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去中心化 > 美国去中心化的城市

美国去中心化的城市

发布时间:2023-09-26 02:56:44

❶ 试总结论述西方近代以来至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

★西方近代以来至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
18世纪,工业革命后,近现代的西方城市空间环境和物质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革命导致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住、就业、环境等问题相继产生。同时,近现代城市功能的革命性发展,以及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运用,使得近现代城市形体环境和空间尺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城市社会具有了更大的开放程度。城市自发蔓延生长的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而且超出了人们用常规手段驾驭的能力。为解决这些矛盾,规划师们选择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决的答案,先后提出了种种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1.“田园城市”理论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他的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城市应与乡村结合”,他以一个“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方案,具体阐述其理论。规划人口3.2万人,占地404.7m2。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和6条放射线路组成,中心是20hm2的公园,向外依次为公建、公园、商店、学校、住宅等;城市外围有2033.4 hm2土地供农牧业生产。他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联系城乡关系,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提出了见解,对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 “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因此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於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田园城市的含义: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田园城市的影响: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2.《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宣言

1922年柯布西耶写了《明日的城市》一书,提出了巴黎改造方案。主张减少市中心的建筑密度、增加人口密度。建筑向高层发展,增加道路宽度及两旁的空地、绿地,大胆改变大城市的传统形式的结构布局。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后称为《雅典宪章》。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1977年12月,一批著名的建筑师、规划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的实践做了评价,认为《雅典宪章》的某些原则是正确的,但认为其规划追求功能分区的办法,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而应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会后发表了《马丘比丘宣言》,其中还提出了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法国勒·柯布西耶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他提出了"光明城市"理论,描绘出城市生活的高级状态."光明城市"理论主张用全新的规划思想改造城市,设想在城市里建高层建筑,现代交通网和大片绿地,为人类创造充满阳光的现代化生活环境.他认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中机动交通日益发达,数量增多多,速度提高,但是现有的城市道路系统及规划方式与这种要求产生矛盾;城市中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运动条件太差.因此要从规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的现有空间,以适应这种情况.他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想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他还认为,交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车辆增多,而道路面积有限,交通愈近市中心愈集中,而城市因为是由内向外发展,愈近市中心道路愈窄.他主张中心空地,绿地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
1977年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重新审视了功能理性主义的思想,宣扬社会文化,强调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文化、社会交往和政治结构,从而更多的考虑了城市的文化功能和“人文关怀”,并提出了“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
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经历了44年。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从注重物质形态规划的功能理性思想,逐渐转变为注重城市人文生态功能的理念,规划的实施应能适应城市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每一特定城市和区域应当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标准和方针,要为人们创造适宜的居住空间,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统一。

3.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

20世纪30年代在美欧相继提出“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理论。“邻里单位”是组成居住区的基本单元,其中设置小学使幼儿上学不穿越马路,井以此控制与计算人口利用地规模,后来考虑了设置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设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发展为“小区规划”理论。一般按交通十道划分小区成为居住区构成的基本单元,把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等进行综合安排,一般的生活服务可在小区内解决。

4.有机疏散理论

为解决城市膨胀而产生的“城市病”,伊利尔·沙里宁在1934年发表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他从生物有机体的细胞成长现象中受到启示,认为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他是把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把密集地区分为一个个的集镇或地区,彼此之间用绿化带分隔,以便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
“有机疏散“论是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沙里宁在他1942年写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今天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的演变,使城市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
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沙里宁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相一致的。如果机体中的部分秩序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机体的瘫痪和坏死。为了挽救今天城市免趋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全面更新。再也不能听任城市凝聚成乱七八糟的块体,而是要按照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当然,许多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城市中心地区由于工业外迁而腾出的大面积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且也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庭生活。很大一部分事业,尤其是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日常生活供应部门将随着城市中心的疏散,离开拥挤的中心地区。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许多家庭疏散到新区去,将得到更适合的居住环境。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就会降低。
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缘绿地中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迅速往返。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有机疏散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改建旧城,以至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的过程有重要影响。70年代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过度地疏散、扩展,又产生了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退等新问题。

