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去中心化 > 去中心化的颠覆何时到来

去中心化的颠覆何时到来

发布时间:2023-09-24 01:31:18

A. 全球去中心化大势将给经济金融带来巨变

银监会首次点名批评现金贷,意味着消费金融这个短期迅速膨胀市场所埋藏的种种隐患,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2017年4 月 10 日,银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已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银监会首次点名现金贷,强调要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贷及暴力催收。”
现金贷进入监管法眼并不奇怪,立即进行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引发的一些深层次思考,包括监管部门在内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从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为核心基础的新金融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尽管中国监管部门开始了史无前例、下狠手对互联网金融大力整顿,特别是瞄准P2P网贷等以传统监管手段进行规范。但是,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又衍生出许多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又冒出许多新的互联网平台金融:学生贷、现金贷、微利贷、数不清的网络投资贷款融资平台等。同时,互联网金融尚未烟消云散,科技金融又扑面而来了。似乎有一种压也压不住的感觉。
深度观察发现必须从更高层次、更深层面、更开阔视野来看待新金融。一个基本结论是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压抑住,而且还会喷涌而出,以几何速度发展。不仅会颠覆传统金融,而且会颠覆传统监管,甚至全球央行。原因在于,全球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而传统金融都是中心化的。
谈到全球去中心化趋势,不能不说一个点对点技术的概念。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网络通常用于通过Ad Hoc连接来连接节点。这类网络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各种文件共享软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P2P技术也被使用在类似VoIP等实时媒体业务的数据通信中。纯点对点网络没有客户端或服务器的概念,只有平等的同级节点,同时对网络上的其它节点充当客户端和服务器。这种网络设计模型不同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通信通常来往于一个中央服务器。
点对点技术是大势所趋,这种不依靠中央服务器的技术模式将是一种颠覆性的革命。从金融上观察,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就是去中心化的,也是对依赖中心化货币金融的大颠覆。
以淘宝购物为例,整个交易的过程除了买和卖家之间,还包含第三方支付宝。这个第三方,就是每天大量交易和支付的中心。实际上,所谓“去中心化”就是“去中介化”,在交易中省去支付宝这一中介。问题是,现实中庞大的代理中心通常又是信息的权威节点,比如支付宝的设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买卖双方的欺诈行为。那么,“去中心化”如何确保信息可信度和准确性呢?这正是区块链技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009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化名)发表了第一个比特币规范及其概念证明。此后,在众多开发人员的共同推动下,比特币影响力迅速上升。作为一种数字货币,比特币是第一个去中心化对等支付网络,它所实现的就是点对点的直接交互,无须中央管理结构或中间人,使得高效率、大规模、无中心化代理的信息交互方式成为现实,它所利用的就是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它按时间顺序将数据块连接起来,每个数据块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密码学的设计又确保了账本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一旦记录下来,在一个区块中的信息将不可逆。由于区块链的信息为整个系统所共有,由多方共同维护,有一个“统一共识”机制保障。因此,互相不了解的任何人之间,可以借助这个公开透明的数据库背书信任关系,完成端到端的记录、数据传输、认证以及合同执行,这种自主管理也就不需要一个中心化的代理机构。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比特币首先威胁的是全球央行中心化的主权货币发行。目前模式下,央行本身是最大的结算机构。整个金融体系的结算,包括货币发行都掌握在央行手中,所以区块链未来可能颠覆央行的地位。
原来整个金融结算体系就像一个大的服务器,所有下载的东西都得在大的服务器里面,每笔交易都去跑一遍大服务器,大服务器负载特别高,所以央行结算体系是T+1。每天晚上12点做结算,全国最起码有几千亿的量,晚上一个小时之内结算完,第二天告诉你账上多了多少钱,你的账上少了多少钱,是非常中心化的结构。
区块链出现后,就没有必要去一个中心机构完成结算,反正你的电脑上也会保留这个结算信息,把结算信息保留在这几个电脑里就可以了。比如说几百个、几千个电脑能验证这笔交易就可以了,再也没有中心化的机构了。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将会彻底颠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目前,跨境贸易结算大多使用的是美元。不过,区块链技术刚好可以用在跨境交易中,所以在跨境金融领域中,区块链有很大的商业机会。区块链技术或是美元的终结者。
我们进一步分析,从传统上来讲,金融就是一个媒介服务。原来历史上都是一些大的中心化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大家金融需求。比如说,你有钱的时候需要理财来获得收益,没钱的时候需要借钱,这是大的金融需求。此外,还有买股票获得收益的需求,还有获得保障的需求——保险。历史来讲,这些金融需求都是大机构来满足你,包括大银行和大保险公司。
但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发展,可以不需要有这么重的一个中心机构来提供这种服务了,这和整个互联网发展趋势非常一致。金融领域也是有人需要借钱,有人需要把这个钱借出去获得收益,就做个平台就可以了。做好两件事情:第一就是你需要借钱、理财时能够非常快获得这个服务,不像以前跑银行,这时候我们搭一个平台,有人需要借钱,有人需要理财,把两边撮合起来;第二就是把钱借出去能够还回来,也能获得稳定收益,并在风险上保障好。
在风险控制上,大数据的发展会让用户在网上留下很多数据痕迹,我们就要抓这些数据,有些是用户授权的,有些是我们在外面抓来的,将这两方面留在网上的痕迹结合起来,用数据自动化给用户做风控评估,判断并决定可借款数额和相应利率。
把视野放的更开阔一些。撇开网络技术层面来看,全球去中心化趋势无处不在。全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移动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手掌心。这为全球去中心化、点对点直接交易奠定了基础。在网络上,随便搞一个社区,搞一个朋友圈,拉一个群,创建一个空间等就可以将全球人弄到一起直接一对一、点对点交流。省去了多少中间环节或者中心中介呢?在这些平台上可以从事文化、经济、金融、教育等一切活动。虽然这不是网络技术意义上的真正去中心化,但是表现形式上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这确实是一场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不仅是金融领域啊。
从监管角度,面对点对点的去中心化趋势,传统的监管思路、制度安排等都将彻底失效。这或许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四处冒出,监管部门灭火般监管也无法有效堵住的原因。面对点对点去中心化趋势,金融监管需要根据这个趋势要有新思路、新的制度安排建设。

