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去中心化 > 去自我中心化几岁

去自我中心化几岁

发布时间:2023-09-02 04:23:19

A. 2-3岁儿童家长必读 ︳情绪训练以及如何去"自我中心化"

关键词:情商,情绪, 情感 ,敏感期

什么是第一个儿童敏感期?三个问题帮你自检宝宝已经进入了敏感期

敏感期的宝宝开始对人的情绪有所感知,但是又无法驾驭和表达。

用语言给宝宝描述,宝宝本身和环境其他人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和 情感

从简单的开始:开心,难过,害怕,平静,生气

然后再进一步的准确理解进阶的情绪:悲伤,恐惧,友好

最后到一些高阶的 情感 :尴尬,退缩,愤怒等

千万记得不要以为孩子天生就会懂得很多,宝宝不是从家庭教育就是从电视以及其他的 社会 教育中判断分析自学。

2-3岁的孩子道理认知体系还不完整,对于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用其他更加有吸引力的事情把孩子从无聊吵闹的情绪中解救出来。

记住:千万别和孩子生气,和孩子讲道理,都是情商低的父母的表现

(敲黑板,这是未来情商的源头)

让孩子知道"你"、"我"、"他"的区别,还有"你的","我的","他的"区别

这个可以从分享开始:

自己的是非对错观念是生活了这几十年才积累起来的,怎么能够要求一个二三岁的孩子和自己拥有同样的是非观呢?

当我类似的事件冲突的时候,请家长 尽可能全面地去描述站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人的想法、感受和期待, 让宝宝从小就认知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感受和期待。

这种" 去自我中心化 "的思维训练会是未来情商的基础

B. 能够去中心化是在心理发展的哪个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C. 儿童的自我中心化

                      文/Angela自在

关于研究儿童,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三山”实验。

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

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皮亚杰认为,在儿童认知发展到前运算阶段(2—7岁)时,这个时期的儿童思维特征之一就是自我中心性:即儿童往往只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相区分和协调。

所以,他们会表现出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我见即他见"。

他们觉得自己看到的,就是别人看到的,这是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

所以,从发展的理论上来说,不能对7岁以前的小孩子说:"你真自私,你为什么不会替别人着想,你真是个白眼狼。"

因为他们的能力没有达到去自我中心化的程度。所以这时候跟他们讲道德,讲道理,他们只能是一头雾水,并且“死性不改”。

个人认为,理解到这一点很重要,在儿童身上,不管是认知发展,还是道德发展,都是分阶段的。

有时候所谓的拔苗助长,是不了解,如果真的了解到儿童发展的特点,就能减少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

D. 心理学:一般认为,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为( )

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又进一步将这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阶段和直观阶段。前概念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例如,幼儿认为在采摘植物时植物会受到伤害,植物也会感到疼痛。在以下的一段皮亚杰和一位前概念阶段的幼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幼儿明显的赋予太阳以生命的色彩。


皮亚杰:太阳会动吗?
幼儿:会动,你走它也走,你转它也转。太阳是不是也跟过你?
皮亚杰:它为什么会动呢?
幼儿:因为人走动的时候它也走。
皮亚杰:它为什么要走呢?
幼儿:听我们在说什么。
皮亚杰:太阳活着吗?
幼儿:当然了,要不然它不会跟着我们,也不会发光。

自我中心主义的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

皮亚杰证明幼儿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著名实验是“三山实验”。在三山实验(如图)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幼儿被带着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之后,让幼儿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将三个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后问幼儿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么。

实验结果显示,不到4岁的幼儿根本不懂得问题的意思。4~6岁的幼儿不能区分他们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观察者看到了什么景色,他们总是选择他们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能够区别不同观点的第一个信号出现在大约6岁时,这时幼儿表现出他们知道了区别所在,但是却不能指出来。在8~9岁,他们能够理解他们自己与娃娃的观测点之间的某些联系。在这个经典的范例中,8岁以下的幼儿被认为是自我中心者。因为他们是基于自己的立场,不能想象出他们自己以外的任何立场。不过,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皮亚杰的任务对于幼儿来说是困难的,可能皮亚杰低估了幼儿的能力(Donaldson,1978;Siegal,1997)。




(图:守恒实验)

3. 抽象思维的萌芽

抽象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

第一,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减去几个,然后增加相同数目的珠子,这堆珠子的总数将保持不变。

第二,幼儿的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是指幼儿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儿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幼儿开始能够解决“三山问题”。

第三,幼儿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一个物体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几个属性,并且认识到这些属性是可分离的。

第四,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幼儿获得的重要逻辑原则是不变性原则,即一个客体的基本属性不变。另一个原则是等价原则,即如果A的某种属性等于B,B等于C,则A必然等于C。

