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货币 > 数字货币政治题目

数字货币政治题目

发布时间:2024-03-20 11:48:12

A. 电子货币会取代纸币吗

电子货币会取代纸张货币吗?
不会取代,应为中国有些地区不满足条件,还有就是增加了货币风险,民众有些还是偏爱纸币,毕竟老人对电子类的不太会懂等等因素都能说明。只能说电子货币会成为主流,不会被完全取代。如果取代了,也许人们购物用钱会很方便禒但在自己的金钱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敏型
电子货币会取代纸币吗?
电子货币是虚拟的,不存在实际物体。而且它不能替代纸币的某些职能,比如储藏手段,没有实际的东西,怎么储藏?还有世界货币的职能,还是那句话,都是虚拟的货币,怎么世界呢?而且,目前时间大多数地区不能网络化,他们怎么电子货币呢?要保证全体人民的纸币,电子货币是不会取代纸币的。就好像QQ宠物没法取代家养的猫猫狗狗一样。
电子货币与纸币有什么不同
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电子货币具有以下特点:

(1)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2)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

(3)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4)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5)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电子货币是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电子货币是以即有的实体货币(现金或存款)为基础存在的具备“价值尺度”和“价值保存”职能,且电子货币与实体货币之间能以1 :1比率交换这一前提条件而成立的。

目前,我国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4种类型。

1、储值卡型电子货币。

2、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

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

4、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

纸币就是你持有的纸质的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会不会完全取代纸币
不现实,货币需要管制的,汇市始终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电子货币取代了谁去监管?你看看比特币就知道了,这桥败猜个不现实。谁调控汇率?
电子货币取代纸币的“无现金社会”真那么美吗
(1)优点:

“扫一扫”完成转账、节约社会资源、杜绝假币坑人、减少疾病传播、甚至可能降低犯罪率,完全实现数字货币取代纸质货币的“无现金社会”,确实“看上去很美”。

(2)缺点:

农民、老年人、孩子以及其他低收入、低知识水平和低信息技术接受度的人群大量存在,会受到新支付技术的排挤,失去分享高效率金融技术的机会,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分化,这与我国当前大力推动的普惠金融发展导向不符。

(3)反思:

越来越近的无现金社会如何实现“用上去无忧”、真正趋利避害,不仅是理想照进现实的跨时代问题,也是有关部门和企业需要提前考量、防微杜渐的。
数字货币将取代纸币吗
数字货币理论上是可以行的通的,但实际上数字货币取代纸币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央行数字货币方案已经完成两轮修订,但目前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没有付诸实施。

数字货币取代纸币也只是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一些大城市可以实现,在一些偏远地区是不现实的,基础设施跟不上。

比特币、莱特币、DECENT虽然号称是全球流通,但实际上流通的范围也是非常有限的。
电子货币取代纸币的“无现金社会”真那么美吗
完全取代纸币不太现实,至少短期内不可能,安全性难以保证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纸币将来会被电子货币替代吗
电子货币何时能取代纸币(实物货币)的问题。这个题目太大了,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甚至还涉及到国际关系和国家 *** 。就简单地说,电子货币取代纸币应该是大势所趋,至于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不敢妄加断论,随口胡说。不过,电子货币对纸币的取代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在相枯清当长的时期会出现电子货币与纸币同时流通,最终实现电子货币对纸币由部分替代走向完全替代。
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我国电子货币在未来发展中能否彻底代替传统纸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作为基于网络的支付结算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文章从电子货币概念出发,在分析了它的发展情况的同时,页针对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对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其应用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解决方案关键词:电子货币 网络金融 电子商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电子支付工具越来越多。这些支付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电子货币类,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等;另一类是电子信用卡类,包括智能卡、借记卡、电话卡等;还有一类是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 EFT) 、电子划款等。本文将针对电子支付的工具之一———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与研究。一、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形式1. 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电子货币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应用广泛,可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功能为一体。可以说电子货币作为当代最新的货币形式,从20 世纪70 年代产生以来,其应用形式越来越广泛。之所以说起广泛是因为电子货币与纸币等其他货币形式相比,具有:(1)快捷方便。在网络上交易,无论买卖双方的地理位置相隔多么遥远,只要双方谈妥生意,一份EMAIL附带着买方的电子货币可以在几秒钟内到达卖方的信箱,卖方得到确认后即可将货寄出,整个交易便已完成。(3)简化国际汇兑。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大同世界,电子货币理论上是符合互联网标准的单一货币,无论身在那个国家,其持有的电子货币在网上的相对价值应该是不变的。发展电子货币,可以简化传统货币在国际汇兑时的复杂手续。电子货币技术解决了无形货币的存储、流通、使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美国的Mark Twain 银行是美国第一家提供电子货币业务的银行,早在1996 年4 月就获得了一万个电子货币客户。2. 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电子货币有两种主要形式:智能卡形式的支付卡(如Mondex) 和数字方式的货币文件(如E-Cash 和Cyber-Coin) 。前者主要用于网下的支付,后者用于网上的支付。Mondex 即是E - Mondex(电子现金) ,它的主要用途在于取代日常小额消费的钞票及硬币。Mondex 卡除了拥有现金的特性以外,同时还具有一个比现金更优良的特点,即是它能安全地通过电子管道(如电话、因特网等) 来作为人对人、人对商家、人对银行的远距转值。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在起步,网上金融服务开展较少,电子货币系统的建设进展缓慢。Mondex 是目前最接近于现金的电子货币。E - Cash 是由Digicash 开发的在线交易用的数字货币。它是一种数据形式流通的货币。把现金数值转换成为一系列的加密序列数,通过这些序列数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用户在开展电子现金业务的银行开设账户并在账户内存钱后,就可以在接受电子现金的商店进行购物。

B. 伟大的时代棋局:央行数字货币支撑中国大胆实施人民币自由兑换 - 草稿

伟大的时代棋局:央行数字货币支撑中国大胆实施人民币自由兑换

币圈资治通鉴      6天前

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盘伟大的时代大棋!

亚洲周刊在2019年发文,富有远见的神预测人民币实施自由兑换,并透彻拆解逻辑!

时至2020年6月18日:党中央在经济、金融、证券领域最高决策者同时在第12届上海陆家嘴论坛发声“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及新加坡高层借势与上海就数字货币互联互通交换意见!

                                      01

          央行数字货币变相实现人民币自由                                          兑换

如果说,今天的人民币由于自由兑换受到了限制,无法在海外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基本结算货币,那么,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由央行所发行的虚拟数字货币,如果被大量数字货币交易所接纳,等于从另外一个层面实现了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国际贸易中,任何持有中国央行虚拟数字货币的一方,都可以通过交易所,将这种数字货币换成比特币或其他虚拟数字货币,然后再换其他法币。这样,中国便摆脱美元霸权下传统的外汇结算信道,有望创造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就算暂时无法取代美元,但是也可以取代互联网贸易中的USDT等等稳定币,也可以成为国际间个人支付的基本货币。

目前中国担心外汇外流,而不敢放开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未来,央行虚拟数字货币的外流却与外汇无关,因为背后的锚定物肯定还是以人民币为主。这也破解了目前资产外流和外汇下降的魔咒,即便放任虚拟数字货币的外流,也不用担心外汇储备降低。这也是我们认为当下时刻,中央为何要提升到政治局层面来重视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原因。

虚拟货币的第三种类型则是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确权」的优势而全面革新的证券类代币。二零一七年的ICO让很多人发现,与智慧合约结合后的代币其实可以比股票、债券、期权等更能有效利用资金,同时提升效率。但由于现有法律监管架构无法有效规管代币融资的责任主体,所以代币经济体最近两年又开始变得有些暗淡,更有各类借助代币为名的问题项目混水摸鱼,令代币经济体被视为「骗局」。但是,伴随着全球对区块链有了更大的共识,更多的信息与权益上「链」,对于现有金融体系有巨大革新的代币经济体终会归来。