B. “去中心化”到底是什么

自穴居的原始人在墙璧上涂鸦时起,人类就一直有记录信息的需求。后来出现了用图书来记录知识,用账本来记录财务债务。到了近代,会用录音机记录声音,用胶卷记录图像。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的到来,记录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变得数字化、虚拟化。电子书、电子地图、电子相册以及影视综艺节目也实现了数字化网络传播。

然而,这些记录形式的背后有个共同的深层问题——中心化。中心的重要性在我们心中不言面喻,中心是一个集中所有资源和数据的地方,是所有路径的交错点。中心的意义在于控制。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人们将生产和工作都集中在一起,从而达到完全控制的目的。中心能够控制所有的过程,保证准确和无误。

过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如果建立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就是一个服务器记录了互联网的所有信息,我们所访问的都是这个服务器上的信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被这个服务器所记录。

当今世界已经被巨头垄断了,大家高频使用的网站或者APP,就那么几个。中国人就是BATJ系列,美国人就是Google、Facebook、Amazon……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所有互联网服务,所有的信息和交易都要以这些服务器为集中地进行交互。

互联网过度中心化之后,用户的利益就容易被侵犯。过去内容分布在互联网各个角落,你想干掉它们不太容易。过度中心化一大的坏处就在于,比如,即使你不喜欢BAT,你基本也不得不使用它。最近的Facebook隐私问题也充分暴露了中心化的严重危害。

中心化的互联网服务器作为信息的唯一拥有者,或是因为自身利益的影响而操纵自己所存储的信息,或是因为自身系统存在漏洞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自身系统的漏洞。2016年中国农业银行爆出的39亿票据大案就是犯罪嫌疑人通过二次贴现的方式将已入库保管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据包进行贴现。无独有偶,中信银行兰州分行(9.69亿)、天津银行上海分行(涉案7.86亿)、龙江银行(涉案6亿)、宁波银行(涉案32亿)先后爆出票据案件。

其次是中心化服务器因为自身利益操纵信息。旅游平台的机票超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1年国航齐齐哈尔飞往北京的飞机就因为超卖而导致23名乘客无法登记,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Shiller)与妻子正好遇上航空公司机位超卖,最后被赶下飞机。普通消费者对于纠纷的出现只能寄希望于平台对于自身名誉的看重。

最后是中心化服务器因为意外或故意,信息被删除。2016年2月广西浦北县一起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但监控视频却被人为删除。2017年11月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监控视频硬盘由于多次强制断电而发生损坏。2018年8月甘肃某幼儿园出现儿童被针扎事件,关键的十分钟视频却莫名其妙消失,园方给出的停电解释却与物业和供电所出具的证明相悖。

除此之外,在中心化平台中,用户为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却并不能享受数据带来的价值,却还无偿担负数据泄露带来的损失,这其实对于广大的用户而言是极不公平的。

从区块链诞生开始,去中心化就是这项技术最显眼的标签。当然,在走向去中心的大趋势下,可能存在多向演变和阶段性波动。其实,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区块链的探索道路,也不是简单的去中心,而可能是多中心或弱中心。现在市场谈论较多的“去中心”,其最终结果更可能是多中心,从而弱化少数中心话语权过强所导致的规则失控。

以金融业为例,当万物互联使得所有个体都有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金融产业链中重要的中心节点时,或许就实现了最理想的市场状况,使得传统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可能会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说传统金融完全被革命、被颠覆,而是从垄断型、资源优势型的中心和强中介转化为开放式平台,成为服务导向式的多中心当中的差异化中心,从而使得传统中介中心和新的中介中心获得共赢,在一个共享共赢的金融时代获得一种新的发展定位。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早期的华盛顿共识走向了失败,出现了大量的中心化趋势。有的希望通过中心化来解决金融政策和交易效率,有的希望通过中心化机制来解决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当前市场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实际上就是“中心化”与“弱中心”的挑战。

区块链能够遏制传统“中心化”模式下的“短板”,也是为了达到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美好社会》一书中所描述的目标。希勒教授是理想主义者,他相信人性的光辉。“通过技术安排为公众的利益重塑金融业,把金融业作为人类财富的管理者;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让金融业为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服务。全民的广泛参与也会打破金融的精英权力结构,使得金融民主化,并实现财富分配的公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所能创造的价值已经极大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心化体系往往践踏个人的权利,相比之下,去中心化给我们描绘的是一个更自由、更透明、更公平的未来。尽管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它所彰显的变革却鼓舞人心。