E. 自我中心是哪个阶段的主要表现

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成就。

前运算阶段是从儿童学习一种语言开始持续到大约5岁至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式,他们的知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觉。

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倾向。

相关介绍:

皮亚杰用于描述儿童6、7岁以前心理特点的一个概念。皮亚杰认为,在心理发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

婴儿把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也就是说,婴幼儿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关系等,而完全不能采取别人的观点,不去注意别人的意图,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同样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去看问题。

F. 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如何

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如何?相关内容如下:

移情能力的发展是从个体一自我觉知和自我敏感这一水平开始的。处于个体水平的儿童,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渐能区分自我与他人不同的需要和情感,能感到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唤起自己的相关经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社会水平的儿童,能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他人的思想情绪情感,并逐渐能在特定情境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3)儿童移情能力的水平是随着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的。研究表明,如果要求儿童完成的任务不太 复杂,且具体,有约60%的4岁孩子、85%的5岁孩子和100%的6岁孩都能表现出去自我中心化,反 之,会导致儿童更多的自我中心化表现。

(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拿含键期可能在4〜6岁。4〜5岁时幼儿社会认知去自我中心化的敏感期,4〜6岁的 儿童已经能很好地理解通俗故事的情节消饥笑。

G. 3岁孩子“自私又霸道”孩子有自我中心化行为,父母要怎样引导

什么都是我的!”孩子出现自我中心化的趋势,父母应该如何引导

3岁孩子“自私又霸道”?孩子有自我中心化行为,父母要适当引导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跟小北妈妈聊天时,她说她很忧心,小北刚满三岁,性格和行为上就有变得“自私又霸道”的趋势,平时有小朋友来家里玩,小北就把自己的玩具护得紧紧的,无论大人们怎么劝说让他分享,他也不愿意给别人碰一下。

小北闹着要买一块蛋糕,拗不过他耍赖不走,小北妈妈就给他买了。正巧外婆过来看他,小北妈妈说:“小北,不能光顾着自己吃,把蛋糕跟外婆分享好不好?”小北立刻拒绝:“不给不给,这是我的蛋糕。”

外婆笑了笑,逗他说:“小北,你看外婆给你带了你爱吃的水果,你怎么都不给外婆吃一口蛋糕?”小北不管不顾,大口一吃,把蛋糕吃完了,说:“我要全部吃掉。”在一旁的小北妈妈听了,气得又不能打不能骂,不知该如何是好。

为什么3岁小孩子会有自我中心化行为呢?很多父母也很疑惑:明明这时候的孩子还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如此发展下去,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变本加厉地变得自私冷漠、霸道无理呢?

H. 自我中心化出现在皮亚杰的哪个阶段

出现在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I. 读书笔记(5)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6、7~12、13岁)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六七岁至十二三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童年期的学习

一、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二、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四、“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五、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童年期的认识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1.复诵策略:指有意识的重复、诵读、诵习所要记住的信息。

大部分 童年期儿童都能自发运用复诵策略进行记忆。

幼儿末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是容易接受记忆策略训练的,而这种训练是必要的。

2. 组织策略:把索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进行识记。

3.系统化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

二,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

1.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

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

3.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9-10岁)

(二)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三个阶段: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2.词语概念的发展

第一类为不能理解实验要求

第二类属功用性和具体形象特征描述。

第三类包括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

3.推理能力的发展

(三)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1.掌握守恒:儿童的认知能力能够达到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握本质的不变性。

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在6~8岁

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约在7~9岁

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约在8、9~10岁。

容积守恒在11~12岁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四)自我中心表现和托自我中心表现

第一,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但并不是认知的主要成分。

第二,9岁以后儿童的正确认知结果占主导地位,并基本上摆脱了自我中心的影响。

第三,8岁左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我

(二)自我控制能力

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二,道德发展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的内涵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一)道德情感的发展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三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

道德动机的发展

逐渐形成能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着着想的能力

需要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2.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具有抵制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常用的控制措施: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发挥榜样的作用等。

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

(1)欺负行为的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

(2)小学儿童欺负行为发展的四个特点。

经常欺负他人者,可能造成以后的行为失调或暴力犯罪。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一)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

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4.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的儿童

2.不受欢迎的儿童

3.受忽视的儿童。 帮助这类儿童改善人气特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对其直接干预。

第二个方面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个方面发挥班集体的帮助作用。

四,友谊的发展

(一)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性

(二)儿童对有友谊认识的发展

1.第一阶段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这个阶段的儿童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认为和自己一起玩的就是好朋友。

2.第二阶段约6~9岁:单项帮助关系。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友谊是指朋友的活动行为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否则就不是朋友。