在自由意志主义者主导的「密码朋克」(cypherpunk)组织影响之下,从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开始的虚拟数字货币之路,本意是要颠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金融体系,更要颠覆以任何国家法币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秩序。现在中国借助区块链,或许可以挑战美元霸权,但是自身同样也要面对去中心化的挑战,中国也不可能建立一套以人民币为主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本聪在比特币创世区块所写入的那一行字,嘲讽旧的金融秩序,今天中国的这套金融秩序同样也在他的嘲讽范围内。中国在全面拥抱区块链的当下,需要比美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区块链,帮助全球新的经济秩序与金融体系重建。如此才算是真正的突围。

中国还具有一个比美国更有利的优势,就在于中国对美元霸权的依赖不如美国深,所以中国更容易船小好掉头。伴随着自上而下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除了金融之外,区块链这种「人」与「机器」相结合的去中心化的社会组织思路,对更多人的启发也会逐渐体现出来,并且发挥其作用。这恐怕会引发更深远的影响。

                                      02

              人民币3.0即央行数字货币将突围                                      美元垄断

中美贸易战之际,中国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寻找经济突围之路,并挑战美元霸权。中国研究推出「人民币3.0」的加密货币系统,并与主权信用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比例关系。中国在区块链领域领先全球,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上前十名有七家中国公司,中国的专利占了百分之六十七。

区块链是中国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寻找经济突围之路,既是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也被中国视为挑战美元霸权的良方。区块链近日受到中国高层的极度重视,在十月二十四日的讲话中称区块链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突破口」,随后《人民日报》等官媒都发表社论支持,也带动中国股市里区块链相关股票的暴升,比特币在十月二十七日就急升两成,沪深股市的区块链概念股也节节上升。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将区块链技术与实体产业结合,促进、改善现有产业效率,二是推出「人民币3.0」的货币系统,抗击美元霸权,另辟蹊径发展崭新的货币系统,进一步将人民币数字(数码、数字)化。

人民币3.0代表了人民币走进新阶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就说,中国央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人民币1.0是纸币,人民币2.0是走向电子化,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系统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日常支付工具。人民币3.0则是数字化,成为加密货币。凡货币就涉及发行抵押、支持的问题,黄奇帆认为数字货币应当能够与主权信用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比例关系,以作为人民币3.0信用支持,他也说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M0(流通中现金)的替代,而不是将现有货币的数字化,也就是把现在市面上的现金,逐步转化为加密货币。人民币3.0将摆脱与美元汇率波动的担忧,分庭抗礼,推动数字化的人民币形成新的生态圈,在庞大内需与「一带一路」支撑下,美元霸权将受到挑战。这在当前中美贸易战的节骨眼,正是中方「异军突起」的筹码,对美国构成强大压力。

中国早就是区块链应用的先锋。二零一四年,以太坊的发明者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开发「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时,就是靠中国投资者支持。今天全球虚拟货币中的前十大,其中至少有七个是跟中国人与全球华人密切相关。中国人在区块链领域中的深度介入,其实也体现在比特币的「挖矿」工程。今天依然有约百分之七十的矿工在中国,世界最大的挖矿公司「比特大陆」(Bitmain)以及嘉楠耘智都是中国公司。

中国的区块链科研成果也是世界之最,根据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二零一九上半年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申请专利前十位的公司,有七家是中国公司,美国只有两家,首两位的是中国的蚂蚁金服和中国平安。以国家计算,中国则占了专利的百分之六十七,美国排第二,仅占百分之十六,反而中国在区块链的科研上已经弯道超车,超越了美国。阿里巴巴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则包括了药品正品追溯、跨境手机转账、电子票据等,反映除了加密货币,中国亦努力将区块链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工信部去年发布的《二零一八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也规划了,未来区块链落地发展的产业有:商品溯源、版权保护与交易、电子证据存证、财务学理、精准营销、大数据交易、工业、能源、医疗、数字身份物联网等十数个产业领域,《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亦指区块链创新应该与炒作加密货币、炒作空气币区别对待,亦指出区块链在安全、标准、监管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指的就是要落到实处,对实体经济有所贡献。

                                    03

                          区块链的源流

十年前,比特币创办人中本聪在创世区块写入了一行永久保存的文字,那是当天《泰晤士报》头版文章的标题:「二零零九年一月三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中本聪此举目的很明显,他想让后世查阅创世区块的人都看到,在旧的金融体系虚弱不堪的时刻,新的金融体系诞生了。

过去十年中,比特币从几个技术天才的游戏,变成了一种全球性的金融工具,由比特币所总结出来的区块链技术,更成了未来智慧时代的底层基础。这十年的跨越,让很多人眼花缭乱。其实,不用把时间拉长到十年,就是最近几个月的变化,也已经让很多人震惊不已。

                                  04

                    脸书筹建Libra挫败

二零一九年六月份,脸书(Facebook)推出的与多种货币锚定的稳定币Libra,几乎要改写全球支付版图。当然,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遭到了目前掌控美元霸权的既得利益集团借监管之名的强力阻击,导致Libra陷于难产。十月二十三日,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我们需要讨论不创新的风险,尤其需要考虑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如果中国的金融系统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标准,那未来美国很难实施制裁和各种保护措施。」

在当前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扎克伯格的警告话音刚落,就传来回声。中国由最高层出面,扫清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最大障碍。二十四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国家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

自二零一七年九月四日,央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门针对ICO融资发出了绝对的禁令之后,区块链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其实进入了一个灰色地带。禁令自上而下、似无还有地限制了行业内对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的探索。而现在最高层的定性「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等于完全解禁。央行数字货币很快可以从理论走向实践,其他方面应该也会随之放开。

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并不复杂,区块链的关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人」与「机器」相结合的去中心化的社会组织思路。重要的是社会对这种思路的共识与实践。如果说,在比特币的最初五年,很多人还难以看到一个新金融体系的诞生,而到了后五年,特别是以太坊所依赖的智慧合约,让人们看到了比特币的升级版本,也就是所谓的区块链2.0出现,人们真的可以借此全面改写现有金融秩序,不止是支付秩序,包括证券秩序,包括银行秩序等等。

                                  05

                  瑞士新加坡推动区块链

在过去五年,很多谋求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更高地位的国家早已行动起来,全面接纳区块链,典型的如瑞士、新加坡。他们早已成了中本聪的信徒,早已相信比特币设计伊始的宏大目标。他们也在实践。但他们的努力虽然对区块链行业有所影响,却并不足以动摇世界的金融体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体量太小,他们国家所形成的「共识」,还不足以带动整个世界。

所以,一旦中国或美国这样可以影响全世界的大国认可了区块链的思路,然后把具体的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那么,全球性的共识才可能建立。届时,一个全新的金融秩序才会出现。所以,中美两国在区块链共识的标准上,必然要遭遇。最近几个月,这种遭遇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

最初设计比特币的中本聪,无论这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无论其是生是死,他都为创立依托于互联网的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但是,后来从比特币开始的虚拟货币,以及区块链的发展,都超出了中本聪的预期,而变得更为复杂。中本聪的设计,是想让比特币成为互联网贸易中的第三方支付货币。这一目的显然没有达到,今天的比特币,在互联网贸易中,实现的是另一种金融工作的作用。

所谓互联网贸易,并不是指电商一类,将线下的商店店面搬到在线,然后出售。在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的设计中,互联网贸易是指从互联网生态中产生,然后又在互联网生态中交易的贸易。因为完全不涉及线下,所以可以通过比特币这种纯粹虚拟的货币进行交易。但现在,总量恒定的比特币,正日渐成为一种储备货币成为类似黄金一样可以被视为价值储存的工具。反而是设计中的Libra,或者中国央行长久以来一直提的央行虚拟货币,可以成为互联网贸易中的支付工具。

