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去中心化 > 去自我中心化幾歲

去自我中心化幾歲

發布時間:2023-09-02 04:23:19

A. 2-3歲兒童家長必讀 ︳情緒訓練以及如何去"自我中心化"

關鍵詞:情商,情緒, 情感 ,敏感期

什麼是第一個兒童敏感期?三個問題幫你自檢寶寶已經進入了敏感期

敏感期的寶寶開始對人的情緒有所感知,但是又無法駕馭和表達。

用語言給寶寶描述,寶寶本身和環境其他人的,各種各樣的情緒和 情感

從簡單的開始:開心,難過,害怕,平靜,生氣

然後再進一步的准確理解進階的情緒:悲傷,恐懼,友好

最後到一些高階的 情感 :尷尬,退縮,憤怒等

千萬記得不要以為孩子天生就會懂得很多,寶寶不是從家庭教育就是從電視以及其他的 社會 教育中判斷分析自學。

2-3歲的孩子道理認知體系還不完整,對於情緒無法控制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注意力。用其他更加有吸引力的事情把孩子從無聊吵鬧的情緒中解救出來。

記住:千萬別和孩子生氣,和孩子講道理,都是情商低的父母的表現

(敲黑板,這是未來情商的源頭)

讓孩子知道"你"、"我"、"他"的區別,還有"你的","我的","他的"區別

這個可以從分享開始:

自己的是非對錯觀念是生活了這幾十年才積累起來的,怎麼能夠要求一個二三歲的孩子和自己擁有同樣的是非觀呢?

當我類似的事件沖突的時候,請家長 盡可能全面地去描述站在不同立場、不同角度的人的想法、感受和期待, 讓寶寶從小就認知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感受和期待。

這種" 去自我中心化 "的思維訓練會是未來情商的基礎

B. 能夠去中心化是在心理發展的哪個階段

形式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兒童發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漸消失。此時兒童不僅能集中注意情況或問題的一個方面,還能注意幾個方面,不僅能注意事物的靜止狀態,還能看到動態的轉變,還能逆轉思維的方向。

C. 兒童的自我中心化

                      文/Angela自在

關於研究兒童,皮亞傑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三山」實驗。

實驗材料是一個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顏色不同的假山模型。

首先要求兒童從模型的四個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然後要求兒童面對模型而坐,並且放一個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邊,要求兒童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結果發現幼童無法完成這個任務。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描述「三山」的形狀。皮亞傑以此來證明兒童的「自我中心」的特點。

皮亞傑認為,在兒童認知發展到前運算階段(2—7歲)時,這個時期的兒童思維特徵之一就是自我中心性:即兒童往往只注意自己的觀點,不能接受他人的觀點,也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相區分和協調。

所以,他們會表現出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我見即他見"。

他們覺得自己看到的,就是別人看到的,這是發展的水平所決定的。

所以,從發展的理論上來說,不能對7歲以前的小孩子說:"你真自私,你為什麼不會替別人著想,你真是個白眼狼。"

因為他們的能力沒有達到去自我中心化的程度。所以這時候跟他們講道德,講道理,他們只能是一頭霧水,並且「死性不改」。

個人認為,理解到這一點很重要,在兒童身上,不管是認知發展,還是道德發展,都是分階段的。

有時候所謂的拔苗助長,是不了解,如果真的了解到兒童發展的特點,就能減少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

D. 心理學:一般認為,兒童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關鍵年齡為( )

2至6、7歲幼兒思維的主要形式是具體形象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間關系解決問題的思維。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擺脫了對動作同步性的依賴,但仍受到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動作的影響。皮亞傑將這一階段幼兒的思維稱為前運算階段。

皮亞傑又進一步將這一階段分為兩個階段:前概念階段和直觀階段。前概念階段幼兒思維的特點表現為幼兒普遍存在的泛靈論和自我中心主義。幼兒的泛靈論是指幼兒將一切物體都賦予生命的色彩。例如,幼兒認為在採摘植物時植物會受到傷害,植物也會感到疼痛。在以下的一段皮亞傑和一位前概念階段的幼兒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幼兒明顯的賦予太陽以生命的色彩。