C. 完全去中心化并不可取,弱中心化才是未来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核心之一,这个概念虽然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大家所了解到的去中心化大多都是那些理想主义者或者资本家想让大家知道的,其中有很多的理念都是相互间矛盾的,难以同时成立的。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并不是没有任何中心,而是将中心弱化或者分散成多个中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管是什么东西,它都有可能会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被淘汰、都需要进行维护和升级,那么这些操作都指望机器来进行吗?这是不现实的,机器终归是机器,要进行这些操作还是需要人来进行,所以完全中心化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完全中心化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大家都觉得区块链的出现,可以大大解决我们这个极度缺乏信任的世界,但是信任也的的确确也维护了我们的世界。比如说大家信任银行,所以才会把自己钱存到银行里,因为大家觉得银行那么有钱不会差自己那么一点,更何况还有法律的约束。没错,信任+集中的集体制度让我们更加安稳的生活。那么区块链出现在我们这个以国家政府为中心的世界中是很难做到完全中心化的,就比如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个巨大的危机全世界各个政府都没意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这时候就要政府出面解决了,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那次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创伤将会更大,持续的时间也会更久,可想而知中心化未必都是坏事。

不仅在理论上完全去中心化不可能实现,从实际上也存在问题。比特币目前的权利虽然被分散开来,但是其实它的分散得很不均匀,矿工成为了权利的集中点,而且都集中在大矿工,他们掌握了大比重的哈希功率,当大矿工勾结在一起的时候,拥有超过50%算力的时候,不用等量子计算机的到来,都可以让大家不再信任虚拟货币,不再信任区块链。所以之后发布的虚拟货币都尽量的把权利尽可能的分散开孙纤来,使得权利难以集中在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

弱中心化更适合未来

不要跟风空喊去中心化的口号,弱化中心化这个名字或许信搏更适合它,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结合它们各自的特征来制定不同的协议和策略,比如对于一些金融方面的应用,需要有多个权滑凯祥威的机构或者公司来进行管控和监管,才能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信任。区块链主要的核心问题:1.解决信任问题;2.效率问题。在弱中心化的方式下很快就能够更进一步的完善效率方面的问题,EOS在这种状况下就采用了21个超级节点来提高处理效率,和以往的完全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有所不同。相信在未来区块链行业各种项目落地和更多的应用场景的出现,弱中心化将会慢慢成为主流。

D. “去中心化”是拯救人类文明的良药!聪明人已经开始行动!

作者|崖之上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这段文字是网络对于“去中心化”这个词条的一段阐述。

“去中心化”的本质其实是利用科技发展的力量,促进“人人平等”,人和“机构”、“平台”的平等。这样的“去中心化”,符合人性需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大势所趋。

如今,许多聪明睿智的人们已经因应潮流,开始着手建立专门为“个体中心”服务的“去中心化”的中心了。

封建王朝是“中心化”严重的典型例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体制上,皇帝是一个封建王国绝对的中心,生杀予夺,一言九鼎。

国家的兴衰,百姓的命运,全部系于这一个人身上。运气好,碰见个明君,王朝多兴盛几年,百姓过几天好日子;运气不好,碰上个昏君,亡国,亡家,百姓只能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生不如死。

唐朝的韩愈写了一篇《马说》,来抒发自己不能施展才华的郁闷心情。而像韩愈这样的优秀人才,之所以不得志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封建王朝的“极度中心化”。

我们现在看来,希特勒无非就是个心理扭曲的疯子。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神经病、极端主义者,凭借自己的“中心化”地位,给人类造成了多么巨大的灾难?

现在社会的职场也是一样。很多的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高度中心化的小小“王国”。所以,因为感觉职场难混,套路太多,许多人干脆脱离这些中心,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打造个体IP。不少人已经取得了成功。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的发展使个体的力量得以释放,加强,从而和曾经占据垄断地位的各种“中心化”的力量不断缩小着差距,逐渐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力量平衡。

随着科技、经济和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去中心化”还将不断发展,在达到某个阶段之后,社会公平程度将超乎想象。

人类社会中的绝大部分问题、矛盾都源于“不平等”、“不公平”。而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直接导致了现实世界中,许许多多的仇恨、暴力、甚至是战争的发生。

在一个“去中心化”程度高,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里,不仅社会矛盾小,正能量足,也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力量和才能,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并有效降低“人祸灾难”发生的风险。

未来已来!无论是个体还是机构,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都必须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去中心化”的巨大意义,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E. 所有人都在说“去中心化”,但你真的懂吗

在科技领域的文本词库里,“去中心化”是个高频词汇,大佬喜欢说,媒体喜欢用,似乎多少有些老生常谈,也难窥其深层奥义。前段时间,去参加一场发布会,突然看到罗辑思维CEO脱不花PPT上的一句话,觉得这也许是在互联网这个维度下对“去中心化”的最佳诠释,那就是:“每一个人的宫廷正在拔地而起。