今天,依托于区块链技术,虚拟货币已经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就是比特币,伴随全球认可比特币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所谓的「共识」越来越强,目前价格不断波动的比特币必然会找到一个估值的平衡。

而第二种类型,就是作为支付工具的「稳定币」(Stablecoin)。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为数十亿人服务」。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九月份已经表示,中国央行版数字货币「呼之欲出」,而且中国央行版数字货币采取两层架构,既会向机构发放,也会直接向个人发放。这意味着,中国央行版数字货币有望成为全球网民进入虚拟货币交易市场的工具,取代目前USDT之类稳定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认可,也就是十几亿人的共识,中国央行版的虚拟数字货币也容易被接纳为跨境支付的交易工具。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9-11-06

C. 数字货币乘风而来:紧抓机遇,满载而归

我曾经说到破圈到艺术圈的数字货币,背后是永恒的故事性,数字货币的推进,让支付宝和微信倍感压力,而我们国家之所以这么重视数字货币,是因为我们在下一盘大棋。

1.抓大放小,事半功倍

随着中美博弈的加剧,大家都在担心一件事,万一发生金融战,美国单方面把中国从支付体系中切断,会导致整个贸易都无法开展,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打击。

正所谓未雨绸缪,我们希望早日找到应对之道。而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的信用得到全球的认可,建立一套自己的结算体系,是最佳路径。

所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数字货币,从去年政治局常委们专程组织学习区块链,到央行发行数字货币DCEP,再到现在国有六大行齐推,这一年来,我国在数字货币上的脚步在不断加快。

数字货币对我国来说,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弯道超车机会,当然也会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赛道。

如果一个国家能把握住货币的流向,同时管理完善,这个好处是非常多的。不仅可以打击洗钱,防范金融犯罪,还可以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前规避很多风险,比如大家担心的信贷资金用于炒房炒股问题。

而数字化时代,一个能够做到全溯源的货币体系,便能够迅速判断资金的流向,精准打击那些违法犯罪行为。甚至,政府还可以做很多调控动作,调配资源减少浪费,做到精细化管理。

当然,还需要相应的法律体系,不能因为大数据要数据挖掘,就暴露我们的隐私;不能因为要规避风险,就抑制了创新,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2.伟大公司诞生的摇篮

数字货币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数字化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整个 社会 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多价值;另一方面,数字货币是一个很好的弯道超车赛道,可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很多 社会 问题,比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高房价问题,股市问题,金融垄断问题和监管缺乏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归到最后,本质都是金融的问题。

当我们站到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角度来看,会发现这就是一个人民币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问题,也是中美之争最终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里面也蕴含了很多机会。将来会出现很多伟大的公司,包括和区块链技术相关、和数字货币及数字货币应用相关的公司,也可能会派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美国也会非常重视,因为区块链技术挑战了美国的美元霸权。所以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也会是比较多的。因为赛道很长,机会很多,有源源不断的故事可以讲,所以会有阶段性的炒作。

我之前写过《美国究竟在担心什么?》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几个革命性的改变,分别是金融、 科技 、能源和军事,蕴含着很多投资机会,大家可以回头看看那篇文章。

而金融可以叠加 科技 , 科技 会有技术性的突破。数字货币就是金融叠加 科技 的革命。两个领域的叠加,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而同样叠加了两个领域的还有新能源车,叠加了能源和 科技 这两个领域。同样是长远的赛道,长期的题材,中途会有波折,但一定会出现很多伟大的公司。

能源是推动 科技 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影响人类发展速度的主要矛盾。不管是对太空的 探索 ,还是对基因的专研,人类的终极追求是自由。技术让我们更自由,能让人类更自由的技术领域,就会产生伟大的公司。

那么,面对数字货币和新能源这样的长期赛道,该如何操作才能把握更多投资计划呢?

其实,这两个领域,都像四季牧场一样,我们可以用趋势中四季围猎(围猎C)来应对。

当然,在关键的时候,可以参与中四季的炒作。对于那些已经可以看见业绩的公司,可以把它纳入价值牧场A。

我们做投资,好的股票不需要太多,即使你只盯着这两个长期赛道,最后的收益也绝对不会差的。

D. 从货币演化的历史探究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

欧易OKEx research: 从货币演化的历史探究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

摘要: 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没有发行主体,因此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能够控制它的发行,如比特币,以太坊等;由于算法解的数量确定,所以数字货币的总量固定,从而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可能;由于交易过程中需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认可,因此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足够安全。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指的是有发行主体一类的货币,如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Facebook的Libra等。

本文从货币的本质、货币载体的 历史 变化和货币发行方逐步完成统一的 历史 变革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数字货币是否具备货币三要素,能否逐渐取代现钞实现数字化革命,以及目前数字货币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货币、货币史


一、货币载体的 历史 变化

1.1 货币的本质

众所周知,传统货币史上大家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根本目的是为了组织生产活动并成为维系生产关系的纽带。但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同发展,货币本质的解释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一定的改进,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货币的本质已进化为了一种人类构建的 社会 机制,其核心是信任,这个信任是由不信任的各方对中间方(货币发行方)的信任。我们大家现在对货币达成了新的共识,就为信任缺失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其次,货币的本质也是记账货币,或被称为度量单位,其价值随着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与国内外形势变化而浮动。而一个好的度量单位其价值必然是相对稳定的,由此,在 历史 的进程中,货币总需要一整套机制来确保其价值的稳定,该机制发展至今已较为全面,目前包括支付清算体系、信用创造体系、金融监管等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货币本质上体现的就是开文提到的信用关系。货币既是发行者的一种债务或责任,也是持有者的一种信用或索偿权。因此货币双向影响资产和负债,并可通过两端的变化来得以记录。

最后,这种信任关系是可以流通的。货币如果想要流通使用,就必须用代符来加以表征,用记账系统来记录价值及其转移并清偿各种信用关系。

数字货币要想取代法币,则需要满足上述货币的三大要素。从长期来看,数字货币背后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确保其价值的稳定,从而实现其作为记账单位的功能,而这一整套机制极有可能由央行来提供,稍后我们会提到这背后的原因。

1.2 货币载体的变化

从 历史 上来看,货币载体遵循从金属货币过渡到银行票据,再到法定货币(fiat money)的变化过程。最初,金属货币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交换的进行,促进经济 社会 加快发展。然而,随着交易频率的提升、交易范围的扩大,大量携带运送、交割清算金属货币的成本越来越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商户间分别记账,一段时期结束时,双方再核对账目,互相轧抵往来后,将余额进行货币清算。该货币收据叫做‘汇票’,专门办理汇票业务的商户叫做‘钱庄’或‘票号’。随着票号中汇票的接受度逐渐提升,为了方便流通,票号开始将汇票改造成为事先印好面额(划分不同档次),标明出票人并承诺见票即付,增加防伪验证标识等,但不限定持票人的通用汇票,这就使其演变成为“纸币”。

货币载体的变化解释了人们对其便捷流通性和可信任的需求。该演变过程遵守了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最初的货币与金、银、铜等金属的价值挂钩,随着交易的进行,票据和纸币这些不具备真实价值的货币用了对中间方的信任做背书,被人为的赋予了价值,并成功取代了金属货币。

理想状态下的数字货币应由所有人都信赖的第三方或者具有强大技术支撑的去中心化系统发行。这种数字货币可以说是账户数字本身直接转化为货币,货币载体由有形转为无形。

1.2.1 欧洲货币载体的变化

欧洲的近代纸币源于银行券,英国的金店券就是近代欧洲纸币的先驱。我们知道,九世纪之前巴比伦的骆驼商队为避免金银贷款在运输途中被劫,曾采用土简做为附计利息的承兑凭证,这与中国唐代的费钱类似,但其并非近代意义的纸币。16世纪至17世纪,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英国政府所在地伦敦塔成为商人存放金银的最佳地点,但1646年,查理一世将13万英镑金银没收充作军费的行为让人们不再信任,纷纷转向信用较好的民间金店,金店发放的存放收据就被称为“金店券”,金店券可代替金银货币在市面流通,并用于支付。但由于缺少规范与贪图利息,在1670年英荷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停止支付,金店时代就此结束。1694年英国商人进一步完善规制,以公司形式成立英格兰银行,并获得特许发行120万英镑银行券,就此近代纸币——银行券出现于欧洲。