皮亞傑:太陽會動嗎?
幼兒:會動,你走它也走,你轉它也轉。太陽是不是也跟過你?
皮亞傑:它為什麼會動呢?
幼兒:因為人走動的時候它也走。
皮亞傑:它為什麼要走呢?
幼兒:聽我們在說什麼。
皮亞傑:太陽活著嗎?
幼兒:當然了,要不然它不會跟著我們,也不會發光。

自我中心主義的幼兒完全以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為中心,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不能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可能與別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去認識事物。

皮亞傑證明幼兒自我中心主義傾向的著名實驗是「三山實驗」。在三山實驗(如圖)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幼兒被帶著圍繞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兒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之後,讓幼兒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將三個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後問幼兒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麼。

實驗結果顯示,不到4歲的幼兒根本不懂得問題的意思。4~6歲的幼兒不能區分他們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觀察者看到了什麼景色,他們總是選擇他們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能夠區別不同觀點的第一個信號出現在大約6歲時,這時幼兒表現出他們知道了區別所在,但是卻不能指出來。在8~9歲,他們能夠理解他們自己與娃娃的觀測點之間的某些聯系。在這個經典的範例中,8歲以下的幼兒被認為是自我中心者。因為他們是基於自己的立場,不能想像出他們自己以外的任何立場。不過,最近的一些研究認為皮亞傑的任務對於幼兒來說是困難的,可能皮亞傑低估了幼兒的能力(Donaldson,1978;Siegal,1997)。




(圖:守恆實驗)

3. 抽象思維的萌芽

抽象思維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詞,根據事物本身的邏輯關系解決問題的思維。在幼兒末期即幼兒6~8歲這一時期,幼兒開始出現抽象思維的萌芽。

第一,幼兒開始獲得可逆性思維。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減去幾個,然後增加相同數目的珠子,這堆珠子的總數將保持不變。

第二,幼兒的思維開始能夠去自我中心化。所謂去中心化是指幼兒認識到他人的觀點可能與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兒能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例如,幼兒開始能夠解決「三山問題」。

第三,幼兒開始能夠同時將注意集中於某一物體的幾個屬性,並開始認識到這些屬性之間的關系。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一個物體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幾個屬性,並且認識到這些屬性是可分離的。

第四,幼兒開始使用邏輯原則。幼兒獲得的重要邏輯原則是不變性原則,即一個客體的基本屬性不變。另一個原則是等價原則,即如果A的某種屬性等於B,B等於C,則A必然等於C。

E. 自我中心是哪個階段的主要表現

自我中心是前運算階段的主要成就。

前運算階段是從兒童學習一種語言開始持續到大約5歲至6歲。在這個階段,兒童通過語言、模仿、想像、符號游戲和符號繪畫來發展符號化的表徵圖式,他們的知識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的知覺。

兒童完全以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為中心,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觀點去認識事物的傾向。

相關介紹:

皮亞傑用於描述兒童6、7歲以前心理特點的一個概念。皮亞傑認為,在心理發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還沒有明確分化開來。

嬰兒把每一件事情都與自己的身體關聯起來,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樣。也就是說,嬰幼兒只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斷和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關系等,而完全不能採取別人的觀點,不去注意別人的意圖,不會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同樣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規律和特點去看問題。

F. 學前兒童移情能力如何

學前兒童移情能力如何?相關內容如下:

移情能力的發展是從個體一自我覺知和自我敏感這一水平開始的。處於個體水平的兒童,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而逐漸能區分自我與他人不同的需要和情感,能感到他人的情緒狀態並喚起自己的相關經驗,從而產生情感共鳴。社會水平的兒童,能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待他人的思想情緒情感,並逐漸能在特定情境中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

(3)兒童移情能力的水平是隨著兒童完成任務難度而變化的。研究表明,如果要求兒童完成的任務不太 復雜,且具體,有約60%的4歲孩子、85%的5歲孩子和100%的6歲孩都能表現出去自我中心化,反 之,會導致兒童更多的自我中心化表現。