事实上,“宫廷”这个词无疑抓到了某种本质,今天来谈谈“去中心化”,以及在更为宏观的维度上,它究竟是个啥。

直观上看,互联网诞生至今就是一个不断将权力沉淀至个人的过程,一切只为“我”服务,移动时代更是如此,将每一个人搁置在世界中心,其最佳视觉案例无疑是手机地图,就像作家尼克·比尔顿在《翻转世界》中所言,“你朝街上任何一个方向前进,无论哪个方向,整个画面都会随你位置移动,这是个重大转变,在纸张世界,地图和位置是以地方或地标为根据,而不是你的所在地。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起点,数字世界跟着你走,而不是你跟在它后面。”

这种反转岂止于此,如你所知,资本与技术的福祉正在惠及每一个人,用脱不花的话说:“当人成为世界中心,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一位‘君王’。我们这代创业者就是要为君王打造一座宏伟的宫廷。”当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普通人可以随时调遣上百名司机,厨师,甚至说书人,委实用极低成本搭建了私人的马厩,御膳房和翰林院——甚至有时连窘境都与君王颇为相似,譬如在资讯获取上,当大数据编纂的私人阅读代替了传统编辑认为“合适的内容”,每个人都会多少掉入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所言的信息茧房之中,从而少了几分“逆耳”之言。

嗯,不难理解的是“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真正令人惊喜的是,资源配置和聚合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权威,国家意志,乃至资本等确定性方式上转向每个具体的人。忘了谁说过,19世纪属于帝国,20世纪属于大公司,那么21世纪无疑属于个人——就像手机地图上那个随你而动的小蓝点,你不必再以某个特定地标为中心,无论是被服务的诸位“君王”,还是气宇轩扬的创业者,只需站在原地,喊一声“我要”,若有人响应,那么必将迎来资源的围拢。

事实上,资源的反转是人与人之间充分合作的一个必然结果。常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和人类不断推动协作细化息息相关,细化的结果自然是编织出一张日趋互为依存的网络,而这张网络也注定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放大单点价值,从而诞生脱不花所言的“君王”。

于是“去中心化”的意涵也就浮现开来:由于“中心”的分散化(最近一个好例子就是比特币的回归),任何领域都可以自下而上编织起一张巨网,其最终目的是——由近及远地还原全貌。

就像比特币将对权力的信任转化成数学问题;在我看来,从任意节点的视角出发,以它为中心,由近及远地拼接和还原成一个网状世界,这是个迷人的结构,因为它发生在任何领域。看过TED上一个演讲,大意是,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习惯以自上而下的树状结构描述不同认知系统:物种图谱,知识体系,法律体系,组织结构等,作为一种强调对称的视觉象征,也许是自然地位所致,树状图非常直观地显露出人类对秩序和可归纳性的迷恋。当然,这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幻觉,不同中心还原成一张网状结构也许更接近真相。

TED上这位讲者就举了几个不同领域的例子:譬如,物种之间的密集细菌网络将看似无关的物种连接起来,交织成一张生物网络;现代神经学认为,大脑内部没有那么严格的分区,不过是一张互相关联的神经网络;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也正在向恐怖组织学习,权力分散,个体独立,编织成一张价值之网。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例子是宇宙。

尽管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谜,但通常认为,宇宙没有空间上的中心概念(五道口除外),星球之间通过引力等作用互相连接成一张网络,任何一点都可宣告自己是宇宙中心(从这个角度,所谓“地心说”和“日心说”更多是数学问题),就像《大爆炸:宇宙通史》中所言:“大爆炸发生在每一个地方,这里没有‘爆心’……每一个星系群看起来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如果有一个观测者在这些遥远的星星上回望我们,他也会看到同样景象,也可能同样地以为自己位于扩张的中心。”

嗯,无论微观尺度上每一个“正在拔地而起的宫廷”,还是宏观尺度上每一个星球,所谓“去中心化”也许只是一种可被嵌套的模型,也许真有可能是万物规律,谁知道呢,但可以确定的是,只有将认知升级到这一层,才能对“去中心化”有更好的理解。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体,致力于为您提供文字优雅的原创科技文章;微信公号:李北辰)

F. “去中心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新的商业趋势

去中心化商业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显然这又会带来在线市场的一大波红利,但与以往那些轰轰烈烈地商业模式不同的是,这次它来得悄无声息。

“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早在很多年前Web2.0这个概念刚刚兴起前就有了很多信奉者与实践者。印象最深的是之前PC时代红极一时的豆瓣网。但随着豆瓣的落寞,“去中心化”这个概念仿佛被收藏在时代的角落中。直到张小龙带着他的微信站在公众面前,将“去中心化”作为他最核心的产品理念之一再一次推向外界。最近一次这几个字再次被提起,则是在马化腾的一次重要演讲中,他透露腾讯将推出“去中心化”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以帮助商家从“二选一”的困境中走出来。

可以这样讲,马化腾的这次演讲标志着“去中心化”终于花熟蒂落—— 从互联理想主义这颗参天大树上结果,并从高空落到了硝烟四起的现实商业世界中。 而承载它的沃土显然是以微信为基础,以连接为核心价值的腾讯大生态。这颗早已膨胀欲裂的果实在落地的同时向外喷洒出的种子得以让每一个寻求价值突破的商家得以从中获得新的商业红利。这些种子就是微信孕育已久的小程序。