欧洲大陆上的纸币与约翰·劳(John Law)关系密切。约翰·劳出生于英国爱丁堡的一个银行世家,自小便拥有丰富的货币与银行体系知识。但在其父去世后,却仰仗自己精于数学而沉迷于赌博,1694年甚至因将情敌开枪毙命深陷牢狱,后其狱至欧洲。在逃亡期间,他进一步研究金融与贸易,先后在阿姆斯特丹与荷兰积累了大量经验,这时他敏锐观察到如法国等对纸质通货强烈抵制的国家经济大多萧条,引入纸质通货的英格兰和荷兰却与之相反,纸质通货的不可替代性让约翰·劳逐渐成为了“银行券”的忠实拥趸。

1705年,约翰·劳将自己的理念总结成了《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他在书中极力主张设立国家银行,并呼吁国家银行应与国有企业相辅相成,前者掌握国家金融,后者控制国家商业,从而实现国家对货币和贸易的垄断,垄断得来的利润则反哺国家财政债务。

这一构想想要实现并不容易,直至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好大喜功致使了政府的债台高筑。在这种情况下,贵金属的短缺毫无疑问地造成了流通的金属货币急剧减少,法国疲困的财政让约翰·劳看到了希望。1715年,约翰·劳先后说服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奥尔良公爵,下一年约翰·劳就在巴黎成立了通用银行(Banque Generale),该银行有权发行银行券并参与皇家岁入的管理,且纸币可以兑换为铸币,这是法国第一次私营银行大规模发行纸质通货。1717年,约翰·劳又说服法国皇家所有税收必须以银行纸币缴付。直至1718年,在约翰·劳的大力鼓吹下,该银行国有化,摇身变为法国第一家中央银行,这标志着法国从铸币开始转向应用纸币,后英国等国家相继加入纸币阵营,纸质通货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

1.2.2 美国货币载体的变化

17世纪早期,英格兰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切萨皮克湾和新英格兰建立了第一批殖民地,到18世纪最终形成了北美13个殖民地。由于殖民者所带铸币较少且尚未在每周发现金银矿,实际铸币供给严重短缺,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为此殖民者主要使用了五种形式的货币。(见表1)

表1 殖民期北美五种货币形式


表2 非纸 币逐渐消失原因


北美殖民地最早的纸币发行是马萨诸塞殖民地于1690年发行的信用券,用于支付远征军军饷,该信用券是介于以税收为担保所发行的短期票据与纯粹的信用货币之间的一种货币形式,当局承认将来可兑付金银,可用于纳税,可作为法偿货币。出于军事融资或征税需求,其他殖民地纷纷效仿,但由于其只承认在未来兑现,这种纸币很快开始贬值,直至1764年英国议会完全禁止了法偿货币的发行。

之后的转机在美洲大陆的独立战争中孕育。当时的中央政府,即大陆会议只是一个各邦领导人集会,并无权征税。在这种情况下,军事融资就要仰仗借债或者印发钞票,托马斯·潘恩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均支持借债,他们认为“没有一个国家应该没有债务,国债是一种国家凝聚力”,但汉密尔顿同时也认同纸币的必要性。本杰明·富兰克林则是纸币的强力支持者。最终,出于考虑到战争前景未明,且大陆会议并无任何担保,向其贷款风险较大,彼时各殖民地也无充足资金放贷,大陆会议就采用了发行纸币的方式融资。与此同时各州当局也被迫使用信用券用于战争机器的运行。随着纸币的大量发行,自1776开始,大陆券又不断贬值,1781年印刷1美元大陆券的成本甚至高于其货币价值,但由于战争的进行,大陆会议又不得不继续仰仗纸币。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宪法明确给予了联邦铸造货币与调节其价值的权力,各州无权铸造货币或发行纸币。

在历经了第一合众国银行、北美银行后,来到了第二合众国银行时期,时任美国总统的杰克逊由于不满于银行的1/3股份为外国人持有,对州银行的排挤与对国内外汇兑的垄断等,强烈反对纸币,相信“硬货币“,这使得第二合众国银行最终于1841年倒闭清算,美国央行进程被迫中断。直至1846年,国会批准成立独立的国库系统,就此全国各地海关与造币厂构成的国库或子国库系统存放政府资金,该系统在1913年联邦储备体系成立前一直是美国货币银行体系的主要调节者。

1861年,又是相似的背景,即美国内战爆发了。北方联军急需一种全国性通货来制止上千种银行券造成的混乱。次年2月,国会通过了时任财政部长蔡斯的提议,通过了《法偿法案》,该法案授权财政部发行1.5亿美元的合众国财政票据,也就是“绿背纸“,并宣布其为法偿货币,可用于支付,但不能兑换金银,不能用于支付关税和政府债券利息。这是美国联邦发行的第一种纸币,是完全基于国家信用发行流通、行使货币职能的信用货币。

1.2.3 中国交子等纸币的 历史 变化

中国纸币出现于封建鼎盛的北宋时期,早于欧美近七百年。唐宋期间,川蜀地势复杂而商贸发达,其交易媒介仍是价低笨重的铁钱,极为不便,这就是交子出现的直接原因。从更为本质的角度来看,宋朝铸币外流,“钱荒“严重,军政费用高昂,财政赤字加剧,这与欧美纸币出现的契机相似,但除此之外,中国彼时却是高度中央集权专制政体的封建国家,是由政府直接出面将新的交易媒介(交子)强行推广,这就使中国的纸币(交子等)除了具有货币的经济职能外,还兼有货币的政治职能。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欧美大陆还是中华文明纸币的诞生与延续,均是以流通手段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拥有较为稳定广阔的货币市场,并始终伴有浓厚的政治军事色彩,政府希冀通过纸币的发行来支持政府开支与庞大的军费。但中国交子出现时,中国还是重农抑商的农耕 社会 ,经济水平远低于17、18世纪已兴起城市、商业迅猛发展的欧美等国,缺乏稳定的物质基础,商品生产与商品货币关系并不 健康 。更别说在封建统治下,“交子务“随时可能让纸币沦为单纯的财政掠夺工具,其信用事业与信用机构相当不牢靠,这背离了纸币应有的经济职能,而更偏向于”政治职能“,由此,稳定而 健康 的信用机构与信用体系也是信用货币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货币发行方的 历史 变化

2.1 货币发行方从私人货币向央行货币的转变

铸币权被认为是展现政府权力的根本性因素,政府透过它来展现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早期,政府并没有承担制造货币的任务,而是担保被用作货币的材料的重量和成色,即金、银和铜,并标明其真实的价值。在此阶段中,私人企业并不具备提供健全的铸币能力,提供统一的、容易辨认的铸币技术一直是一个重大的难题。同时,政府发现由自己来铸造货币不仅有益于 社会 ,而且可以抽取用来支付铸造成本的费用,从而扩大收入。在揽过铸币权以后,我们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在滥用人民的信赖而欺诈人民,这体现在当人们拿着金属块到政府的熔炉去铸造货币的时候,政府强行留住部分;在收回流通中的铸币重新铸造成金银行两较小却表明同样价值的硬币。

在中世纪时期,贸易的收缩导致了货币流通数量的减少。为了恢复贸易,欧洲地区的君主们争相减少铸币的分量和成色。最终,纸币的出现,让政府获得了一种更为廉价的欺骗人民的方法,政府使用了残暴的手段将这些劣币强加于人民。

政府垄断了纸币的发行,这极大的有助于政府权力的增长。我们假设,如果政府有权随自己的意愿创造任何数量的货币,并使人们接受之,这将有利于政府捍卫自己的权力。 近些年来,政府之所以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其能够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应当在人民认可的范围内发行货币,否则,这种权力将被剥夺。