(4)移情能力發展的關拿含鍵期可能在4〜6歲。4〜5歲時幼兒社會認知去自我中心化的敏感期,4〜6歲的 兒童已經能很好地理解通俗故事的情節消飢笑。

G. 3歲孩子「自私又霸道」孩子有自我中心化行為,父母要怎樣引導

什麼都是我的!」孩子出現自我中心化的趨勢,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3歲孩子「自私又霸道」?孩子有自我中心化行為,父母要適當引導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跟小北媽媽聊天時,她說她很憂心,小北剛滿三歲,性格和行為上就有變得「自私又霸道」的趨勢,平時有小朋友來家裡玩,小北就把自己的玩具護得緊緊的,無論大人們怎麼勸說讓他分享,他也不願意給別人碰一下。

小北鬧著要買一塊蛋糕,拗不過他耍賴不走,小北媽媽就給他買了。正巧外婆過來看他,小北媽媽說:「小北,不能光顧著自己吃,把蛋糕跟外婆分享好不好?」小北立刻拒絕:「不給不給,這是我的蛋糕。」

外婆笑了笑,逗他說:「小北,你看外婆給你帶了你愛吃的水果,你怎麼都不給外婆吃一口蛋糕?」小北不管不顧,大口一吃,把蛋糕吃完了,說:「我要全部吃掉。」在一旁的小北媽媽聽了,氣得又不能打不能罵,不知該如何是好。

為什麼3歲小孩子會有自我中心化行為呢?很多父母也很疑惑:明明這時候的孩子還單純得像一張白紙,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如此發展下去,孩子長大以後會不會變本加厲地變得自私冷漠、霸道無理呢?

H. 自我中心化出現在皮亞傑的哪個階段

出現在前運算階段(2~7歲)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皮亞傑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如下四個階段。

I. 讀書筆記(5)童年期的心理發展

童年期(6、7~12、13歲)

童年期的年齡范圍在六七歲至十二三歲,屬於小學階段,是為一生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的時期,是心裡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童年期的學習

一、學習是小學兒童的主導活動

二、教和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

三、小學兒童的學習逐漸轉向以掌握間接經驗為主

四、「學會學習」是小學生最基本的學習任務

五、學習促進小學兒童心理積極發展

童年期的認識發展

一,記憶的發展

1.復誦策略:指有意識的重復、誦讀、誦習所要記住的信息。

大部分 童年期兒童都能自發運用復誦策略進行記憶。

幼兒末期和小學低年級兒童是容易接受記憶策略訓練的,而這種訓練是必要的。

2. 組織策略:把索要識記的材料,按其內在聯系,加以歸類等進行識記。

3.系統化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

二,童年期思維的發展

童年期思維的基本特徵在於,邏輯思維迅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完成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

(一)童年期兒童思維的基本特徵

1.童年期思維的本質特徵

2.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

3.思維類型變化的轉折年齡(9-10歲)

(二)思維形式的發展

1.概括能力的發展三個階段:直觀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質抽象水平。

2.詞語概念的發展

第一類為不能理解實驗要求

第二類屬功用性和具體形象特徵描述。

第三類包括接近本質定義和本質定義

3.推理能力的發展

(三)新的思維結構形成

1.掌握守恆:兒童的認知能力能夠達到透過現象看清本質,把握本質的不變性。

數概念守恆和長度守恆在6~8歲

液體守恆和物質守恆約在7~9歲

面積守恆和重量守恆,約在8、9~10歲。

容積守恆在11~12歲

2.形成守恆概念的推理方式

(四)自我中心表現和托自我中心表現

第一,4~7歲兒童具有自我中心現象,但並不是認知的主要成分。

第二,9歲以後兒童的正確認知結果佔主導地位,並基本上擺脫了自我中心的影響。

第三,8歲左兒童處於脫自我中心化的轉折時段。

童年期個性和社會性發展

一、自我意識的發展

(一)自我評價能力的特點我

(二)自我控制能力

1.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自我控制行為的發展過程主要表現在童年期

2.影響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認知和策略、榜樣的作用、家庭教育對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響。

二,道德發展

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道的內涵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

(一)道德情感的發展

(二)道德認知的發展(皮亞傑道德認知發展三個階段)