从理想到现实,“去中心化”走过了十余年的光景。在这十余年中,中国的互联网完成了两次重大进化——
1. 智能手机成为大多数人身体的一部分,让每个人拥有了与他人连接的物理接口与交换信息的能力。
2. 我们独特的文化让微信能够把握机会成为占据人们每日在线时间50%左右的超级应用。换句话说,我们一起组成了“微信”,把彼此拉进了微信时代。

这两次重大进化,让我们比其他国家更快地进入“去中心化”发展的快车道中。曾经互联构建者的终极理想正在变成现实,现实世界中的商业规则也因此发生改变。

这次,它真正开始改变传统价值创造与传递的成本模式。

对于一些朋友来说,上面的内容可能讲得有些抽象,下面我会努力用简单清晰的方式来试图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去中心化”以及它对于眼下商业时代的重要意义。

如果你玩过网络游戏,那么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在游戏中我们一般都会拥有两种视角模式:可以纵览全局的“上帝视角”以及以我们自己为中心的“第一人称视角”。

正如我们在玩游戏时的体验一样,我们更容易借助“上帝视角”在众多的选择中寻找到通往目的地的捷径。所以在“上帝视角”的设计思维下,往往大家都会认为存在着一个大多数人都期待获得的最佳路径和最优入口。 这个设计者规划好的,人人必经的“最优入口”往往会成为某个网站或服务的流量中心 。

比如手机淘宝的首页和某个论坛的手机版:

很重要的一点,借助上面的这个论坛的例子,你应该明白的是,并不能简单地说做个社区,或者只要内容来自用户就是“去中心化”。因为不管内容来自于谁,你依然需要按照规划好的路径来创造和获取信息。道路不会因你而变,该交的“过路费”还得交。

就像下图这样,“地图”清晰而稳定:

通常理解下的“中心”实际上指的就是在“上地视角”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出的用户必经的路口,即“流量分发中心”。 内容是否来自用户只是附加结果,不要受此干扰。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我们再看“去中心化”就更加容易。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则是指在似于游戏中的“第一人称视角”这样的模式下,将设计焦点放在当前单个用户身上,伴随用户的使用而提供服务的设计模式。

比如下面这两个例子:

当我们沉浸在“第一人称视角”中的时候大脑的工作负担是最轻的,因为大多数都是应激反应,而非理性与逻辑的判断。所以设计者往往会根据我们“行进”的情况,让我们需要的工具与服务出现在我们的周围。这种“唾手可得”的感觉可以让我们在第一人称视角中获得现实世界中难以获得的掌控感。

在“第一人称视角”中,每个用户的所见所得都是千差万别的。甚至不仅仅因人而异,还会因时间、地点等众多个性因素而异。当然,与游戏这种极度突出沉浸式体验不同的是,大家都会期待以最小的成本方式最快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越过所有第三方直接与市场对话。

下面这张图基本能表达去中心化的这样一种状态:

所以聪明的你很可能会说, 这不应该叫“去中心化”,应该叫“多中心化”才对 。如果你能这么想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开始真正在理解“去中心化”的本质。人们之所以更习惯称之为“去中心化”,只是在通过对比过往的模式进行描述而已。

去中心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有效地将平台日积月累、不断攀升的运营成本有效地分摊到个人身上。

我没有用“网络图”去表达,是因为我觉得它不足以体现出第一视角下“身边”的感觉。“网”本身也是需要有连接成本的,但“去中心化”则体现的是对信息中介成本极其强大的削减能力。借上面的图中,来看下“去中心化”表现出的几个特殊之处:
1. 品牌与用户都是主体,拥有平等的位置,都可以自成中心。
2. 主体之间都是伴随状态,所以彼此之间首先兑现的是时间的价值。
3. 主体之间的推荐构成了信息传播的基本方式。

所以:
1. 品牌的拟人化运营越来越受欢迎;
2. 用品牌标签构建出的用户画像稳定性更高(因为有时间参数);
3. 用户群化趋势成必然,微信群通过流动性保护和加剧了这样的趋势;
4. 传统大品牌通过将自身拆分为用户某一方面服务的子品牌,构建子品牌矩阵更容易见到效果。这点是与传统路边广告牌那种把自己形象搞大的方式截然相反。
5. 推广费直接花在用户身上,而非平台。
6. ...... 

当然还有很多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你能够将这幅图印在脑海里,那么相信你会收获属于你自己的“去中心化”最优策略。

这里首先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指未来所有的服务都要按照“去中心化”的模式去走,而是希望你能够通过下面的文字了解传统“上帝视角”这种设计模式在发展中产生的弊端,以此加深对“去中心化”的理解,最终能够结合自己的业务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策略上的判断。毕竟,完全的“去中心化”的平台是不存在的。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一切都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越是竞争激烈的领域越是如此。“去中心化”形成的过程也同样如此,一步步地让越来越多的互联从业者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心思, 从简单地设计“网站信息地图”到努力抽象并勾勒出最接近真相的“用户心智地图”。

如果某个在线市场的竞争越激烈,就意味着这个市场中的信息提供者就越多,信息容量就越大,对于用户而言挑选出有效信息的成本就越高。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给所有人提供一个一样的推荐列表就够了,比如雅虎。不过后来还是被Google用一个搜素框赶下神坛。因为Google让每个人都能在“第一人称视角”下更有效地直达自己的目标。

