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去中心化 > 去中心化web容器

去中心化web容器

發布時間:2024-01-29 13:37:56

❶ 一篇秒懂爆火的Web3.0到底是什麼

web3.0到底是什麼看完秒懂!

什麼是Web3.0?

Web 3.0是即將到來的第三代互聯網,網站和應用程序將能夠通過機器學習(ML)、大數據、去中心化賬本(DLT)等技術以類似人類的智能方式處理信息。

Web 3.0最初被萬維網發明者Tim Berners-Lee稱為語義網(Semantic Web),旨在成為一個更加自主、更加智能和更加開放的互聯網。Web 3.0的定義可以擴展如下:數據將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互連,這將是我們當前一代互聯網(Web 2.0)的巨大飛躍,目前數據主要存儲在集中式存儲庫中。

此外,用戶和機器將能夠與數據進行交互。但要做到這一點,程序需要從概念上和上下文上理解信息。考慮到這一點,Web 3.0的兩個基石是語義網和人工智慧(AI)。

Web1.0/Web2.0/Web3.0

Web 1.0(1989-2005)

也稱為靜態Web,是1990年代第一個也是最可靠的互聯網,但是它只提供對有限信息的訪問,幾乎沒有用戶交互。在過去,創建用戶頁面甚至評論文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Web1.0 沒有篩選互聯網頁面的演算法,這使得用戶很難找到相關信息。簡而言之,它就像一條單行道,其中有一條狹窄的人行道內容創建由少數人完成,信息主要來自目錄。

Web 2.0(2005年至今)

由於Javascript、HTML5、CSS3等網路技術的進步,社交網路(Web 2.0)使互聯網變得更具交互型肆冊性。這使得初創公司能夠構建互動式網路平台,為社交網路和用戶生成的內容生產的蓬勃發展鋪平道路,因為數據現在可以在各種平台和應用程序之間分發和共享。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這套工具是由許多網路創新者開創的。

Web 3.0(正在到雹哪來)

Web 3.0是Web演進的下一階段,它將通過A系統的力量使互聯網更加智能或以近乎人類的智能處理信息,這些系統可以運行智能程序來幫助用戶。

Tim Berners-Lee曾說過,語義網旨在「自動」與系統、人員和家庭設備進行交互。因此,內容創建和決策過程將涉及人和機器,這將使智能創建和高度定製的內容,直接分發給每個互聯網消費者成為可能。

由於Web 3.0網路將通過去中心化協議(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的基石)運行,未來可以看到Web 3.0,Cryptocurrency和區塊鏈這三種技術,與其他領域之間的強大融合和共生關系。

Web3.0的主要特點

要真正了解互聯網的下一階段,我們需要看一下Web 3.0的四個關鍵特性。

1、普遍性

普遍性意味著無所不在,從這個意義上說,Web 2.0已經無處不在,例如,Facebook用戶可以立即捕獲圖像並分享它,然後圖片變得無處不在。因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無論他們身在何處,只要他們可以訪問社交網路媒體平台。

而Web 3.0更進一步,讓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訪問互聯網。在某些時候,聯網設備將不再像 Web 2..0那樣集中在計算機和智能手機上,因為loT技術將帶來大量新型智能設備。

2、語義網

在Web中應用語義將使機器,能夠通過分析數據來解碼意義和情感,互聯網用戶將通過增強的數據連接獲得更好的體驗。

它們將通過智能合約實卜宏現互操作、無縫集成、自動化,並用於支持從非洲的微交易、抗審查的 P2P數據文件存儲和與Filecoin等應用程序共享,到徹底改變每家公司的運營方式。

3、人工智慧

由於Web 3.0機器可以讀取和破譯一組數據所傳達的含義和情感,它帶來了智能機器。盡管 Web 2.0提供了類似的功能,但它仍然主要是基於人的,這為有偏見的產品評論、操縱評級等腐敗行為開辟了空間。例如,像Trustpilot這樣的在線評論平台,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評論任何產品或服務的方式。因此,互聯網需要人工智慧來學習如何區分真假,以提供可靠的數據。