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

(三)道德行為的發展

1.親社會行為

道德動機的發展

逐漸形成能設身處地為需要幫助著著想的能力

需要具備親社會行為的能力

2.攻擊行為:針對他人的具有抵制性、傷害性或破壞性的行為。

對兒童攻擊行為的控制,常用的控制措施:改善兒童所處的環境條件,教給兒童減少沖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對攻擊行為有害後果的了解;發揮榜樣的作用等。

欺負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攻擊行為:

(1)欺負行為的三種類型:直接身體欺負、直接言語欺負、間接欺負。

(2)小學兒童欺負行為發展的四個特點。

經常欺負他人者,可能造成以後的行為失調或暴力犯罪。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一)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義

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體歸宿感的心理需求

2.同伴交往促進兒童的社會認知和社會交往技能的發展

3.同伴交往有利於兒童自我概念的發展

4.同伴交往增進良好個性品質和社會責任感。

(二)同伴交往中兒童的人氣特點

1.受歡迎的兒童

2.不受歡迎的兒童

3.受忽視的兒童。 幫助這類兒童改善人氣特點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是對其直接干預。

第二個方面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

第三個方面發揮班集體的幫助作用。

四,友誼的發展

(一)友誼對童年期兒童的重要性

(二)兒童對有友誼認識的發展

1.第一階段約3~5歲:短期游戲夥伴關系。 這個階段的兒童尚未形成友誼的概念,認為和自己一起玩的就是好朋友。

2.第二階段約6~9歲:單項幫助關系。這個階段的兒童的友誼是指朋友的活動行為與自己一致或對自己有幫助,否則就不是朋友。

3.第三階段約9~12歲:雙向幫助關系。 這個階段的兒童的友誼具有相互性,即雙向幫助,但有功利性特點,被稱為「順利時的合作」,但不能「共患難」。

4.第四階段約12歲以後:親密而又相對持久的共享關系。

這個階段的兒童之間相互信任和忠誠,相互分享和幫助,興趣一致並相互傾聽,共同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同時還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和排他性。

(三)影響選擇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客觀條件使兒童具有較多的接觸機會。

2.行為、品質、學習成績和興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諧並相互敬慕

五,家庭人際關系對童年期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家庭中各種人際關系的影響是雙向交互的。家庭人際關系中親子關系的質量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最重要,另外父母婚姻關系的質量對兒童心理發展也具有深刻的影響。

(一)親子關系的發展變化

第一,直接交往時間明顯減少

第二,父母教養關注重點的轉移

第三,父母對兒童控制和兒童自主管理的消長變化。

其一,父母控制(6歲前)各種事情的主要決定權在父母。

其二,共同控制(6~12歲)在許多事情上,兒童具有一定的選擇權和決定權。

其三,兒童控制(12歲以後)兒童具有相當的判斷能力,能夠自己做出選擇和決定。

(二)童年期親子關系的特點

這個時期的親子關系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父母與兒童對其行為的共同調節,從幼兒期父母對其行為的單方面控制和調節為主,逐漸轉變為由父母和兒童一起做決定。

雙向交互作用處理的好,可以幫助孩子發展獨立性;處理的不好會使孩子陷入家庭人際關系發展的困境,也會使在青春發育期帶來更多的矛盾。

(三)家長的素質決定親子關系的質量

六、兒童人際交往的發展變化趨勢。

J. 3-6歲幼兒大中小班,每個年齡階段的表現

小班(3-4周歲)幼兒年齡特點
1、學習按指令行動,生活自理能力增強
小班幼兒的一個顯著進步,就是逐漸擺脫自我中心,學習按指令行動。在成人的指導下,他們形成了許多日常生活、游戲和學習活動時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會自己用勺進餐,會自己穿衣褲、會解會扣較容易操作的扣子,會穿不用系鞋帶的鞋子,會自己洗手等,這表明小班幼兒已開始能適應集體生活了。

