感。
第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游戲的難易程度,教師讓幼兒明確游戲的規則與方法,保證游戲的順利進行。
對於一些新的游戲,如果幼兒不知道怎樣去玩,勢必會打消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因此,游戲前,教師要用簡短、明了的語言、形象的肢體動作進行示範,讓幼兒明白游戲的名稱及玩法,讓幼兒之間、師幼之間互相學習、掌握游戲規則,學會玩游戲,對年齡小的幼兒更要細心指導,使每個幼兒都有參與游戲的機會。
實踐證明,游戲是一種有益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自由活動,對於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和培養,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教師應把游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活動,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將游戲融入到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領域中,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全面的發展。

2016年教育研究生考什麼課程

1、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科目是根據報考學校的不同而不同的,具體考試科目請查詢欲報考學校的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2.目前碩士研究生考試現場確認工作正在進行,考生須本人持二代身份證和畢業證原件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憑網報編號到考點確認網報資訊、繳費和照相,不得由他人代為確認。未進行現場確認者,報名無效。
3.報名時學歷或學籍校驗未通過的考生現場確認需提供學歷、學籍認證報告及相關證明;因違規被暫停考試的考生我考點將不予現場確認。
4.在錄取當年9月1日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路教育本科生,須憑頒發畢業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路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方可辦理現場確認手續。

幼兒教育課程研究的四課是指什麼

值得很多東西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閱讀全文

與試述游戲對兒童去自我中心化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區塊鏈開發相關名詞 瀏覽:261
世聯虛擬貨幣 瀏覽:131
萊特幣挖礦收益計算器比特范6 瀏覽:353
比特幣概念股票龍頭股票 瀏覽:420
手機挖礦需要充錢嗎 瀏覽:854
旺旺區塊鏈基地 瀏覽:36
藍鯨礦機官網 瀏覽:865
在uas數字貨幣交易平台被騙 瀏覽:48
數字貨幣市場價 瀏覽:627
挖礦怎麼開啟 瀏覽:332
區塊鏈騙局何其多 瀏覽:970
風險預警區塊鏈 瀏覽:92
鑽石dc數字貨幣 瀏覽:959
螞蟻礦池誤刪除了子賬戶 瀏覽:327
萊特幣算力最大的礦池 瀏覽:871
中國區塊鏈政策2019年 瀏覽:740
ipfs合營礦機 瀏覽:749
哈希頓挖礦 瀏覽:561
以太坊怎麼騙局 瀏覽:361
狗狗幣要並入以太坊嗎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