5.区域规划的理论

城市的日益发展和城市问题的复杂化,使人们认识到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必须从区域、国土的范围来研究有关社会、经济、资源、交通等各方面问题。从地区着眼,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分布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调节。西方区域规划理论从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英国盖迪斯提出了集合城市(组团城市)和区域规划概念。美欧一些国家实行了经济区规划,大城市也把区域作为一个经济单位、社会单位和城市体系来研究,并进行了大城市地区的规划。

(二)回顾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三个主要流派:
1)以E•霍华德(Ebenezer Howard)为代表的强调城市分散的“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前期理论)

2)以勒•柯布西埃(Le Coubusier)为代表的主张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强化城市集中的规划思想。(功能)

3)以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为代表的倡导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实行有机疏散的规划思想。(精神)

(三)发展趋势

二战后,城市规划获得了新的发展,城市规划从建筑学和工程技术学延伸到人文科学,成为多学科综合与交叉参与的结果。
在未来社会,另外一些趋势也更引人注目。一是面对资本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地方政府成为规划工作的主战场,领域性的科学治理将取代僵硬的行政命令,规划师沟通、协调、折中的角色更显重要。第二是成熟的市民社会将促使政治体制朝向开放、去中心化与透明化转型的主要力量。第三是纵观现代城市规划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已从崇尚科学理性的技术性角色,转变到在公共事务中扮演组织群众意见和协调不同利益团体的角色。

(四)结语

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给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城市的发展之路。从“乌托邦”到“田园城市”到 《雅典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的发表。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❷ 干货:楼市发展趋势是这样的 买房必看

2014年“宏观调控”松绑,房价跌跌不休。2015年救市政策不断,房价止跌反弹。楼市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股市有风险,资金要转移,楼市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战场?楼市发展趋势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又该怎么在趋势中掌握好买房的时机?今天小编就来跟各位八一八,楼市未来发展的趋势,买房必看噢!

楼市的高库存一直让地方政府头疼不已,8月31日,住建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再次降低公积金贷款的门槛。文件规定,还清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至2成。该政策延续了去年“9•30”新政以来,通过“降成本、提杠杆”来鼓励自住性、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政策主旨,也延续了公积金担当扶持楼市“主力军”的政策选择。

此次公积金政策大力度调整,主要目的是通过激励改善型住房需求,实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

由于楼市的未来变化前景仍不明朗,所以很多人对现在买房还是以后买房表示很纠结。下面带你了解中国楼市未来的12大趋势,看看现在买房时机对不对?

1、城市之间房价差距将更大

政府一直想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但由于公共资源无法均衡配置,发展机遇更多地集中在首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特区,所以城市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将日益明显。

过去5年里,中国形成了三大三小6个人口增长中心,“三大”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其周边城市;“三小”是郑州、长沙和“厦门+泉州”。资金增量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成为明星城市。上述这些地方,其房价将获得人和钱的双重支撑。

2、大城市房屋日益资产化

一线城市,以及10个左右的强二线城市,其中心区的物业将日益资产化,而且投资人将全球化、全国化。中小城市,特别是人口流失城市,房屋将回归居住、办公、商业等原始属性。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房子最令人痛苦的时代过去了。绝大多数城市的95后,他们的青春将不再受到住房的挤压,这是房地产泡沫带给我们的最大福利。

3、小户型将机械化

在大城市中心区,机械化的小户型将崛起。20来平米的小公寓,将演变成一架精密的仪器,通过折叠、打开,创造出丰富的生活场景。开发商,越来越像客机、游轮的生产商。

4、逆城市化很难出现

很多国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后,会出现逆城市化。也就是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别墅。未来10到20年,中国很难出现这种局面。因为中国人多,耕地少,土地国家所有。此外,公共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让去农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5、大城市很难“去中心化”