2、行為明顯受情緒支配
小班幼兒的行為受情緒支配作用大,他們的情緒仍然很不穩定,容易沖動,常會 為了一件小事大哭大鬧。但是較之3歲兒童,他們已開始產生調節情緒的意識,但在實際行動上尚不能真正控制。小班幼兒仍然十分依戀父母和老師,尤其需要得到親近成人的微笑、擁抱、拍拍、摸摸等肌膚相親的愛撫動作。在幼兒園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懷程度,會說:「x老師喜歡我,x老師不喜歡我。」願意和喜愛的教師接近,在喜愛的教師身邊,往往情緒愉快,行動積極。

3、對他人的情感反應敏感性增強
小班幼兒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們開始能站住他人的立場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看見生病的同伴、摔跤的弟妹.會表示同情,在老師啟發下,會作出安慰、關心、幫助等關切他人的行為。小班幼兒對別人的意見、別人感情的反應敏感性增強,當做錯事受到成人批評時,會感到害羞、難為情。在羞恥感的體驗和發現上.女孩比男孩更為明顯。羞恥感的出現,為兒童遵守集體規則提供了動力基礎。

4、開始認同、接納同伴與教師
小班幼兒社會交往范圍有了很大的拓展,從家庭成員擴大到老師。他們會經常主動地拉拉老師的衣服.以動作引起老師的注意,表達對老師的親近和與老師交往的意願。他們開始認同、接納同伴,但並不太在意同伴間的協作,往往只是各玩各的。只有在寬松的戶外活動時,才會相頑追逐 、奔跑、喊叫,以動作活動的方式開展有聯系的交往。小班後期,孩子與同伴共同玩的意識加強。逐步學會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此期兒童也愛管同伴的事,經常把同伴的事告訴成人。

5、動作的協調性增強
小班幼兒喜歡跑、跳和踏小輪車等大動作,動作開始協調,逐步學會自然地有節奏地行走,但還無法控制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某—動作. 我們在戶外活動中發現孩子們的動作協調了,喜歡追跑.喜歡和老師一起參加簡單的體育活動.小班幼兒手部小肌肉發展相對較遲緩,但雙手協調技能有了較大發展,他們會折紙,會用蠟筆畫畫,電會使用剪刀有控制地沿線剪直條,動作逐步精細化了。

6、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小班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腰,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向成人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十分膚淺、幼稚,但對他們理智感、求知慾的發展有極大的啟迪作用。此時兒童開始能以認真的態度對侍成人所教之事,並有動手嘗試的願望。比如,拿到新玩具時,既喜歡操作擺弄,同時也能認真看、聽成人講解,並試著改變玩法。看到新奇的事物會主動接近,探索其中的奧秘。

7、已形成與生活經驗有關的概念
小班幼兒行動自如,認知范圍擴大,逐步形成了一些與生活經驗相聯系的實物概念,但此時兒童的概念很具體,只是特指某項事物,例如貓就是專指自己家中的那隻貓。在操作擺弄物品時,兒童逐漸認識了一些事物的屬性,如大小、長短、多少、簡單形狀等。會10以內口頭數數,但不能做到口手一致。

8、認識很大程度依賴於行動
小班幼兒的認識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並且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緒的影響,無意性占優勢。他們的注意很不穩定,易受外部環境的干擾。由於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兒童觀察的目的性較差,缺乏順序性和細致性,不會有意識地識記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能引起強烈情緒的事物才易記住。小班幼兒的思維大多由行動引起,一般先做後想,或者邊做邊想,不會思考好以後再做。他們的認識具體,只能根據外部特徵來認識與區別事物,思維缺乏可逆性與相對性,因此不能理解反話。

9、模仿性強
小班幼兒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驗,習得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喜歡模仿媽媽打電話的樣子、燒飯的動作等.還喜歡學問伴的樣。游戲時喜歡與問伴擔任同樣的角色,因此在游戲中常常出現許多「媽媽」在燒飯,對此.他們感到很滿足,並未感到不合理。

10、能用簡單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與需要
現在的孩子是語音發展的飛躍期,他們基本掌握本地區語言的全部語音,但在實際說話時發音還不夠准確。同時他們的詞彙雖增加也很快,尤其是實詞增長更為迅速。兒童已能用簡單的言語與成人、同伴交往,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還敘述生活中的事,只是在獨白時很不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這時的兒童特別愛聽故事,常常纏著父母在空閑時間講,還喜歡一邊聽,—邊學故事中小動物有趣的動作和叫聲。