4、3D圖形

Web 3.0旨在通過革新圖形技術來模糊化物理和數字之間的界限,使三維(3D)虛擬世界變得清晰。與2D對應物不同,3D圖形不僅在Decentraland等未來游戲應用中,而且在房地產、健康、電子商務等其他領域都帶來了新的沉浸感。

Web3.0的應用

Web 3.0應用程序的一個常見要求,是能夠消化大規模信息並將其轉化為事實知識,和對用戶有用的執行。亞馬遜、蘋果和谷歌等公司正在構建或擁有將其轉變為Internet 3.0應用程序的產品。利用Web 3.0技術的兩個應用程序,示例是Siri和Wolfram Alpha。

Siri:多年來,Apple的語音控制AI助手自首次出現在iPhone 4S機型中,以來變得更加智能並擴展了其功能。Siri使用語音識別和人工智慧,來執行復雜和個性化的命令。

Wolfram Alpha:它是一個「計算知識引警」,它通過計算直接回答用戶的問題,而不是像搜索引擎那樣提供網頁列表。

當Web 3.0不可避免地到來時,考慮到智能設備已經如何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模式,互聯網將成倍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❷ 安邁雲於曉暉:去中心化構建Web3.0應用的新土壤

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主辦的「2021可信雲大會」在北京召開,此次大會圍繞雲計算領域中多個熱點技術像零信任、混動工程、雲原生等內容為主題,通過不同的分論壇來進行垂直化的交流。安邁雲作為去中心化雲計算的代表企業,受邀參與了此次「雲安全與零信任論壇」,安邁雲首席戰略官於曉暉,在會上分享了去中心化雲計算通過底層架構上的重構來提升數據安全,使得在Web3.0的時代,面對龐大的數據規模時,數據的傳輸與數據的存儲都能夠以更為合理的方式進行使用。這為Web3.0上的創新應用鋪上了新的土壤。

安邁雲首席戰略官於曉暉

迎接移動互聯網的下個時代 數據海嘯正在來襲

隨著 科技 的發展,我們經歷了互聯網的時代、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以及正在來臨的智能機器的時代,於曉暉談到,在智能機器的時代,數據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在2020年全球生成的數據量就已經近60ZB,而在未來的三年中,還將會增長3倍以上。但面臨的問題是生成的數據中只有7%被存儲,也就是說現有的基礎設施無法存儲未來如此龐大的數據量,如果數據無法被有效的使用,也就無法形成有價值的數據資產。來自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在2017年達到了236億,在2020年達到了586億。如果未來的數據無法被有效利用,也就意味著直接造成經濟的損失,所以構建能夠應對智能時代的新的IT基礎設施成為了未來市場發展的關鍵。

去中心化成為Web3.0應用的新土壤

對此,於曉暉指出,去中心化雲計算是未來雲計算市場發展的新趨勢,去中心化雲計算基於區塊鏈的底層模式,它改變了數據傳輸、數據存儲的邏輯,使得數據信任問題以及數據確權問題從演算法的角度上得到了改進。這意味著數據可不再被中心化的平台所壟斷,數據回歸到了用戶自己的手裡,這個時候數據就有了更大的流動價值。

此外伴隨著去中心化的發展,隱私計算、聯邦學習等一系列的新型基於隱私安全的技術也應運而生。這些技術的核心是解決數據在不同項目中如何在不觸及原始數據的情況下,能夠進行共享、傳輸、計算等等操作。這些技術的完善,會推動像人工智慧領域、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這些領域都將成為Web3.0時代產出新應用的新場景。

區塊鏈重構下一代分布式計算基礎設施

在會上於曉暉談到,區塊鏈作為去中心化的核心,它改變了IT基礎設施的底層架構模式,從計算、存儲、網路都可進行分布式的改造,以安邁雲的核心產品之一矩陣存儲為例,它將數據在存儲的過程中打散成為N個碎片,這些碎片分布在基於IPFS網路中的各個節點上,這樣的好處在於,如果單一節點被攻擊劫持,仍然無法獲取到完整的數據內容,同時由於加密的原因也無法獲取到原始數據,這就形成了天然的容災特性。與此同時,由於分布式的特點,每個節點所存儲的數據大小也相應縮減,這對於帶寬的要求也相應降低,此外不管是數據中心的建設還是運營管理,都隨著分布式的模式,不在依靠平台自身的純自建方式,而是每個節點既是需求方,也是提供方,這樣所帶來的成本降低,最高可達70%。