欧美绝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去中心化的趋势。目前中国特大城市无不面临交通、环境的压力,让一个城市拥有多中心成为很多人的梦想。但中国的国情是人均耕地 少,土地国有化。国家正在划定大城市的边界,防止无限制侵占土地。加上公共资源不能均衡分配,所以去中心区难度极大。相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让交 通发生新的变局:如果北京这样的城市,有150万辆出租车和专车,私人就没有必要拥有汽车。这样,城市的交通死结就被打开了,去中心化意义就不大了。

6、商铺面临价值重估

商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提袋消费”(服装、鞋帽、家电等)日益被网购取代,支撑商铺价值的只剩下“体验式消费”(餐饮、电影、培训、溜冰场)。传统商业旺 区的街铺,可能是最危险的资产,因为单价太高。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区、新区的综合体。“一铺养三代”越来越困难,“三代养一铺”的悲剧随时发生。

7、写字楼跟住宅价格将长期倒挂

在一线城市,一直存在一种现象:同样地段、同样档次的住宅和写字楼(含商务公寓),住宅更贵。为什么?原因有三:第一,商业物业基本上没有学位,不能落户口;第二,商业物业土地使用年限短;第三,管理费水电价格高,一般不能通煤气。

网络时代,在家办公、分散办公、郊区办公正在成为时尚,写字楼的“刚需色彩”不足。一个人在办公室,可能只需要3平米就够用了,但对住宅面积的需求是多多益 善。未来这种现象将持续,投资房地产还是要首选大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当然,如果你希望现金流充裕,就是要投资好的写字楼。

8、房产税会出台,但对市场影响不大

由于绝大多数城市房地产出现了拐点,为了稳增长,国家不太可能出台严厉的房产税。房产税是地方政府的税源,将来肯定会因地制宜,税率各不相同,减免政策也不相同。一线城市的房产税率肯定会最高。整体而言,房产税对房价影响不大。

9、计划生育政策将逐步调整,但对楼市影响不大

全面放开二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只是时间问题。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宽松的人口政策。否则,中国在几十年之后,将面临严峻的人口危机(过度老龄化,劳动力不 足)。这对楼市构成长期利好,但作用可能没有想象的大,因为生儿育女的成本越来越高,年轻人在生育上的积极性在下降,这也是全世界的趋势。早晚有一天会有 地方政府宣布:多生一个孩子,奖励半套房子。

10、大城市的房价:涨涨涨

中国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国。我们是摞起来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你让中国人过“买个牙刷也要开车10分钟”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价很难回落。加上人民币货币供应量长期偏高,所以房价只能不断上涨。

以美元计价,中国大城市的房价或许会在未来几年出现波动、反复,甚至下跌。但以人民币计价,房价的大趋势是不断上涨。换句话说,这里面有很大的因素是货币贬值。

11、房地产企业将大量消亡、转型

曾经有无数专家在说,中国楼市正在上演大逃亡,逃亡的路线包括:逃离三四线城市、逃出郊区、逃离高债务、逃向多元化、逃往海外。现在看来,都应验了。未来10年,这种趋势将延续下去,大量中小房企将被收购,转型,或者死亡。最终,国内也许只剩下一百来家大房企,而且是多元化发展的。大 量的人员,将离开这个行业另谋出路。

12、“互联化+房地产”泡沫将破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一波网络热,如今在中国和美国同时达到了顶点。随着美元加息临近,美国股市大调整已经开始。在中国,IPO注册制改革因股灾已经不可避免 地被延后,让过去两年里疯狂的PE、VC投资,面临着退出困境。2016年很可能是“互联网+”一次全面的退潮。没有盈利模式的“互联网+房地产”企业, 将有一批死于“弹尽粮绝”。但互联网对房地产的重塑,却不会停止。

救市政策不断 楼市到“收割季”了吗

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30个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218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6.2%,成交均价创历史新高。

什么情况?难道房价又要“起死回生了”?说好的调控呢?