11、產生了美術表現的願望
3歲左右的兒童,美術能力的發展由塗鴉期進入到象徵期。他們產生了美術表現的意願,會把線條、圖形加以簡單地組合來表現事物的大致特徵,但是他們能表達的圖形很少,所以一形多義是兒童作品的主要特徵,相似的圖形在兒童不同的作品中可能表現為許多物體。他們作畫時.常常邊畫邊用語言來補充畫畫內容。這—階段的兒童在繪畫、構造活動中,願意嘗試各種新材料,表達熟悉物體的粗略特徵。如:一條直線旁邊加上兩根短線就是「一架飛機」。他們偏愛鮮艷、飽和的色彩。

12、喜歡音樂表現,能唱簡單歌曲
小班幼兒喜歡學唱歌,尤其會對那些富有戲劇色彩的、情緒熱烈的歌曲產生很大的興趣,會反復地跟著唱。他們也會試著用l一2種打擊樂器打出不同節奏,雖然節奏並不準確合拍,但是表明他們已開始學著控制自己的動作進行表達。這一時期的兒童一般都能唱幾首簡單歌曲,有的甚至會即興哼唱一些自己編的旋律和短句,然而自編的歌曲曲調帶有很大的模仿性。

中班幼兒(4-5周歲)年齡特點

幼兒園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為了我們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我簡單地介紹一下:

1、幼兒活動水平的明顯提高,需要更為豐富充實的活動空間
中班幼兒的動作能力明顯地發展起來,幼兒活動的范圍大大擴展,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高。中班幼兒由於其能力比以前略有發展,因此,他們更加好動,而且探索的慾望更為強烈。

2、幼兒游戲水平的極大提高,需要不斷拓展游戲空間
小班幼兒已經有了游戲活動,但對復雜的游戲還不太會玩,需要成人領著玩。中班幼兒則大不一樣,他們不但愛玩而且會玩,能夠自己選擇和規定游戲的主題,尋找不同的玩法,游戲能力和游戲積極性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中班階段是幼兒游戲水平蓬勃發展的時期。

3、幼兒進一步發展的自主性與主動性,需要寬松、安 全的探索環境
中班幼兒活動的自主性與主動性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們能夠提出自己的活動想法,有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與能力,能努力完成自己選擇的活動。活動的自主性在活動區、游戲以及其他活動中都明顯地表現出來。

4、幼兒同伴交往需求與能力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社會性發展氛圍步入中班,幼兒的聯系性游戲逐漸增多,游戲水平也不斷提高。這為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研究表明:中班幼兒的交往活動多在一些聯系性游戲中發生,而且這些游戲往往是一些非正規的游戲活動,是幼兒自由和自主的游戲活動。

5、幼兒想像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達與創造的空間幼兒的想像在其各種活動中所佔的地位非常重要。到了四、五歲,幼兒的活動內容日益豐富,從語言故事到音樂、圖畫、手工等,都表現出豐富的想像力,尤其在他們的角色游戲與表演游戲中表現得更為突出。

6、幼兒具體形象性的思維,需要具體的活動情境與活動形式中班幼兒是整個幼兒期思維特點表現最為典型的時期,即思維的具體形象型最為突出。這一思維特點不僅表現在幼兒解決問題、判斷事物時,而且也表現在幼兒各種活動中。在游戲活動時,幼兒都沉浸在形象化的思維活動中。區域活動為幼兒的具體形象性思維提供了自由的活動空間,滿足和實現了幼兒形象思維的需要。

7、幼兒操作與探索的學習方式,需要提供豐富的探索環境幼兒的學習活動大都建立在操作物體的主動性活動基礎之上。中班幼兒的活動積極性有了明顯增強。對中班幼兒而言,操作活動以及探索活動是一種比較適宜的活動、學習方式。手是幼兒認識事物的一個重要工具。由於中班幼兒小肌肉動作水平有所發展,所以他們能夠比較熟練地操作和使用一些物體積活動材料。