纸币由多家私人银行发行,逐渐统一为中央银行发行。对于数字货币,目前由众多私人发行,但真正能成为货币的数字货币,最终将由中央银行发行,成为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类似比特币这类型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未来可能演化为一种投资品(当前的数字货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

2.1.1 英格兰银行统一货币权

从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20年代,各类银行券都在市面上流通,在伦敦地区,以英格兰银行券为主导。1826年,英国议会通过《银行合伙人法案》,表明英格兰银行在伦敦城外65英里的范围内享有唯一发行股份制银行券的特权,但是伦敦的私人银行仍可发行银行券;允许英格兰银行在英国各地设立分支行。该法案通过后,英国一些小型私人银行合并为股份制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发展起来并发行了自己的银行券。此时的英国货币市场中,出现了英格兰银行券、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股份制银行券并行的情况。

直到20世纪初期,英格兰银行才最终统一发币权。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新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券获得无限“法偿”资格,即法定货币,强制流通,必须接受,不得拒收。英格兰银行券也因此成为首个和唯一一个获得法定货币地位的银行券,在法律上地位等同于黄金。1844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银行特许法案》。该法案规定,凡是新设立的银行一律禁止发行银行券;在1844年前没有发行过银行券的银行,其发行额度受限制,已经发行的银行券仍可流通;凡发行银行券的银行在伦敦设立分行或同其他银行合并的,均丧失纸币发行权,并将此权利移交给英格兰银行。随着该法案的逐年实施,英国(仅限于英格兰和威尔士)多数银行都渐渐丧失了纸币发行权。到了1921年,实际有纸币发行权的就只有英格兰银行了。

最终,英格兰银行券成为英国的法定信用纸币,并延续使用至今。 1914年一战爆发后,为了给战争筹集资金,财政部发行了10先令和1英镑票据当做纸币在市场上流通。因而,在1921年后,市面上除了英格兰银行券,还有财政部票据。1928年,英国议会通过《通货和钞票法案》,在法律上确认了英格兰银行为全国货币发行的唯一机构。从此,英格兰银行券成为了英国纸币的唯一主宰,完成了纸币流通的大一统。1931年英国彻底脱离金本位后,英格兰银行券成为了“金本位接班人”,成为英国的法定信用纸币(仅靠政府信用背书,不可兑现),并延续使用至今。英国货币制度也转变为不可兑现的信用纸币制度。

2.1.2 美元的统一

1787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美国宪法诞生,该宪法旨在建立一个由最初13个殖民地组成的共同市场与政治联盟,从法律层面确保了各州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有流动,并规定和限制了联盟政府的权力。尚未说明联邦政府独占发行银行执照与纸币的权力,由此各州银行在早期纷纷“占山为王”,发行自己的货币(即银行券),其价值取决于发钞行的声誉以及便利性等因素。

纵观 历史 ,美国曾两次尝试创立联邦银行,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银行并非真正的中央银行,仅是处理全国性银行业务的机构。

表3 美国第一银行与美国第二银行概览


与州银行的冲突让美国央行体系发展进程不断受阻,这时南北战争成为了新的突破点。北方各州为融资军政费用,1863至1865年通过了《银行业法案》,建立了作为联邦政府新发型债务交易平台(二级市场)的联邦银行体系。该体系可以解决一些州银行发展的弊端,此外,为了管控银行风险,来确保银行的流动性与清偿性,该法案还要求对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和资产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与信息披露,并实施了准备金制度。与此同时,美国成立了 历史 上第一家银行系统监管机构OOC,负责颁布国民银行执照,OOC监管职责明确。但此时在经济波动时货币供应仍缺乏弹性。

1865年后经济危机频发,直至1907年一些银行因投机而挤兑,银行业受损严重。最后国会要求国家货币委员会进行审查,也由此,经其提议,美联储诞生。

三、对数字货币未来的展望

上文我们总结了货币载体和货币发行方的 历史 变化,不难看出,货币载体的局限性,如交易便捷性、可携带性、交易手续费等问题,决定了货币将必然朝向脱离载体的方向发展。数字货币和纸币等劣币取代金银一类的良币作为货币载体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 历史 总是惊人的相似,一旦货币数字化或虚拟化得到了共识,维护这种共识和追逐货币利益将必然体现了政治博弈。由政治阶层垄断数字货币发行、调控数字货币供给或许将成为数字货币所必然经历的过程。近些年来,央行对数字货币的 探索 为货币制度的变革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实践,这些 探索 依然路途漫长,但也充满希望。而对于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来说,比如比特币、以太坊等,我们认为其更接近于投资品,而不是流通货币。

3.1 央行数字货币的现状

我国的数字人民币CBDC,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相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说,优势在于第一是双离线支付,即在网络信号不佳的时候也能满足正常的电子支付需求;第二是安全性更高,因为微信和支付宝背后的信用方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而数字人民币则以央行的安全系统做背书;第三是多终端选择,微信和支付宝必须要求有网络的手机才能完成支付,而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可以选择IC卡、功能机等硬件使用数字人民币。

日前,央行宣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宣布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 Bridge),旨在 探索 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该项目已得到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的支持。

中国央行正在深圳、苏州、雄安地区、成都四地试点数字人民币,此外,数字人民币也将在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2月6日,北京发放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份红包金额200元;2月23日,微信公众号“成都发布“称,成都将预约发放总额40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

3.2 数字货币存在的问题

数字货币完全取代现钞后,央行通过数字系统可以实施完全的负利率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突破ZLB(零利率下线)。对于普通人来说,存款可能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如果人们持有纸币,在银行利率突破零利率下线的时候,尚可把钱取回家中,从而躲过资产负增长的情况。然而,当数字货币完全取代纸质货币的时候,人们将无奈面对资产的缩水。

从 历史 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货币的本质已经超越了经济属性,体现更强大的政治属性。未来的货币革命的障碍不在于经济与技术,而在于政治。政府通常采取超量发行货币的方式应对赤字的问题,这将导致通货膨胀,人们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各国针对数字货币的政治纷争会否给数字货币带来巨大的波动性将不得而知。

理想化的数字货币的真实价格绝对不变,可有效的避免通货膨胀的威胁,与商品服务价格只形成结构性相对变动。这样的货币才是真正的稳定币。然而实现这种理想化的数字货币将要突破政治阻碍形成共识,相互制约,建立储备金机制,支付结算机制,信用机制等目标。目前的数字人民币仅仅将现钞数字化并进行了跨境支付的技术尝试,数字货币要取代现钞依旧道阻且艰。


文献参考:

【1】 刘子健,《东西方纸币产生条件的比较研究》,《中国钱币》,1994年4月

【2】 王志军等,《欧美金融发展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3】 钱学宁,《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中国金融杂志》,2019年12月

【4】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姚中秋译,《货币的非国家化》,新星出版社,2007年8月

【5】 格物资本,《英国货币史:纸币的诞生和大一统》,2019年6月1日

【6】 周永林,《从货币本质看数字货币未来》,《央行与货币》,2018年12月

E. 区块链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的本质

对于区块链从业者来说,如果说哪一个词在过去的两年内被听到吐,那么“去中心化”在这当中完全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从最初接触到时的一脸蒙圈,到现在无时无刻不被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去中心化”一词从2018年登堂入窒到现今的席卷全球,满打满算也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以至于到现在,各种行为的“去中心化”已经成为了区块链行业内的一个政治正确。

从业者们讨厌互联网巨头的云平台,因为这使得数据存储不够去中心化;讨厌行业内出现垄断巨头,因为这使得行业格局不够去中心化;也讨厌搞一言堂的领导,因为这使得决策机制不够去中心化,甚至也会讨厌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内工作,因为这使得人的活动不够去中心化……搞得现在很多从业者的言行稍“中心化”一点,就会瞻前顾后战战兢兢,生怕被外界抓住把柄批倒批臭。