3.第三阶段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友谊具有相互性,即双向帮助,但有功利性特点,被称为“顺利时的合作”,但不能“共患难”。

4.第四阶段约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这个阶段的儿童之间相互信任和忠诚,相互分享和帮助,兴趣一致并相互倾听,共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

(三)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客观条件使儿童具有较多的接触机会。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中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双向交互的。家庭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最重要,另外父母婚姻关系的质量对儿童心理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一,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第二,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第三,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其一,父母控制(6岁前)各种事情的主要决定权在父母。

其二,共同控制(6~12岁)在许多事情上,儿童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其三,儿童控制(12岁以后)儿童具有相当的判断能力,能够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二)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

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父母与儿童对其行为的共同调节,从幼儿期父母对其行为的单方面控制和调节为主,逐渐转变为由父母和儿童一起做决定。

双向交互作用处理的好,可以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性;处理的不好会使孩子陷入家庭人际关系发展的困境,也会使在青春发育期带来更多的矛盾。

(三)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六、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

J. 3-6岁幼儿大中小班,每个年龄阶段的表现

小班(3-4周岁)幼儿年龄特点
1、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小班幼儿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在成人的指导下,他们形成了许多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会自己用勺进餐,会自己穿衣裤、会解会扣较容易操作的扣子,会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会自己洗手等,这表明小班幼儿已开始能适应集体生活了。

2、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
小班幼儿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仍然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常会 为了一件小事大哭大闹。但是较之3岁儿童,他们已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上尚不能真正控制。小班幼儿仍然十分依恋父母和老师,尤其需要得到亲近成人的微笑、拥抱、拍拍、摸摸等肌肤相亲的爱抚动作。在幼儿园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程度,会说:“x老师喜欢我,x老师不喜欢我。”愿意和喜爱的教师接近,在喜爱的教师身边,往往情绪愉快,行动积极。

3、对他人的情感反应敏感性增强
小班幼儿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开始能站住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看见生病的同伴、摔跤的弟妹.会表示同情,在老师启发下,会作出安慰、关心、帮助等关切他人的行为。小班幼儿对别人的意见、别人感情的反应敏感性增强,当做错事受到成人批评时,会感到害羞、难为情。在羞耻感的体验和发现上.女孩比男孩更为明显。羞耻感的出现,为儿童遵守集体规则提供了动力基础。

4、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与教师
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从家庭成员扩大到老师。他们会经常主动地拉拉老师的衣服.以动作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对老师的亲近和与老师交往的意愿。他们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但并不太在意同伴间的协作,往往只是各玩各的。只有在宽松的户外活动时,才会相顽追逐 、奔跑、喊叫,以动作活动的方式开展有联系的交往。小班后期,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加强。逐步学会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此期儿童也爱管同伴的事,经常把同伴的事告诉成人。

5、动作的协调性增强
小班幼儿喜欢跑、跳和踏小轮车等大动作,动作开始协调,逐步学会自然地有节奏地行走,但还无法控制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某—动作. 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动作协调了,喜欢追跑.喜欢和老师一起参加简单的体育活动.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发展相对较迟缓,但双手协调技能有了较大发展,他们会折纸,会用蜡笔画画,电会使用剪刀有控制地沿线剪直条,动作逐步精细化了。

6、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腰,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此时儿童开始能以认真的态度对侍成人所教之事,并有动手尝试的愿望。比如,拿到新玩具时,既喜欢操作摆弄,同时也能认真看、听成人讲解,并试着改变玩法。看到新奇的事物会主动接近,探索其中的奥秘。

7、已形成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概念
小班幼儿行动自如,认知范围扩大,逐步形成了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实物概念,但此时儿童的概念很具体,只是特指某项事物,例如猫就是专指自己家中的那只猫。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儿童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多少、简单形状等。会10以内口头数数,但不能做到口手一致。

8、认识很大程度依赖于行动
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并且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绪的影响,无意性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很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易记住。小班幼儿的思维大多由行动引起,一般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不会思考好以后再做。他们的认识具体,只能根据外部特征来认识与区别事物,思维缺乏可逆性与相对性,因此不能理解反话。

9、模仿性强
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喜欢模仿妈妈打电话的样子、烧饭的动作等.还喜欢学问伴的样。游戏时喜欢与问伴担任同样的角色,因此在游戏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对此.他们感到很满足,并未感到不合理。

10、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与需要
现在的孩子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他们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但在实际说话时发音还不够准确。同时他们的词汇虽增加也很快,尤其是实词增长更为迅速。儿童已能用简单的言语与成人、同伴交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还叙述生活中的事,只是在独白时很不流畅.带有很大的情景性。这时的儿童特别爱听故事,常常缠着父母在空闲时间讲,还喜欢一边听,—边学故事中小动物有趣的动作和叫声。