8、幼兒活動持久性的增加,需要在活動時間上給與合理的保證中班幼兒的心理活動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們在一項活動中的持久性、目的性和專注性都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但這種持久性是在幼兒感興趣的游戲與操作活動中實現的。因此,幼兒在活動區或自選游戲的活動中,活動時間比小班幼兒更長一些。

大班幼兒(5-6周歲)年齡特點

自我評價能力逐步發展
5歲以後,兒童的個性特徵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這一時期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自我評價的能力上。兒童的自我評價從依從性評價向獨立性評價發展,他們不再輕信成人的評價,當成人的評價與兒童的自我評價不一致時,他們會提出申辯。同時,兒童的自我評價開始從個別性評價向多面性評價發展,例如;犬班兒童在評價自己時會說:「我會唱歌跳舞,但畫畫不行。」情感的穩定性和有意性增長

5、6歲兒童的情感雖然仍會因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他們情感的穩定性開始增強,大多數兒童在班上有了相對穩定的好朋友。兒童開始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例如,摔痛了能忍著不哭。此時,由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情感也開始發展;例如當自己的表現或作品被忽視時會感到不安。而當讓他們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時會表現得很盡職。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明顯提高.
這一階段的兒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較前更獨立了,他們能選擇喜歡的、適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飯、夾菜,也能不影響別人安靜地入睡。
學前後期的兒童已能將勞動與游戲分開,對勞動持認真態度,關心勞動結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勞動的社會意義:他們喜歡參與成人的勞動,在家裡會掃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兒園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種植、喂養、值日生勞動等:在勞動中表現出一定的責任感。合作意識逐漸增強在相互交往中,該年齡段的兒童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他們逐漸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集體約定的意見,也能向其他夥伴介紹、解釋游戲規則。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戲中幾個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語言、動作等進行表現,並有一定的合作水平。規則意識逐步形成大班兒童的規則意識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學習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規則,例如,游戲結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上課發言要舉手等等。大班後期的兒童特別喜歡有規則的游戲,像體育游戲、棋類游戲等。對在活動中違背規則的行為,兒童常常會「群起而攻之」。但這一時期的兒童對於規則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自律。規則對兒童來說還是外在的,因此,兒童在規則的實踐方面還會表現出自我中心。動作靈活、控制能力明顯增強

5歲兒童的走路速度基本與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顯增強,可以用比較復雜的運動技巧進行活動,並且還能伴隨音樂進行律動與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發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運用手指活動,例如,靈活地使用剪刀,會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種造型等,還能正確地使用畫筆、鉛筆進行簡單的美工活動。

愛學、好問,有極強的求知慾望
學前後期的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的求知探索態度,他們不但愛問:「是什麼?」還想知道:「怎麼來的?」「什麼做的?」兒童還常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月亮會跟著我走?魚兒為什麼能在水裡游?」「電視機里的人怎麼會走路、說話?」有的兒童喜歡把玩具拆開探索其中的奧秘。兒童開始對自然現象的起源和機械運動的原理等產生興趣,渴望得到科學的答案

閱讀全文

與去自我中心化幾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不買熊貓礦機 瀏覽:343
挖礦以太幣正規嗎 瀏覽:163
比特幣賠錢會漲回來嗎 瀏覽:606
好玩吧挖礦怎麼注冊 瀏覽:603
區塊鏈政府合作協議 瀏覽:22
虛擬貨幣倉位規劃 瀏覽:656
aot的礦機未審核 瀏覽:619
緊跟團隊區塊鏈 瀏覽:105
doa區塊鏈 瀏覽:83
以太坊開發信息 瀏覽:454
比特幣猛漲還會跌嗎 瀏覽:988
中幣網怎麼買賣數字貨幣 瀏覽:209
虛擬貨幣注冊需要身份證號有風險么 瀏覽:565
區塊鏈的應用呈現 瀏覽:119
量子通信疊加區塊鏈 瀏覽:889
區塊鏈系統查詢官網 瀏覽:262
區塊鏈網路有幾種類型 瀏覽:878
以太坊近3年的走勢圖帶連線 瀏覽:664
像以太坊一樣的 瀏覽:73
dash如何挖礦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