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區塊鏈 > 區塊鏈pos是誰的縮寫

區塊鏈pos是誰的縮寫

發布時間:2024-04-21 08:56:45

A. 區塊鏈技術有哪些區塊鏈核心技術介紹


當下最火熱的互聯網話題是什麼,不用小編說也知道,那就是區塊鏈技術,不過不少朋友只是聽說過這個技術,對其並沒有過多的深入理解,那麼區塊鏈技術有哪些?下面我們將為大家帶來區塊鏈核心技術介紹,以作大家參考之用。
區塊鏈技術核心有哪些?
區塊鏈技術可以是一個公開的分類賬(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也可以是一個受許可的網路(只有那些被授權的人可以看到),它解決了供應鏈的挑戰,因為它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記錄,在網路參與者之間共享並實時更新。
區塊鏈技術----數據層:設計賬本的數據結構
核心技術1、區塊+鏈:
從技術上來講,區塊是一種記錄交易的數據結構,反映了一筆交易的資金流向。系統中已經達成的交易的區塊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條主鏈,所有參與計算的節點都記錄了主鏈或主鏈的一部分。
每個區塊由區塊頭和區塊體組成,區塊體只負責記錄前一段時間內的所有交易信息,主要包括交易數量和交易詳情;區塊頭則封裝了當前的版本號、前一區塊地址、時間戳(記錄該區塊產生的時間,精確到秒)、隨機數(記錄解密該區塊相關數學題的答案的值)、當前區塊的目標哈希值、Merkle數的根值等信息。從結構來看,區塊鏈的大部分功能都由區塊頭實現。
核心技術2、哈希函數:
哈希函數可將任意長度的資料經由Hash演算法轉換為一組固定長度的代碼,原理是基於一種密碼學上的單向哈希函數,這種函數很容易被驗證,但是卻很難破解。通常業界使用y=hash(x)的方式進行表示,該哈希函數實現對x進行運算計算出一個哈希值y。
常使用的哈希演算法包括MD5、SHA-1、SHA-256、SHA-384及SHA-512等。以SHA256演算法為例,將任何一串數據輸入到SHA256將得到一個256位的Hash值(散列值)。其特點:相同的數據輸入將得到相同的結果。輸入數據只要稍有變化(比如一個1變成了0)則將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且結果無法事先預知。正向計算(由數據計算其對應的Hash值)十分容易。逆向計算(破解)極其困難,在當前科技條件下被視作不可能。
核心技術3、Merkle樹:
Merkle樹是一種哈希二叉樹,使用它可以快速校驗大規模數據的完整性。在區塊鏈網路中,Merkle樹被用來歸納一個區塊中的所有交易信息,最終生成這個區塊所有交易信息的一個統一的哈希值,區塊中任何一筆交易信息的改變都會使得Merkle樹改變。
核心技術4、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是一種密鑰的保密方法,需要兩個密鑰:公鑰和私鑰。公鑰與私鑰是一對,如果用公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只有用對應的私鑰才能解密,從而獲取對應的數據價值;如果用私鑰對數據進行簽名,那麼只有用對應的公鑰才能驗證簽名,驗證信息的發出者是私鑰持有者。
因為加密和解密使用敗裂仿的是兩個不同的密鑰,所以這種演算法叫做非對稱加密演算法,而對稱加密在加密與解密的過程中使用的是同一把密鑰。
區塊鏈技術----網路層:實現記賬節點的去中心
核心技術5、P2P網路:
P2P網路(對等網路),又稱點對點技術,是沒有中心伺服器、依靠用戶群交換信息的互聯網體系。與有中心伺服器的中央網路系統不同,對等網路的每個用戶端既是一個節點,也有伺服器的功能。國內的迅雷軟體採用的就是P2P技術。P2P網路其具有去中心化與健壯性等特點。
區塊鏈技術----共識層:調配記賬節點的任務負載
核心技術6、共識機制:
共識機制,就是所有記賬節點之間如何達成共識,去認定一個記錄的有效性,這既是認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目前主要有四大類共識機制:PoW、PoS、DPoS和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