那么,“去中心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权力的下沉:去中心化的真正本质

事实上,对于去中心化这件事情,笔者早在[《区块链3.0的展望:去中心化社群是鸡肋还是未来?》一文当中就曾经提出过:去中心化并非是一项人们主观推动的趋势,更不是什么区块链从业者肆意鼓吹的一个伪命题,而是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客观必然结果,换句话说,社会的去中心化趋势,是所有人在当前格局下共同用脚投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不信的话,我们就回头看看在区块链行业爆火之前的那些科技产品——民用小轿车的充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过去只有客运和出租车公司才能从事的客运服务当中,进而实现了驾驶服务的去中心化;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让人人都有机会用镜头记录下周围的世界,进而实现了摄影录像权的去中心化;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使得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实现了话语权的去中心化;而电商平台的普及,则是让那些有能力也有意向开店的人,都有机会经营自己的事业,进而实现了开店权的去中心化……

从上面的几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早在借助上一轮大牛市与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声名鹊起之前,“去中心化”的现象就已经无处不在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于这一点,笔者早先曾在[《区块链:数字世界的最后网红》]中略有提及:对于个体来说,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有两点:一是将过去妨碍他们行动的某些成本集中到中心化巨头那里,譬如说共享经济中的分时租赁就可以使得很多人无需再携带各种必备品;二是将各种各样的权益下沉分散到个体手中,譬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小轿车车主的客运权、智能手机持有者的摄影摄像权、互联网用户的话语权、以及商品与服务提供者的开店权……

换句话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去中心化,它的本质实际上指的都是各种各样权力从顶层中心化机构到基层个体的下沉,只要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还在不断的惠及每一个颗粒度较小的团体或者个人,这种下沉趋势就不会停止。而区块链所提倡的“去中心化”,实际上只是这场科技浪潮中无数被下放的权力中的其中一种——那就是铸币权(或者说是信息记录权),换句话说,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区块链数字货币,它不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产品,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去中心化的产品。

自由的边界:任何去中心化都是有限度的**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一点:虽然从理论上讲,"去中心化"的极致是将权力下沉到每一个人的手中,但在现实当中,由于任何权力的妥善使用都离不开使用者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因此在纵向剖面的视角上,这些权力的下沉幅度很多都是存在一个底线的。而在横向俯视的视角上,则表现为去中心化程度的有限(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多中心化”)。

如果在纵向上任由某些权力持续下沉、也就是在正面上让行业继续去中心化,很可能就会导致某些难以控制的局面出现,譬如我们所熟知的客运权(也就是网约车),这种提供客运服务的权力最多只能下沉到那些具备驾照、且品行端正的车主一层,如果突破这一底线继续下沉,去年各种网约车暴行出现的几率就会猛增。

顺便一提,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由于不同行业对于权力使用者专业素养的要求千差万别,因此不同权力的最大下沉程度往往是各异的,其所可以容忍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譬如摄影权下沉这件事情,由于单个视频本身对于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一般不会太大,即便不够专业、胡乱瞎拍可能也无可厚非,因此只要不搞出什么暗网风格的作品,让这种权力下沉到每一个人手中往往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像区块链铸币权这件事情,如果它下沉到那些客观水平不够、或是主观不负责任的人的手中,数字货币市场上就会看到一大堆的圈钱坑人项目。在这样的情况下,铸币权最多就只能下沉到那些专业、营销与道德兼备的个体或团队手中(也就是笔者此前在[《踏实、积极与和善:最适合普通人的区块链之路》]一文中所提及的三个要素),否则的话,2017与2018年那种“满城尽是空气币”的盛景,很快就会重现于我们的世界当中。

然而,可惜的是,对于“去中心化是有限度的”这件事情,很多人并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具体到现实中,就是特别爱走极端。他们在刚接触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时,认为这种新生事物的惊人价格涨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分布式的铸币权,于是每当监管风吹草动时,便会万分抵触地高呼理想与自由的口号,仿佛个个都是无政府主义者;结果在空气币与山寨币崩盘、自己利益受损之后,又一把扔下之前挥舞招展的去中心化大旗,到处哭诉青天大老爷为何不管管这法外蛮荒之地。

两极摇摆之间,给人一种错乱之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去中心化、也就是各种权力的下沉,它是要有限度的,对于专业性极强的区块链铸币权来说尤为如此,而此前某些人所想象的“人人皆可铸币印钞”,也只能是一个理想而已。如果你不能意识到这一客观事实,那很有可能就出现“前脚热爱自由,后脚就崇尚权威”的滑稽情形。

尽管如此,即便权力并不能无限制下沉、去中心化不能过于分布式,并不代表相关的举措没有意义。比特币与区块链所代表的铸币权去中心化或许很难像中本聪所设想的一样、彻底下沉到每个个体的手中,但它却将“去中心化”这个词、以及相关的自由理念植根到了无数投资者与从业者的心中。让他们对于“各种权力未来应该掌握在谁手中”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虽然很多人目前针对中心化机构所提出的指控并不完全成立、譬如对于矿机商一家独大的指责;而目前某些“强行去中心化”的行为也并不是特别成功,就像比特大陆的双CEO结构一样。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尚欠成熟的言行,不过是社会去中心化发展大势之初的一点波澜而已。正如闸门一旦打开、便无法阻止水流一样;当“去中心化”的理念植根于人们心中之后,各垂直领域的平权化运动也不可避免,关键只是权力会从原有的中心化机构下沉到哪一层的问题。

从这点来看,去中心化已经是社会发展无法阻止的洪流,而我们在过去十几年间所看到的大量社会资源被重新打乱分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种权力下沉所造成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一些区块链从业者在内的人,开始乘胜追击,将目标对准了另一个“中字头”的众矢之的——那就是中介,但是,“去中心化”等于“去中介化”吗?后者是否也像前者一样,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呢?相关的内容,笔者将会在下篇系列文章中具体介绍。

F. 数字货币:星辰大海还是终极霸权

邵宇

以Libra为代表的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是非商品、非主权的超级货币形态。如果数据是未来最大的资产,那么数字货币一定是未来的终极货币形式。数字货币必将最终成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产生的新经济和新(数据)资产的价值量度、支付手段、财富储备和世界货币。

如果由其任意发展,它的发展趋势或许是先干掉小国货币,再干掉小数字货币,再干掉(跨境银行端)支付系统,然后干掉霸权货币,而屠龙的勇士或许变为最终的巨龙。

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我们对数字货币诞生之前的各种货币形态都很熟悉,要么是商品货币,例如黄金、白银,要么是信用货币,如法币(纸币)。新的数字货币如果只是比特币,它的总量有限,影响可控。但如果像Libra或者央行主权货币大规模发行的话,故事就很不一样了。

这些数字货币是真正全新的基于算法而形成的信任和共识的产物,还是基于有形的传统的积累,不过是它的一个数字升级,这是完全不同的路径。未来货币的主流一定是数字货币,只是不确定它究竟是央行的主权延伸,还是Libra这种商业的,或者全部开源或者全部去中心的,更像最初的私人货币。

区块链也就十年的 历史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币有很多的问题。其局限性与金银类似,金银也是非主权的,其实也是。Libra与其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的派生体系不一样。Libra是一种妥协和折衷,它必须要征得现有利益主体的同意才能往更高的层次发展,但总有一天会脱离它的母体,数字货币大概率是这样的发展趋势。

每一种货币都要有理论基础,才能支撑整个金融逻辑的进化。比如说金银时代,逻辑很简单,一个简单的货币数量论,再 加上 所谓的黄金运输点,我们既能搞定汇率,又能搞定利率。但问题是,从信用货币或者主权货币开始,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这种变异所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人类现在没有办法控制它,或者说完全失去控制(对应的微观的定价理论又应该如何进化也是个巨大挑战)。