同样的事情也正发生在淘宝、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上。前几年电商的高速发展让平台筛选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分摊到商家头上就是居高不下的推广成本。这样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电商平台纷纷推出自己的购物节,因空间位置不够用了,就得从时间上找位置。但问题又来了,购物节这样的时间窗口虽然带来的额外的关注度与流量,但依然受困与现有电商导流模式,给平台带来更大的分发压力,商家也要想办法及时消化分摊到自己头上的高价流量成本。

来自传统平台官方的“造地”的速度越来越赶不上商家增长的速度。传统模式下的“流量中心”不够用了,“过路费”高到让商家赚不到钱。

所以,单纯地开个网店就能创富的时代很快就成为过去。现在则更多是在线下商业保本的基础上借助线上来整合供应链与物流通道来提升库存周转率,或者干脆明确地将线上投入作为扩展新客的市场推广费,然后再引导成线下老客户提升附加值。

当今天猫与京东之间的竞争对商家造成的“二选一”困境,背后就是这个原因。马云所说的“传统电商已死”背后的原因也是这意思。

记住,“去中心化”的本质并不是说消灭中心,而是从用户的“第一人称视角”这个设计思路出发,形成多中心的局面。眼下,我们要做的是把脑海中的传统地图更新为用户的心智地图,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找出“陪伴”的价值。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新世界中的超人,而不仅仅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平凡的倒影。

成就个体,就是要想办法让自己的服务成为用户“超级装备包”中的常驻成员。所以下一步,你需要用“去中心化”的思维去打造一款你自己的小程序。

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与你分享关于打造小程序的内容。

G. ⭕️丨追寻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道路之“中心化思考”

我们在追求去中心化,那是因为中心化带给了我们太多的痛苦记忆,我们对中心化有深深的怀疑。

中心化既是文明步进和阶梯,同样也是权力罪恶的根源,过去几千年,人类爆发过无数悲剧,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权力过于中心化导致的。

所以,在这里我想说,问题并不在于中心化与否,而是权力过于中心化,失去制约,从而导致灾难。

人类文明进步离不开那些天人般的人物,这些天才人物永远都是社会的中心,无论区块链技术如何发展,无论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去中心化,在现实生活中,在开发团队中,在社会中,天才人物一定是中心。

人类古代文明有几次大爆发,苏美尔城邦文明、希腊和罗马文明,中国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中心,没有绝对中心,属于弱中心和多中心的局面。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欧美国家制度,有中心,总统就是绝对的国家中心,但人们仍然向往那样的社会。

苏美尔城邦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应当说对还是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也没有那么黑暗,所有的人类大灾难,在那样的时期都不可能发生。比如,苏美尔城邦时期,各城邦势均力敌,2000年里虽有攻战,但也都是小规模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罗马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时期),都是城邦国家,很难造成多大的灾难。

我们似乎需要搞明白,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中心或去中心化的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我们可以把问题留在这里,以后再进行探讨。我们先得明白,我们一直恐惧的中心化,到底是什么,有多大的危害。

周天子是周朝的中心,在整个王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周天子基本上是人畜无害,因为他的权力是有限的。

各个诸候国有义务保卫周天子,向天子进贡,服从天子调令。对于周天子来说,制约他的最核心的是,各个分封国钱权不在自己手上,兵权不在自己手上,诸候国手里有兵,周天子无法为所欲为。

不只各国有兵,压在天子头上的还有一把利剑,那就是周礼,这是当年周公制定的祖制,后世周天子不得违反。中国没有那种可以制衡王权的宗教,但这种礼制,拥有和宗教一样的至高的权力,几乎每朝每代都如法炮制,这也在另一方面制约王权。

从汉到唐宋时期,都属于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权是有限的。虽然皇帝拥有最高权力,但并没有拥有绝对权力。

秦以后的王朝里面,只有汉和宋寿命超过300年。汉和宋都遇到了当时地球上最强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宋朝遇上了成吉思汗这样人类史上最强军事领袖,蒙古大军横扫亚欧非三大洲,所向披靡,只有南宋军队有能力独抗蒙古大军50年,而且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亡于农民起义的王朝,相反,每当王朝出现危机,如北宋和南宋末年,农民义军都成了勤王之师,忠心向赵宋。北宋灭亡时,二帝被俘,金人立张邦昌和刘豫两个伪政权,宋人都指着骂:赵官人待你不薄,你良心何在?张邦昌是被金人强迫当皇帝,自始至终从未把自己当皇帝,从不敢坐皇帝宝座,一个多月后金人后撤,马上大赦天下,并交出大印,逊位于赵构,南宋始立。(张邦昌是两宋唯一被赐死的文人,另劝他称帝的王时雍与张邦昌一起被杀,赐死的理由是他有一次喝醉了酒睡了被金人赐给他的“皇后”,那“皇后”是先帝的妃子,对张和王都有些不公平,算是两宋特例)这样的王朝,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他们的权力结构到底怎样的。