目前安邁雲在分布式存儲領域里已與23魔方、中經天平、華棲雲、七牛雲等多個領域的企業進行合作。可以看到對於數據安全等級要求很高的市場需求,分布式存儲的優勢十分明顯。安邁雲也希望,通過去中心化的雲計算平台,重構安全與信任、迎接AI和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幫助每個人輕松邁進數字文明的新時代。

❸ 探索web3.0的世界-認知篇

前言

web2.0時代目前已經進入增長緩慢甚至增長停滯的狀態,大廠小廠都因為增量空間越來越小不得已才撤掉很多不盈利的部門,甚至有些盈利的業務也會有人員縮減,這導致了大量裁員情況出現。而國外因為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孕育出web3.0的概念。資本也開始放棄web2.0的投入,全部瘋狂追逐web3.0領域,從而出現了很多以區塊鏈技術、IPFS協議作為底層的應用。最近通過自學和研究總結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和大家討論和分享。

什麼是web3.0?

首先我們先說web1.0,web1.0「可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雅虎、新浪等一些門戶網站,所有的信息內容都是平台單方面的輸出,用戶只有可讀的權利。也就是平台讓你看什麼你就看什麼。

web2.0時代就變成了「可讀+可寫」,平台提供創作能力,讓更多的人提供相關的信息內容,與平台進行數據層面的交互,比如早期的Facebook、博客、微博以及後期的B站、抖音等短視頻創作平台,內容由用戶創作和提供,這樣衍生出很多網紅經濟和創作者經濟,可謂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最大的氏鄭問題就是,創作者的內容都是由平台黑盒操作的,如果出現問題,平台都是可以直接進行下架甚至刪除。

到了web3.0就變成了「可讀+可寫+可擁有」,用戶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信息和創作的內容,打破平台壟斷企業對自身隱私的侵犯,web3.0能夠打破壟斷,因為它是可以去中心化、自治運行。

所以總結一下:web1.0信息經濟、web2.0平台經濟、web3.0所有權經濟(通證經濟)

這里有人會有個疑問,在web3.0時代我擁有了這個數據有什麼意義么?

舉個游戲場景的栗子,web2.0時代我們玩游戲所打出的裝備以及人物等級,都是歸屬於中心化服務平台擁有,如果游戲的開發商停運了,你所擁有的虛擬資產將完全消失。而在web3.0中,應用首先會部署去中心化網路中,你所有的資產都是由區塊鏈證明的,即便開發商停運了,游戲依然可以運轉,你的虛擬資產依然有效,具備它應有的價值。

web3.0的主要組成部分

web3.0領域主要由:數字貨幣、智能合約、區塊鏈技術、非同質化貨幣(NFT),defi去中心化金融服務,以及社區治理模式DAO。當然還有最關鍵的就是token(通證經濟模型)。後面有機會會一一進行總結

web3.0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改變?

一、創作者的黃金時代

在web2.0互聯網時代,創作者為平台創建了優質內容,但是產生的收益對於創作者是不透明化的,以至於大部分的收益都被平台收走,創作者也只是拿到了其中少部分的收益。而在web3.0中,去中心化會讓作者創作的內容不再受限於中心化規則的約束,同時收益的絕大部分都有創作者持有,因為內容的所有權並不歸屬於平台,而是創作者自己。這也就是上述提到的所有權經濟(token通證經濟)的價值。

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NFT(非同質化貨幣),在海外比較出名的就是opensea,國內也有很多的NFT數字藏品平台,都給創作者帶來不少的收益,但是國內NFT目前整體業務過於單薄,還是雛形階段。

二、普通用戶權益增值

對於普通用戶想參與並能分到一杯羹,在web3.0也是可以實現的。比如web2.0時代有很多平台下發的拉新任務,任務成功了返現給用戶多少錢,首先平台成功轉化一個新用戶的費用成本都是有計算模型的,當你成功完成任務,你只是分到了鳳毛菱角,大頭收益還是歸平台所有,而這裡面的獎勵規則你也看不到,因為是黑盒。那麼web3.0用戶做任務殲碼頌的行為可以上報區塊鏈中,形成交易資產,同時平台可以將大部分拉新所花的成本分給貢獻多的用戶,並且將獎勵規則透明化,這樣用戶為平台做貢獻的意願度會更高。