11、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愿望
3岁左右的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由涂鸦期进入到象征期。他们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意愿,会把线条、图形加以简单地组合来表现事物的大致特征,但是他们能表达的图形很少,所以一形多义是儿童作品的主要特征,相似的图形在儿童不同的作品中可能表现为许多物体。他们作画时.常常边画边用语言来补充画画内容。这—阶段的儿童在绘画、构造活动中,愿意尝试各种新材料,表达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如:一条直线旁边加上两根短线就是“一架飞机”。他们偏爱鲜艳、饱和的色彩。

12、喜欢音乐表现,能唱简单歌曲
小班幼儿喜欢学唱歌,尤其会对那些富有戏剧色彩的、情绪热烈的歌曲产生很大的兴趣,会反复地跟着唱。他们也会试着用l一2种打击乐器打出不同节奏,虽然节奏并不准确合拍,但是表明他们已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行表达。这一时期的儿童一般都能唱几首简单歌曲,有的甚至会即兴哼唱一些自己编的旋律和短句,然而自编的歌曲曲调带有很大的模仿性。

中班幼儿(4-5周岁)年龄特点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我简单地介绍一下:

1、幼儿活动水平的明显提高,需要更为丰富充实的活动空间
中班幼儿的动作能力明显地发展起来,幼儿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中班幼儿由于其能力比以前略有发展,因此,他们更加好动,而且探索的欲望更为强烈。

2、幼儿游戏水平的极大提高,需要不断拓展游戏空间
小班幼儿已经有了游戏活动,但对复杂的游戏还不太会玩,需要成人领着玩。中班幼儿则大不一样,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能够自己选择和规定游戏的主题,寻找不同的玩法,游戏能力和游戏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中班阶段是幼儿游戏水平蓬勃发展的时期。

3、幼儿进一步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动性,需要宽松、安 全的探索环境
中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活动想法,有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能力,能努力完成自己选择的活动。活动的自主性在活动区、游戏以及其他活动中都明显地表现出来。

4、幼儿同伴交往需求与能力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氛围步入中班,幼儿的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游戏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研究表明:中班幼儿的交往活动多在一些联系性游戏中发生,而且这些游戏往往是一些非正规的游戏活动,是幼儿自由和自主的游戏活动。

5、幼儿想象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达与创造的空间幼儿的想象在其各种活动中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到了四、五岁,幼儿的活动内容日益丰富,从语言故事到音乐、图画、手工等,都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尤其在他们的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6、幼儿具体形象性的思维,需要具体的活动情境与活动形式中班幼儿是整个幼儿期思维特点表现最为典型的时期,即思维的具体形象型最为突出。这一思维特点不仅表现在幼儿解决问题、判断事物时,而且也表现在幼儿各种活动中。在游戏活动时,幼儿都沉浸在形象化的思维活动中。区域活动为幼儿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提供了自由的活动空间,满足和实现了幼儿形象思维的需要。

7、幼儿操作与探索的学习方式,需要提供丰富的探索环境幼儿的学习活动大都建立在操作物体的主动性活动基础之上。中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有了明显增强。对中班幼儿而言,操作活动以及探索活动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活动、学习方式。手是幼儿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工具。由于中班幼儿小肌肉动作水平有所发展,所以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操作和使用一些物体积活动材料。

8、幼儿活动持久性的增加,需要在活动时间上给与合理的保证中班幼儿的心理活动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在一项活动中的持久性、目的性和专注性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这种持久性是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与操作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幼儿在活动区或自选游戏的活动中,活动时间比小班幼儿更长一些。

大班幼儿(5-6周岁)年龄特点

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犬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儿童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路、说话?”有的儿童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其中的奥秘。儿童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阅读全文

与去自我中心化几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没门罗币好的矿池 浏览:822
x86挖矿为啥要那么多虚拟机 浏览:176
山东四驱伸缩扒矿机多少钱 浏览:688
格鲁吉亚区块链 浏览:577
安卓手机变矿机 浏览:723
ipfs矿机排名 浏览:341
江西扒矿机厂家电话 浏览:274
比特币交易平台升级要多久 浏览:987
比特币打到介绍人账户 浏览:224
创识科技数字货币应用 浏览:250
btc期货算力产品靠谱吗 浏览:123
显卡挖矿花屏重启 浏览:343
ARPA区块链 浏览:545
比特币硬钱包数量 浏览:47
凤凰社区数字货币PCC 浏览:306
区块链p2p技术 浏览:774
矿机11万一台 浏览:953
比特币期权暂停交易 浏览:847
数字币矿机是什么 浏览:382
以太坊上巿了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