宋朝300年,是秦以后2000年里,唯一没有武将专权,没有文官专权,没有外戚专权,没有太监专权的王朝,也是唯一皇位争夺几乎没有流血的王朝。我们以为,既然没有武将、权臣、外戚、太监专权,那就只有皇帝专权了,其实不然,宋朝皇帝和其他朝代皇帝相比,根本算不上专权,只能算一个共有的权力中心。

宋朝皇帝的温和,因为赵匡胤立了一个祖训,就是绝不可以杀士大夫读书人,这一条祖训在320年时间里,约束了所有当权皇帝的作为空间,也给了文官制衡皇权的空间。

宋朝陆路贸易中断,与中原关系密切的佛教徒高昌国为信回教的回纥人灭亡,西域商路中断,只好发展海上贸易,反而有了更宽广的天地,所以宋朝极有钱,年岁1亿两以上,之后的明朝人口远多于宋,面积也大于宋,财政收入远低于宋,有人统计,以购买力计算,北宋高峰期财政收入是明朝40倍。明朝由于美洲白银大规模流入,发生严重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大幅度贬值,所以需要横量其购买力。宋朝有一个原则,凡是能用钱摆平的事,都绝不动刀动枪,一旦出现流年灾荒,宋朝就大规模扩军,把流民全部养起来,连带家属也养起来。

关于宋朝皇帝的开明,我个人认为,和赵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出身也有很大关系,赵匡胤夺取皇位,靠的是和平禅让,是贵族谋权上位,这样的王朝皇帝,有贵族作派。在思考权力这个怪兽时,不得不对权力中心的皇帝们进行更多角度的了解。

在中国历史上,但凡农民起义出身的皇帝,一定会杀人如麻,就算坐了天下,也会对功臣大开杀戒,对敌人更不手软,刘邦,朱元璋就是最典型。但凡贵族出身,王朝更替一般都比较温和,王莽篡汉、曹丕代汉、司马家代魏、杨坚取北周,李唐取隋,赵宋取周,都是贵族的方式,除了李唐外,政权更替及之后的统治都算温和。

赵宋这种中心化权力结构,并不是完美结构,如果要看官制,似乎和其他朝代差别不大,就像美国宪法和苏联宪法那样,差别都没有那么大,我在想核心原因可能还是因为赵匡胤立的祖训,不杀读书人,这一条是宋朝权力结构的核心秘密。

因为不能杀士大夫,宋朝文官向来敢直言,以言论和谏书制约皇权;宋朝文官有党争,但因为皇帝不能杀文官,所以党争也就不像明朝,温和很多,不杀人,最多降职流放;文官地位高过武将,武将也就没法专权。武将离开了权力核心层,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包括太监和外戚,都不可能实现专权。

专权有一个基础,必须有武力威吓,这只能以杀人流血来实现,宋太祖定的规距,皇帝不能杀读书人,这个王朝就注定了是一个温和的王朝。

宋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商业发达,所以特别有钱,厚待官和民,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甚至包括很多普通百姓,又多感恩于赵宋,才会有十万军民随宋帝跳海自杀殉国一幕。

回顾宋的历史和权力结构,宋朝这样的中心化皇权,在一种特殊的权力结构安排下,也很难做出多少坏事来。这种中心化权力结构,不是我们恐惧的对象。

我们恐惧的中心化,不就是担心中心化无法无天,不能保障我们的自由和财产权吗?

本文获得作者比特斯卡授权。链接:https://bihu.com/people/100691

H.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未来

吃早餐的时候去外面饭馆,发现花很少的钱可以获得豆浆油条包子咸菜组合。而自己在家做,通常却很难。豆浆机做出来太多,喝不完;炸油条两根得用多少油呢?做两个包子是否浪费在准备工作上的时间也会非常多。于是思考,至少对于这件事来说,中心化是比去中心化有优势的。那么什么事情适合中心化?什么事情适合去中心化呢?混在币圈对于那些想把一切去中心化的想法,我总是很警觉。我认为未来的趋势很可能是,现在某些中心化的事情,将会去中心化。而某些本来去中心化的事情,将来会中心化。

先来想本身就去中心化的事情,比如做饭,带孩子,很多家庭自己做;比如养老,大部分人呆在自己家里面;比如清洗衣服,大部分人自己用洗衣机。但这些事情,如果中心化操作,是会带来成本下降,体验上升的。如现在的外卖,实际上就是把部分去中心化的做法变成了中心化。而未来的趋势是,如果物流配送更快,很可能会进一步中心化。小餐馆慢慢合并成大的外卖中心,这样他们的采购、场地、管理运营成本都会变低。类似带孩子,一个小区修一个大点的儿童中心,里面有很多玩具和书籍,还有定期的各种活动,对孩子吸引力是很大的。而现在很多都是隔代来管理孩子,对比起来问题是很多,除了管不好,也存在玩具利用率低,关在家里面缺少活动之类的。也许有人会想这不是学校么?我想未来是有区别的,学校是带约束的,监护人不参与的托管。而儿童中心相当于把去中心化的玩具房书房中心化到一起,甚至可以共享多种乐器之类的东西,孩子可以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可能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经济流量还不够,所以无法聚集足够的资金。很多人让老人带孩子都是免费的,如果未来经济水平上升,大家能花费一定的钱去做这样的事情,可能就会火起来。