其实,今年上半年中国商品住宅销售量就实现了触底反弹。销量上升必然带动价格的上涨,再加上前期股市狂涨,不少人获利了结转战楼市,房子涨价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了。

房价涨涨涨

央行发布报告称,中国商品房成交量企稳回升,房价上涨城市个数增多,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房地产贷款平稳较快增长。

房价上涨也抑制不住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9%。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十分明显。价格方面,一二线城市成交均价都创下历史新高,由于三线城市去库存任务较重,成交均价环比增幅轻微下跌。成交量方面,二季度一线城市成交量同比和环比涨幅最大,达到历史新高。

一线城市是今年二季度房价上涨的“领头羊”。一方面,去库存周期持续收窄带来了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的释放,房企主动调高价格。对于一些豪宅产品而言,较好的成交量也会促使其抬价。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预期的继续转变,一线房地产市场依然被普遍看好,这也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升。

而就近阶段的情况来看,股市似乎给楼市种了地。有关专家说“楼市是股市的收割机”。对于股市获利丰厚的投资客,不断暴涨的行情也意味着风险加剧,再加上中国人对房产由来已久的认知传统,适当套现获利资金用于优质房产投资成为必然的选择。各类利好政策刺激下,预计下半年市场成交量依然会比较可观。

未来楼市怎么看?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9-0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❸ 理性打磨 | 以投资的视角看待管理

在许多管理者看来,企业CEO最需要具备的是管理能力,而本书却认为CEO最重要的应该是资本配置能力,因为这种能力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商界局外人:巴菲特尤为看重的八项企业家特质》金句: 他们节俭低调、为人谦和,和媒体保持距离,有时就像一个“局外人”。

█ 一个概念

首先,我们要来认识一下 亨利·辛格尔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名字大概很陌生。现在只有少数投资人和行家才知道,亨利·辛格尔顿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尤其是对于CEO这个职位来说,亨利·辛格尔顿的背景显得很不寻常。

他是一位数学家,而且是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家。但在成为数学家之前,他攻读的是电气工程博士学位,还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台电脑编写了程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究出一种消磁技术,使得盟军战舰得以躲避雷达的搜索。20世纪50年代,他还开发出一款惯性导航系统软件,直到现在这套系统还被用于绝大多数军用和民用飞机上。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蒙上眼睛玩国际象棋。

而以上这些成就都发生在他出任CEO之前。20世纪60年代,辛格尔顿创建了特利丹公司,这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分析仪表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早在特利丹公司成名之前,辛格尔顿就非常积极地回购自己的股票,最终买回了90%以上的特利丹公司股票。此外,他回避分红,与报告期盈余相比更加重视现金流;并且积极推行整个组织的去中心化,从不分拆公司股票。

以上种种举措让特利丹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成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最高的企业。如果你在1963年投资1美元给辛格尔顿,那么到1990年当他在一波严重熊市的当口卸任时,这1美元将增值到180美元。 光从这一点看,他的业绩就是韦尔奇的3.7倍。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在辛格尔顿任职的28年里,股票市场经历了几次漫长的熊市;相比之下,韦尔奇的任期却差不多正好和一波史诗般的牛市相重合。

但辛格尔顿为人低调,不愿意与分析师或者记者交谈,也从来没有登上过《财富》杂志的封面。所以,他和韦尔奇完全不是一类人。相对于辛格尔顿的低调稳健,韦尔奇显得个性活泼、好胜心强,而且热衷于和华尔街以及商业媒体打交道,在任职通用电气CEO期间,他是《财富》杂志封面上的常客。甚至在退休之后,他也会偶尔发表非常有争议的言论,并因此出现在头版头条上。

和杰克·韦尔奇不同,书中所选择的这8位CEO通常很节俭,他们的节俭甚至常常成为人们调侃的话题,另外,这8位CEO的平均业绩都比杰克·韦尔奇的业绩7倍还要多,他们擅长分析并且为人谦和低调。实际上,他们的境况最能代表典型的美国企业CEO。

而除了作为世界级数学家的辛格尔顿,书中的其余7位CEO也都有着五花八门的背景,有曾经绕月飞行的宇航员,有毫无业务能力的寡妇,有接管生意毫无投资经验的富二代,等等。可以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在当上CEO之前只有非常有限的管理经验,几乎都是本行业和公司的新手。

因此,“商界局外人”其实有两层含义:

1.他们入行时都是新手,对行业以及公司都不够熟悉;2.他们冷静低调,与媒体保持距离,保持着客观理智的旁观者态度,有时候就像是一个“局外人”。

可是,正是由于他们的“局外人”身份以及“局外人”视角,却为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业绩。作者认为, 一个企业的管理需要从全新的“局外人”角度,比如从投资的视角去看待并管理,才能创造出惊世骇俗的业绩来。 不是只有在创业领域,你才需要像扎克伯格、乔布斯那样独辟蹊径;在成熟的企业管理领域,真正出类拔萃的CEO也同样是“局外人”。

而这些伟大的CEO之所以不被公众所熟知,是因为商业媒体根本就不打算用精确的方法去界定谁才是真正的业绩出众者。相反,它们通常只关注那些能提供新闻热点的、声名显赫的公司。

█ 四个维度

几乎所有的“商界局外人”,都遵循着同一条经营准则: 精简、去中心化 。

在美国大都会广播公司每份年报的内封上,都印有这么一段话:“去中心化是我们经营哲学的基石。我们的目标是尽己所能聘请最佳人选,并赋予他们完成其工作所需要的责任和权威。”定下这条准则的,是美国大都会广播公司的CEO汤姆·墨菲,而他也是一个典型的“局外人”。

在出任大都会广播公司CEO之前,汤姆·墨菲在纽约的快消行业巨头公司工作,生活光鲜,前程似锦。但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猎头职位,邀请他到广播公司做管理,而此前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媒体行业,除了听广播看电视以外,和广播电视行业的接触几乎为零。但他犹豫过后还是接受了这个挑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年仅29岁、作为外行空降到广播公司的汤姆·墨菲最终为公司创造了 204倍的收益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答案是:1.作为CEO,盯住公司的盈利率就行了;2.至于业务的事,找一个专注于运营管理的副手,以及一批聪明有活力的业务经理,充分放权让他们自主去干。

他一扫传统媒体行业的规矩和制度,首先在业务上培养了一批聪明能干的业务经理,给这些经理充分的自由和权力,让他们自己找事情干,也不用隔三差五汇报,只要能完成指标就行。

运营团队的60人,一度被他裁得只剩下8人。至于汤姆·墨菲自己,他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 紧紧盯住公司的盈利情况,入不敷出了就控制成本,挣到钱了就收购同行 ,总之,他的原则就是 用最少的人、干最有价值的事,不顾一切提高效率。这就是“精简”和“去中心化”。

就是凭借这两个简单而独特的方法,汤姆·墨菲创造了现代商业管理领域前所未有的佳绩。巴菲特也因此把汤姆·墨菲看作自己的管理学导师,还表示:“汤姆·墨菲是我曾遇到过的最好的企业经理人。”

而这种去中心化、追求效率的办法,在巴菲特那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是美国的第5大公司,经营范围横跨多个行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27万名员工。但是,你猜猜看, 要管理27万人,这家公司的总部需要多少人?答案是,只有23名! 也就是说,这家疯狂的公司要让总部的23人,对全世界的27万人发号施令!这么看来,巴菲特的钱不仅仅是靠投资赚来的,光是这管理人员的工资也能省下好大一笔。巴菲特把这种管理原则总结为 “雇得好,管得少” ,并且深信 这种去中心化的极端形式能够削减管理成本,释放企业活力,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

做企业的人,一般都希望能把公司做大做强。因此,一年多开拓几个市场,多建几条生产线,也成了很多企业CEO的追求。的确,大公司更容易打响知名度,媒体隔三差五报道,对公司的品牌也是一种宣传。所以,绝大多数的公司都不愿意主动削减自己的规模。

但是,我们的“商界局外人”就不这么想。在这本书里,绝大多数的“商界局外人”都主动削减过他们初始的经营业务。 通用动力公司的CEO比尔·安德斯 ,曾经是阿波罗8号飞船的登月舱驾驶员,那张非常经典的、从月球上遥望地球的照片就是他亲手拍下的,所以, 他也是全球唯一一位曾经漫步月球表面的CEO。

但是,在比尔·安德斯入职通用动力担任CEO时,他的企业管理经验几乎为零。在入职的第一年,他就替换掉了公司全部25位高管中的21名。在两年内,他替换了85%的高管,裁掉了60%的员工,卖掉了公司旗下一半的企业和业务部门。看上去,情况似乎很不妙。但是,在第三个年头,通用动力就不仅还清了6亿美元的负债,而且还拥有了50亿美元现金!