三、平台共建者經濟體

這里就要提一個名詞DAO,DAO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簡寫,即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有時也被稱為分布式自治公司(DAC);有共同的目標或是共識,有明確的核心價值觀。它的民主化的投票機制,決定了組織的方向和運作方式。原來的平台發展方向大多是中央集權的方式進行決策,而DAO組織更加民主化,所有模鋒的決策與結論都由組織者投票結果來定義。而當你提出的建議通過並產生收益了,你也會獲得獎勵,參與投票的組織成員也會獲得相應的獎勵。

如何成為一個項目的DAO組織成員,一定前期有一定貢獻比如早期的投資者,或者某項專業技能的貢獻者等。DAO的組織基礎是提交到區塊鏈公共賬簿的不可篡改和撤銷的智能合約,而不是傳統的「公司章程」。區塊鏈技術保證了DAO的成員具有完全的可訪問性、完全的透明度和退出權(通過分叉)

其實web3.0的世界,還是要依賴於業務的創新和場景的串聯。並通過底層技術區塊鏈、token、IPFS分布式存儲協議等技術,改變現有web2.0時代的平台與平台參與者的經濟模型。

❹ Web3.0初探: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用戶主導、去中心化的網路生態

傳媒

Web3.0初探

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

用戶主導、去中心化的網路生態

Web3.0:致力打造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用戶主導、去中心化的網路生態。 在Web3.0中,用戶為滿足自身需求進行交互操作,並在交互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從而實現價值的創造、分配與流通。這樣的整個用戶交互、價值流通的過程就形成了Web3.0生態。相比Web2.0的平台中心化特徵,Web3.0致力於實現用戶所有、用戶共建的「去中心化」網路生態。

Web3.0生態主要組成要素及特點:1)用戶身份: 傳統中心化身份容易產生安全和隱私風險,web3構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身份標識,以DID作為web3的用戶身份表現形式; 2)組織形式: web3的核心觀點是用戶共建、用戶所有,所以會形成用戶共建自治的組織形式,即DAO; 3)經濟系統: 數字資產是web3的核心要素,數據資產將以通證的形式構成整個經濟系統。截至2021年4月2日,DeFi各項目總計擁有約712萬活躍用戶,相比自2021年1月的160.78萬增長了約3.5倍,NFT主流項目資產規模合計也超過100億美元,成為元宇宙項目中發展最為迅猛的領域; 4)呈現形式: web3中的所有活動和交互都需要依賴於特定的應用來實現,通過dApp的交互最終構成動態的web3世界; 5)從中心化存儲到去中心化存儲: 去中心化的存儲方案即IPFS,為web3提供基礎支撐。在web3生態中,區塊鏈是核心支撐,其具有的技術、金融和 社會 屬性將幫助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可信的數字化價值交互網路。

國內政策利好Web3.0技術發展,各大行業推進區塊鏈應用。 十四五規劃多次提到要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同時要加大對沉浸式視頻、虛擬現實、8K高清視頻等元宇宙相關技術的發展建設。除國務院外,各地政府也競相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推進本地元宇宙相關產業建設。我們認為,在互聯網路的發展過程中,Web2.0時代的中心化應用、平台模式將與Web3.0時代的去中心化應用、分布模式長期共存。無論是用戶身份、價值系統、用戶組織,都會在Web2.0和Web3.0中產生重疊。在這種重疊中,龐大的數據將如何存儲、日趨緊張的算力將如何分配、流量競爭將如何發展等新課題,將為生態參與方帶來挑戰和機遇。

風險提示: Web3的相關技術仍處於發展初期;技術路徑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商業模式也還未成熟;政策監管不確定性;數字資產價值波動較大。