信用货币是双重构架,理论上高能的货币是由央行来控制的,但广义货币是基于动物精神,怎么样创造它?M2实际上是内生的。一旦出现危机,央行肯定会挺身而出,因为那个时候整个市场的动物精神全部被吓没了,你只能走凯恩斯道路,其实现在还是这样子。大部分货币政策都是控制信用总量(杠杆的)。

现代货币理论下,债务与货币同源,往下走,在全世界主权信用货币情况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什么呢?是货币幻觉,资产的泡沫,最终进入到庞氏骗局,要么是通货膨胀(产能不足),泡沫破灭(一再出现),甚至是国家破产(除非大而不倒)。只不过这个庞氏可能是由主权经济体来主导。

当前债务积累的状态,以及过去十年为了拯救危机的方法,很荒谬的,过去的危机是因为在2008年之前放了太多的货币,而拯救危机的方式是释放更多的货币,大家知道到了现在整个经济要进入到新一轮衰退,大家所做的唯一动作是什么?就是继续放水。什么叫疯狂?就是你不断重复做一件事情,但又期望不同的结果,全球正在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理论也作出了新的迎合,成为权力的奴仆,发明了所谓现代货币理论(MMT),有了MMT,最终的底线就全没有了,只要没有通胀,印钞是没有极限的。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整个信用理论的基础,债务跟货币是同源的,是信用创造了债务,所以它产生的结果要么是通胀,这是德国在1923年遇到的情况,因为产能不足。

二是泡沫的破灭,或国家的破产,当然这个在不断地出现,除非你是全球货币,也就是全球储备的主权货币像美元,美国现在的债务大家都知道巨大,为什么没问题呢?因为没有选择,你不能选宇宙币吧,美国是最大的最后的全球“贷款人”。

经典的谬误

我们现在的问题,坦率地说,是基于一个非常错误的著名恒等式,在信用经济体里,广义货币M2=GDP+CPI+资产CPI,这是经典的谬误。

很简单的道理,我们觉得似乎大部分M2都应该为我们的GDP+CPI,就是名义的产出消化掉,而剩下来部分进入到资产泡沫领域,看过去 30 年的样本,蓝色线代表创造财富的能力(名义GDP),红色线代表M2,也就是创造货币的能力。

M2与名义GDP增速的差,人们大致认为它可能会进入泡沫领域,其实并不是。因为这样看,每年只有额外5%的货币供应会进入泡沫领域。有证据显示,在M2里头10%是进入GDP的创生,10%进入到CPI,80%进入到的资产价格,一般的认知其实是一个重大的谬误。

可以想见,当上个季度的名义GDP增长是8.5%,M2却变成8%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金融乱象,包括跑路违约和资产价格缩水。跑路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央行还发出数字货币,而是在于流动性快速的缩紧。你看到第一个反应是金融市场的反应和泡沫的去化,实体经济当然是连带伤害。

所以我们被困在这样一个错误的信用经济模型或者公式里头,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货币幻觉,而这些货币幻觉来自于信用系统或者自身膨胀的速度,在过去40年里,经济体膨胀了240倍,很了不起的奇迹。大家穿的用的,这些物资财富我们创造了200多倍,同时投放出来的货币高达1000多倍,这就是经典的信用货币带来的困境。发达经济体也是如此。

为什么所谓货币中性理论一开始就错了,它绝对不可能是中性的,从短期来看,从长期来看都不是中性的,如果货币真的就只是交易的媒介,那时候谈货币中性是合适的,但货币怎么可能只是交易的媒介呢?如果货币不是中性的,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在哪里?就没有了,而且没有公允的法则去判断谁能够得到最大的财富,一定会引起分化,但是技术的精英或者新的 科技 会带来更好的世界吗?在回答这个的时候要特别地小心。如果各国货币当局不太靠谱的话,那么类似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就会更靠谱一点吗?

Libra会靠谱点吗

Libra会伪装得更靠谱一点,基于的理论是什么呢?基于的是SDR,也就是所谓的ESDR,用不用分布式技术?它会用,它强调五年以后就会交出来使用,现在其实是基于自己的网络、自己的用户,再 加上 100个大玩家(现在是24个),构成了实际上是一个联盟链,但它跟现实的妥协在于拿了现实资产作为抵押1:1发行。

我个人的理解,它就是定义了Move的语言,把一些资产包不断地移动,但这个移动可能会在算法上带来优势,也就是它很难出现很多的漏洞,比如说凭空消失或者被攻击,当然这个取决于那个26岁程序员写的计算机语言有多么美妙,现在看来未必见得比现有的区块链技术进展更优异。

但是100家企业所发行的基于多种币种的ESDR就比几个大国一起发行的SDR更加靠谱吗?大家知道SDR基本上完蛋了,除了用于最顶级的国家之间的小部分清算,后来发现也没啥用处。因为到了危机的时候大家索性就抛弃SDR,直接上强力币种的互换就完了,美元做了互换,人民币也在做。

如果Libra成功,这就是一个分水岭,它将创造一个终极的企业帝国,它做到的就是去掉主权的政治中心化,但是强化了商业中心,它会成为Libra最优货币区(类似欧元)。我们认为一开始它一定小心翼翼的听从监管的安排,但1比1的复制仅仅是开始,创造货币早晚会来临,品格再良好的私人中央银行也会试图获取铸币税。

理想主义会让位于现实利益。如果由其任意发展,它未来趋势一定是先干掉小国货币,再干掉小数字货币,再干掉(跨境银行端)支付系统,最终干掉霸权货币,成为全球的私人央行。

但是它不稳定,不稳定不仅是来自于其架构的不稳定,也就是它采用哪几种来构成SDR的篮子,更重要的是如果脸书发了,估计谷歌也会发,腾讯、阿里也会发。而且估计当局也会支持他们发,这样又变成了多种货币区在网络空间中不断地竞争,就像已经看到几千种区块链货币在不断地竞争,最终取决于联盟链究竟有多大,底层的应用场景究竟有多么的广泛,以及最后的贷款人究竟是谁。

如同不同经济体之间实力差异变化所带来的汇率波动,哪怕都常用一样的数字货币基础技术。这个场景,好像跟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描述的情形有些相似。

现在看Facebook拥有5000亿美元市值大而不倒,但我们也看到过原来市值很大的公司,最后消失变零的情况,那时候找谁去兑现呢?如果说数字货币最终会取代实体货币黄金白银,也取代主权货币,总之挑战的是现有货币当局和背后重大的利益分布。

当然我们认为也许算法(数学)是代表一种更高层级的,大家都能共用的语言,网络也是这样,它更多是一种信任机制,信任机制恐怕也是一种算法和凝聚共识的叙事。

原来我们基于真金白银的原始状态,后来基于主权利维坦发行的信任,现在明显都已经辜负了我们,难道数字货币就能不辜负我们了?实际上所有技术精英的都会有自己的盘算,不管它们伪装出来是多么的普世或者具有人本精神。

Libra也可能会屈服于资本的诉求和精英内心黑暗的部分。这都需要保持警觉。

关键的变化会出现在哪里?假设未来Libra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监管并开始慢慢的运营,开始用户的转化,我们觉得第五年才是真正的关键,因为它承诺在第五年的时候将放弃中心化,变成非许可链,交出了控制权,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比特币或者算法货币,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的开始。

如果它真正交出控制权,它的权力并不足以让大家担心,因为它都已经公开了,反正没有私利,但是在这样一个转换的关头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如同央行推出数字货币会引发什么样的重大的变化,我们要小心的观察。

我们的应对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就像SDR一样,中国可以要求更多的份额,因为有100个节点,那你愿不愿意放中国重要的节点在这里头。因为1000万一个嘛,可以进入先占个坑。不是说普世、开放、最后奔向分布式网络,那能不能够开放给中国人?这就测试它的理想纯度非常好的试金石。