从表面上看,削减一半业务、裁减一大半员工,这对公司非常不利。但实际上,像比尔·安德斯这样的“商界局外人”, 他们考虑的是公司的长期价值,而不是眼下公司的规模扩大了没有、是否多开拓了两个市场等等。

这本书里列举的八位CEO,他们绝大多数都削减过公司的业务。低效工厂,砍!无前景部门,卖!而不是藏着掖着任其损耗公司的资源。这就要求CEO们独立思考、当断则断,注重公司本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对股东负责。不约而同地, 这些“商界局外人”都放弃了对短期盈余这类指标的盲目追寻。他们天性讲究实用、持不可知论、关注长期而非短期价值。只要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且价格合适,他们随时乐意把主营业务卖掉,给企业做减法。

他们坚守业务的本质,屏蔽来自很多同行和媒体的干扰。 “商界局外人”们信奉的是绝对理性和独立思考,关注股票每股的账面价值而非规模增长,重视最优化自由现金流而不是市场规模和占有率 ,正是这种独特的经营哲学让他们在商界取得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成功。

“商界局外人”认为,一家公司核心业务的成熟需要时间,而将现金都投资到现有核心业务中,未必总是一个好的选择。从本质上看,这些“商界局外人”在思考问题时更像投资人,而不是经理人。

作者把这种做法称为 “高效利用杠杆” ,说白了就是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和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比如TCI有线电视公司的CEO 约翰·马龙 ,他的商业嗅觉举世无双,而且是个收购狂人。由于电视行业的现金流比较固定,再加上税收优惠,约翰·马龙所在的TCI有线电视公司还算有钱,这支撑了他的野心。 在5年时间里,他进行了482次疯狂收购,平均下来,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星期两次收购! 这样看来,除了收购,约翰·马龙似乎也没时间干别的。不过, 在20多年时间里,TCI有线电视公司的股价增长了900倍。

优秀的“商界局外人”,都有这种投资意识,他们都有过大规模的收购行为。这中间的逻辑是,当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很多优质公司的股价被市场低估,比如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当时很多股票跌得惨不忍睹,而低调的“商界局外人”瞬间活跃起来,积极收购那些被低估的公司,给自己的公司添砖加瓦。

同时,当这些CEO发现自己公司的股票长期低迷时,也会大胆出手,回购公司的股票。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亨利·辛格尔顿,他在12年内从公开市场买回了自己公司90%的流通股;另外,华盛顿邮报公司光在2009年到2011年的两年时间里,就通过回购把股票总数缩减了20%;而思科、苹果、IBM和甲骨文这四家公司曾经在一年时间里就回购了总计900亿美元的股票。

这样做的理由,是他们认为如果公司的股价长期低于公司的实际价值,就会伤害到公司,所以他们宁愿把股票买回来。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书中讨论的八家公司,几十年下来,要么股票的总数大大减少,要么不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发行新的股票。大众影院公司的CEO迪克·史密斯就说,增发新股票让他非常痛苦,这感觉就像挖他家祖坟一样!至于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发行新股票?大概是因为他们害怕股票数量一多,每股的价值就会下降,进而伤害到公司,闹到最后,他们可能还得回购公司的股票。总而言之, 作为“商界局外人”,他们看重的是每张股票的长期价值。

接下来的第四个共性,我们不再讲具体的经营手段,而是来说一下这些优秀的CEO们,他们作为人的共通特性。前面提到过,他们的背景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精通理科的数学博士,有曾经绕月飞行的宇航员,有毫无业务能力的寡妇,还有毫无投资经验的管理者……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此前只有非常有限的管理经验,而且他们几乎都是本行业和公司的新手。