本文源自金融界

❺ 改變CRUD認知:Web3去中心化亮點在哪裡

web3是以區塊鏈為技術基礎的互聯網,其中涉及思維的根本變化:傳統資料庫提供CRUD的增刪改查功能已經變成很多人的默認假設前提,數據不能編輯是違背這個假設,因此認為是違背常識的,這就陷入認識偏差,數據可以不必被編輯和修改,財務做賬就是這樣,如果有一筆賬寫錯了,只能再記一筆沖賬,中哪區塊鏈和 事件溯源 以及源碼版本控制都是基於這個思路。

這其中有更深的哲學背景:上下文為王。記賬式思維是將上下文看成第一國王的體現,這樣能清晰表達隨著時間每筆資金的進出,這些就是一個上下文明細表。

但是人類需要的是上下文中一個聚合的結果,還是以源碼控制為例,比如github,雖然每次源碼版本都被記賬方式記錄下來,但是無以為用,對人類有用的是每次能構建的版本,所以,我們希望更頻繁構建,每日構建一次,測試一次,這種構建就是將當前上下文的數據聚攏合並起來,組裝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可部署發布的版本。這種版本類似資料庫記錄的當前狀態,也類似事件溯源中的快照。這類似於復雜系統所謂自下而上的涌現emgence.

在這整個涌現過程中,只有新增合並組合等操作,沒有刪除、編輯、時間倒回、抹除等的操作。這是一種尊重 上下文為王 的真實記錄體現。

當整個底層基礎設施都是這種自以為是的設計以後,必然謹脊會對人們習以為常的思維形成沖擊,甚至被陷入這些思路的人批評為奇怪可笑,因為違背了他們所謂的常識。

那麼上下文為王與去中心化是不是兩個概念?

不是,這兩個是一個概念,當你重視上下文時,就沒有中心點了,就沒有聚合點了,就不會將涌現的結果當作中心點了,否則這就是刻舟求劍啊。

傳統中心化的雲計算廠商不斷強調「雲無所不在」的概念(如亞馬遜對2022年以後的雲計算技術預測),背後其是實強調雲計算廠商這個中心點存在的理由,當你同意「雲無所不在」,其實已經默認接受其假設,中心化點必然存在,否則誰提供雲計算啊?

但是,如果只相信上下文為王,上下文無所不在,雲計算只是某個時期上下文涌現出來的一種技術現象結果而已,這個結果中心點不會永恆存在,只有記錄祥培滲時間的上下文才會與時間永恆。

回到本文主題,CRUD的觀點其實也是一種中心化觀點,因為修改編輯之前你首先需要定位找到那一條記錄,也就是找到那個點,然後圍繞那個數據記錄點為中心實現編輯修改等CRUD操作,因此,CRUD默認的假設前提是也是首先有中心點的存在,而在區塊鏈、事件溯源或版本控制中,不會對過去數據記錄去定位尋找,也就擺脫了依賴某個數據點,去中心化了,但是又通過實時匯聚合、合成、涌現、Rece成一個結果,但是人們卻不依賴這個結果,這樣才完成去中心化的概念。


改變CRUD認知:Web3去中心化亮點在哪裡?

❻ 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解釋

1、去中心化(英語:decentralization)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2、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 1.0)時代,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權級平等的全體網民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余吵旅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3、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 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碰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4、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豎凳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閱讀全文

與去中心化web容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礦機挖幣手機APP 瀏覽:236
qq幣算虛擬貨幣 瀏覽:291
以太坊源碼筆記csdn 瀏覽:449
巴菲特為什麼不看好數字貨幣 瀏覽:228
今天新比特幣礦機價格 瀏覽:835
數字貨幣交易法律 瀏覽:512
區塊鏈轉讓公司 瀏覽:161
工商信息當中有數字貨幣 瀏覽:562
冒險與挖礦兔女郎 瀏覽:976
陳偉星比特幣價格 瀏覽:20
虛擬貨幣哪兒 瀏覽:570
芯動礦機2019 瀏覽:136
比特幣雲挖礦軟體 瀏覽:927
福州中科院虛擬貨幣 瀏覽:612
怎樣在以太坊上ico 瀏覽:45
區塊鏈交易記全被記錄 瀏覽:657
以太坊錢包分64位么 瀏覽:115
央行數字貨幣dcep下載APP 瀏覽:527
比特幣星火礦池 瀏覽:364
目前螞蟻礦機還有收益嗎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