第二个,当然BATJ可以创造自己的Libra,为什么这次引起了全球央行比较激烈的反应呢?包括中国现在变得非常开放,其实中国一定会把中国互联网巨头 加上 央行,来发行中国全社交、全部应用场景的一个数字货币。Libra找的那24个节点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关键领域内的非传统金融巨头,比如说打车场景、信用卡场景、汇款场景。当然我们也有强有力的电商场景、社交场景、汇兑场景,这些就是形成了数字货币所需要的更多应用的良好的生态结构。

另一方面,我自己在上海在长三角,因为这个区域有比较充分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实体产业,因此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可以学习创造Libra。选择非互联网巨头,来自于实业产业的企业发起的数字货币联盟,或者产业与金融的联盟区块链。因为它有更实在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在供应链里、在票据、在征信、在证券化、在土地确权等方面,提供出充分的应用场景,让这样一个数字货币能够运营起来,先按照联盟链2B的方式运营起来。再假定十年以后开放给其他关键的玩家或者变成完全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

最后就是央行数字货币,其实它就是主权Libra,它实际上主要应该是M0,为什么主要控制M0取代现金呢?很简单,M2还是让市场决定,交给经济体内生的动物精神,交给商业银行自己管。

M0已经有很多东西可以做了,比如说点对点的交易、有合规的问题,反洗钱的问题,甚至负利率的问题都可以试验解决。如果立即就插手到更高的货币派生层次,可能会引发央行对所有经济体进行计划经济式的全面的点对点的控制,这个难以想象且没有必要,而且其实它也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所以,我们要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数字货币问题。中国往往技术干不过别人,以前可能是坚船利炮,现在是数字货币,其本质都是关于 科技 与产业革命的力量的竞争,所有必须在技术上做更多的投入和创新。即便是在全球货币竞争方面,例如人民币做国际化,不光是做人民币向海外的应用,还要做到它的数字化应用。

也可以考虑SDR或者ESDR方案,不仅仅只走人民币这条线,多储备币种接受度可能会更高些。这样才能人民币既国际化也人民币数字化、 科技 化、网络化。从最新消息来看,Libra篮子里的五种货币,包括美元(50%)、欧元(18%)、日元(14%)、英镑(11%)和新加坡元(7%),就是没有人民币,据称是考虑到了中美关系,这样更容易获得美国当局的“通行证”。

显然Libra的发行超越了主权,这一稳定币和现有的货币体系相补充,它支持美元或者以美元为主要挂钩货币,就会强化现有货币市场格局,也就是说美国是在用 科技 的力量来加强其主权货币的能力,因为Libra隐含的最后贷款人仍然是美联储,货币天然就是权力的象征。

如果只是空谈数字货币,并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还是要让金融回归实体,特别是对产业的支持。在中国过去70年经验里面,最大的成功应该说是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中国是否能够继续成功取决于如何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在此过程中完成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究竟谁会成为它必备的金融基础设施?

我相信算法也好、存储也好、算力也好、带宽也好,在5G、量子计算等技术进步之下都可以解决,数字货币将最终成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产生的新经济和新(数据)资产的价值量度、支付手段、财富储备和世界货币,未来一定属于数字货币的新世界。

(作者邵宇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本期编辑 周玉华

G. 为何我国的数字货币能够领先全球

为何我国的数字货币能够领先全球?

可以说中国的数字货币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的地位的,甚至在大方向的政策推动下,全球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也越来越感兴趣。数字货币方面,中国在这个领域是举重若轻的参与者,为何我国的数字货币能够领先全球?

可以说中国货币为世界各国的一个人民币交易提供了有益的空间。甚至对很多人来说,数字人民币或许可以为世界的一个银行交流也提供有益探索有效途径。

数字货币的使用直接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在技术层面上,数字货币在确保让他能够监控所有资金流动,对中国的金融系统和资本账户实施更大力度的控制,提供了倒逼机制。中国数字在中国的一个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发展,也能够有效地为中国避免美国领导人金融体系提供到了方向。

H. 数字货币对国家利益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发行中国数字货币的重大意义

CBDC的核心价值,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央行更好管理货币创造和供给,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和更好应对商业周期。第二,基于区块链相关的技术构建支付和清算基础设施,可以减本增效,数字货币可以大大降低货币发行、流通、使用等环节的成本,实现无钞化交易,也符合当前飞速发展的电子支付潮流。第三,赋予了央行更强货币体系管控能力,比如说KFC、反洗钱、反恐融资,以及一些定向政策等。在Libra推出以前,央行重视CBDC,主要会出于上述三个目的,但现在,CBDC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要,这就是央行的第四个目的。从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来看,确实遇到重重困难,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围追堵截,二是股汇两市的动荡。要想打破美帝为首的围追堵截,实现股汇两市的正常发展,从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还真的是个不错的办法。在人民币国际化十周年之际,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非凡的成就。全球13家国际金融机构开始重视中国债券市场,在发达国家降息大潮,负利率成为常规手段的阶段,中国债券在国际上极具竞争力。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已有38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高达3.67万亿元人民币。而我国全力推进的“一带一路”正在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创造需求,人民币输出成为“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此外,人民币是全球外汇市场最活跃的货币之一,伦敦已超过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币资产也将继续获得全球各国的青睐。

CBDC发行允许与他国分享铸币权中国央行在发行CBDC的时候,也让一带一路或者其他友好国家,一同参与到CBDC发行中来,与他们分享部分的铸币权。那如何参与?包括下面两种情形,我们这里暂且用哈萨克斯坦来举例。第一种,是哈萨克斯坦可以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哈萨克斯坦国债,发行方是哈萨克斯坦,但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这种债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是主权债,哈萨克斯坦也可以拿来出售给中国央行换取CBDC。第二种,是哈萨克斯坦发行以本国货币计价的国债,发行方是哈萨克斯坦,并以它们的本币计价。这种方法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最容易,因为这就是它们自己的国债,把国债出售给中国央行,中国央行给他CBDC。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出售国债给中国央行,但国债的发行主体不一样,国债的计价货币也不一样,因而对哈萨克斯坦的要求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上面这几种方式,理论上来讲可以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去影响和调节中国政府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关系。

4数字货币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法宝

中国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在货币方面,其实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而以美元为主的货币结算体系,给美元以外的决策者带来了很大的问题,降低美元地位最好的方式就是可以用一种全球数字货币来取代美元,以结束美元的主导优势。而中国版的CBDC,有可能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结束美元霸权的最大法宝。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就在于去美元化的大趋势,所以我们要美元以外的友好国家都来参与中国的数字货币。从大宗交易和金融结算上率先使用数字货币,以绕开美元限制交易,必将实现去美元化的发展,形成新的以中国主导多方参与的货币贸易体系。那么如何实现呢?本质上就是出让利益,让去美元化的友好国家,参与到CBDC的发行过程中来,甚至,可以从中分享人民币的铸币税。把区块链和比特币民主化、利益分享的精神,体现到主权货币的设计上来,这是最有效的法宝,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最实际的实现路径。

I. 考研政治中数字货币是流通手段吗

数字货币是一种货币结算形式

阅读全文

与数字货币政治题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比特龙神龙矿机 浏览:985
河南乔德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268
手机矿机挖币需要多大内存 浏览:986
矿机插板做工 浏览:426
温度潮湿对矿机有影响吗 浏览:94
缠论做比特币 浏览:927
罗马币矿机 浏览:952
怎样卖以太坊币 浏览:734
区块链硬件赚钱 浏览:139
玩矿机犯法吗 浏览:224
苹果手表可以看比特币行情吗 浏览:545
比特币价格跟着什么走 浏览:151
BWpOOL矿池怎么提币 浏览:750
小额比特币作用 浏览:835
挖矿日报 浏览:564
btc矿机怎接入 浏览:508
办公室安比特币矿机网监 浏览:898
mykey开通以太坊 浏览:555
矿机挖olo币是骗局吗 浏览:595
云算力挖矿啥意思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