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CEO这项差事,也没有受到固有成见的束缚。在商业领域存在着很多的迷局。不管是固步自封,还是随波逐流,管理者一旦陷进去,就很难再走出来。真正有潜力获取巨额回报的管理者,一定是那些能始终使自己处于“局外”的人。他们绝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永远从全新的“局外人”角度,从长远的投资视角去看待管理。

在书中,作者借用了狐狸和刺猬的寓言来解读这些CEO们的特质: 狐狸知道非常多的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事,却了解得非常透彻。 而作者认为: 绝大多数的CEO都是刺猬。 他们在某个特定的行业当中成长起来,等到担任最高的职务时,已经非常了解公司和行业。他们技能纯熟、行动专业,毫无疑问是优秀人才。但是,狐狸也有很多吸引人的特征,包括能在不同领域之间创造、创新。而 我们讲的“商界局外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狐狸。他们凭借广度形成了全新的视角,在投资和管理之间熟练而随意地进行切换,最终产生了杰出的成果。

█ 结论

虽然背景、行业、方法不同,但《商界局外人》中的8为CEO们不仅仅是公司的管理者,更是投资人,他们最重要的职能不仅仅是业务管理,而是拨开日常琐事的迷雾,专注于规划公司资本的配置,从投资角度看待管理,专注于实现公司收益的最大化。回顾我们今天拆书的几个维度:

一个概念:为什么是“局外人”?

四大管理共性:

1.在管理上尽量精简

2.看重长期价值

3.保持理性投资

4.保持狐狸一般的天性

从中可以发现,这些杰出的“商界局外人”永远在用“局外”的视角发现新机会,热衷于以全新的视角理解商业,以全新的方法改善企业经营成效。而这些特点恰恰符合当今和未来创新企业的基本特质 ■

❹ tbk是什么平台

tbk是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

TBK 源于美国硅谷,致力于建立去中心化的用户至上的社交时间交易平台,TBK 总部位于新加坡,并在亚太和美洲建立了研发中心和社群基地,TBK致力于中心化社交平台带来的隐私泄露、用户安全、渗透率低的痛点。

TBK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TBK,在解决社交媒体难题的同时为未来增长,用户激励以及加密货币的引进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关于tbk的特色亮点:

1,TBK是基于Cronus公链的第一个落地应用。

技术方面,第一,TBK采用全新的共识算法POT,具有优异的速度指标,第二,TBK提出了创新性的跨链技术,搭建不同价值网络之间的流通渠道,第三,TBK提出了DApp模块式搭建工具,方便开发者快速搭建成熟稳定的DApp。

2,商业亮点,TBK解决了陌生人交友中的最大难题:隐私保护和信任背书。

传统中心化的社交媒体网络,用户选择牺牲自己的隐私数据,来获得平台的信任背书,从而实现陌生人到熟人的初步转变,在TBK中,借由ZkSnark和VDF函数。

TBK为每个用户搭建了自己掌握的数据档案和唯一ID,利用非对称加密和零知识验证,对于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和验证,而不需要中心化服务器,在保护了用户隐私的同时,也解决了信任背书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美国去中心化的城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数字货币被拘留 浏览:540
digitcoin区块链 浏览:126
btcs挖矿解 浏览:756
冒险与挖矿矿区阵容 浏览:642
区块链是供应链技术吗 浏览:478
huobi区块链教学 浏览:140
以太坊疯魔3d 浏览:634
武汉芯动科技矿机官网 浏览:186
矿机外壳带电 浏览:683
etn的矿池地址 浏览:251
买关于区块链的股票 浏览:695
给矿机交电费 浏览:431
以太经典和以太坊哪个靠谱 浏览:915
6卡矿机以太算力 浏览:89
Rockminer矿机哪里买 浏览:762
矿机噪音管 浏览:993
以太坊拿什么赚钱 浏览:660
区块链的特性包括A不可回退 浏览:233
尤里米区块链是传销吗 浏览:401
长期持有的虚拟货币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