接者再考虑一下现在中心化的事情,比如银行、公共交通已经出现一些去中心化的服务。那么还会有什么会去中心化呢?我想现在那些挤爆了的地方,比如游乐场、景点、购物中心、步行街,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逆趋势。有人喜欢拥挤热闹,也有人不喜欢。只要存在差异的市场,就可能存在机会。那么有什么比较大的中心化很可能会去中心化么?我想影响我们最大的,可能是学校和医院了。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的教育和医疗也是不一样的。可能未来的趋势,会出现个性化教育和医疗。一旦去中心化,就会吸纳更多的人进入教育和医疗行业,同时也可以解决AI应用后带来的人力过剩问题。但从长期来看,AI也可能在将来会取代大部分教师和医生。你生病了下个订单,物流半小时就送来一个医疗机器人诊断病情。接着物流又送来了药品和护理机器人,就算要弄个小手术,配送一个医疗舱过来可能并不是难事。只有你的病非常严重,才需要送到医院去。

也许未来,很多事情,都是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间来回的转变。当去中心化具有优势的时候,会慢慢的侵蚀中心化的市场。但一旦大部分去中心化后,又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这时候又会往中心化发展。或者本来两种并非对立的而是统一共存的。以后上学可以三天中心化两天去中心化,那也是挺不错的。

I. 什么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称之为去中心化。|
现在做去中心化的项目越来越多,而GSN这个项目也是运用了去中心化的原理,通过技术架构传递价值,让被记录下来的每一笔交易都绝对可信,不可篡改。从这一点来看,GSN颠覆性的意义就在于,以技术保证建立了一套去中心化的、公开透明的信任系统。GSN不再依靠中央节点,而是通过技术架构自动实现信任,传递价值,这就是GSN的优势。

J. 都在说“去中心化”,到底什么是“去中心化”你知道吗

自互联网时代起,围绕“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争论就从未停止,如今元宇宙时代区块链技术崛起,倒是给这个争论带来了新的解读。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要讲解“去中心化”,首先就得提到它的对立面——“中心化”。

什么是“中心化”?

“中心化”的意思是依靠中心来决定节点,节点依赖于中心,离开中心节点将不能顺利运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常用的购物APP就是一个“中心化”的平台,我们在其中的购物、交易等活动都是依赖于购物平台的。平台可以获取消费者与商家的所有数据,并且可以在过程中做出某些决定,拥有一定的权利去影响这个过程,例如商品推送等,是整个购物环节的中心。

因为中心对于数据的掌控,所以受众对于“去中心化”的愿望就更为迫切。所谓的“去中心化”也就是将中心去掉,将原本属于中心的权力进行分散,实现用户之间的点对点交流。

什么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较于早期的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指的是将权力和运营从公司或是政府等机构转移到用户手中,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的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内容,共同生产信息。

简单来说就是: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会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会是永久性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备强制性。

·如何区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从词汇解释上看,两者的差别其实十分明显。

举个简单的例子,“去中心化”就好像是参加一场同学聚会,每一个人在活动中都是平等的,可以自由选择去留,任何一个人的离开都不会影响这次聚会活动。

而“中心化”就好像是参加一场音乐节,在活动中都会跟随歌手的节奏走,活动中一旦歌手离场,那么音乐节也会随之停止。

·“去中心化”的优点

1.降低风险

相较于“中心化”将所有数据集中存储在一个中心节点上,“去中心化”能够更好地规避来自外界对于网络数据的侵害,例如黑客入侵网络,“中心化”节点中黑客只需对中心节点进行攻击便足以摧毁整个网络,但是“去中心化”则因为多个中心阶段进行维护,所以黑客对其中一个节点进行攻击是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

2.分散中心的权力,避免数据垄断

“去中心化”能够分散“中心化”公司的权力,避免数据垄断的出现,让用户的信息隐私得到保障,无第三方的介入,也避免了信息的泄露。

3.节约资源

由于“去中心化”的处理形式更加简洁,因此在大量数据交易同时进行时,会更加节省资源。

4.自主高效性

由于“去中心化”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点对点的交易,确保了高效率、大规模的信息交互。

·理解误区

“去中心化”不等于没有中心,而是中心多元化,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且不会是永久性的。

·结语

“去中心化”作为区块链的典型特征,使得区块链的运行不依靠中心的处理节点,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记录与更新。在现在这个元宇宙高调发展的时代,“去中心化”的魅力必然会更加突出。

阅读全文

与去中心化的颠覆何时到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矿机南路1号院 浏览:575
比特币l3对温度要求 浏览:831
数字货币威胁人民币 浏览:542
以太坊减产时间 浏览:893
世界上一共多少比特币 浏览:4
区块链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应用 浏览:56
区块链确认速度 浏览:655
remix以太坊solidity 浏览:270
theta区块链如何 浏览:216
蚂蚁矿池偷算力 浏览:96
什么币挖矿最赚钱 浏览:842
ven数字货币价格 浏览:183
如何入门以太坊 浏览:930
以太坊收款地址怎么挖矿 浏览:694
家庭电脑挖莱特币是骗局么 浏览:614
iost区块链微博 浏览:82
好玩吧初级矿机只能玩一个月吗 浏览:751
梦想小镇挖矿迷你世界 浏览:565
贝壳币买矿机了是要崩盘了吧 浏览:561
数字货币lpt 浏览: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