PoW(ProofofWork,工作量證明):PoW機制,也就是像比特幣挖礦機制,礦工通過把網路尚未記錄的現有交易打包到一個區塊,然後不斷遍歷嘗試來尋找一個隨機數,使得新區塊加上隨機數的哈希值滿足一定的難度條件。找到滿足條件的隨機數,就相當於確定了區塊鏈最新的一個區塊,也相當於獲得了區塊鏈的本輪記賬權。礦工把滿足挖礦難度條件的區塊在源伏網路中廣播出去,全網其他節點在驗證該區塊滿足挖礦難度條件,同時區塊里的交易數據符合協議規范後,將各自把該區塊鏈接到自己版本的區塊鏈上,從而在全網形成對當前網路狀態的共識。
PoS(ProofofStake,權益證明):PoS機制,要求節點提供擁有一定數量的代幣證明來獲取競爭區塊鏈記賬權的一種分布式共識機制。如果單純依靠代幣余額來決定記賬者必然察纖使得富有者勝出,導致記賬權的中心化,降低共識的公正性,因此不同的PoS機制在權益證明的基礎上,採用不同方式來增加記賬權的隨機性來避免中心化。例如點點幣(PeerCoin)PoS機制中,擁有最多鏈齡長的比特幣獲得記賬權的幾率就越大。NXT和Blackcoin則採用一個公式來預測下一記賬的節點。擁有多的代幣被選為記賬節點的概率就會大。未來以太坊也會從目前的PoW機制轉換到PoS機制,從目前看到的資料看,以太坊的PoS機制將採用節點下賭注來賭下一個區塊,賭中者有額外以太幣獎,賭不中者會被扣以太幣的方式來達成下一區塊的共識。
DPoS(DelegatedProof-Of-Stake,股份授權證明):DPoS很容易理解,類似於現代企業董事會制度。比特股採用的DPoS機制是由持股者投票選出一定數量的見證人,每個見證人按序有兩秒的許可權時間生成區塊,若見證人在給定的時間片不能生成區塊,區塊生成許可權交給下一個時間片對應的見證人。持股人可以隨時通過投票更換這些見證人。DPoS的這種設計使得區塊的生成更為快速,也更加節能。
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是基於傳統的分布式一致性技術。其中有分為解決拜占庭將軍問題的拜占庭容錯演算法,如PBFT(拜占庭容錯演算法)。另外解決非拜占庭問題的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Pasox、Raft),詳細演算法本文不做說明。該類演算法目前是聯盟鏈和私有鏈場景中常用的共識機制。
綜合來看,POW適合應用於公鏈,如果搭建私鏈,因為不存在驗證節點的信任問題,可以採用POS比較合適;而聯盟鏈由於存在不可信局部節點,採用DPOS比較合適。
區塊鏈技術----激勵層:制定記賬節點的"薪酬體系"
核心技術7、發行機制和激勵機制:
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最開始由系統獎勵給那些創建新區塊的礦工,該獎勵大約每四年減半。剛開始每記錄一個新區塊,獎勵礦工50個比特幣,該獎勵大約每四年減半。依次類推,到公元2140年左右,新創建區塊就沒有系統所給予的獎勵了。屆時比特幣全量約為2100萬個,這就是比特幣的總量,所以不會無限增加下去。
另外一個激勵的來源則是交易費。新創建區塊沒有系統的獎勵時,礦工的收益會由系統獎勵變為收取交易手續費。例如,你在轉賬時可以指定其中1%作為手續費支付給記錄區塊的礦工。如果某筆交易的輸出值小於輸入值,那麼差額就是交易費,該交易費將被增加到該區塊的激勵中。只要既定數量的電子貨幣已經進入流通,那麼激勵機制就可以逐漸轉換為完全依靠交易費,那麼就不必再發行新的貨幣。
區塊鏈技術----合約層:賦予賬本可編程的特性
核心技術8、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一組情景應對型的程序化規則和邏輯,是通過部署在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可信共享的腳本代碼實現的。通常情況下,智能合約經各方簽署後,以程序代碼的形式附著在區塊鏈數據上,經P2P網路傳播和節點驗證後記入區塊鏈的特定區塊中。智能合約封裝了預定義的若干狀態及轉換規則、觸發合約執行的情景、特定情景下的應對行動等。區塊鏈可實時監控智能合約的狀態,並通過核查外部數據源、確認滿足特定觸發條件後激活並執行合約。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區塊鏈技術有哪些?區塊鏈核心技術介紹的全部內容。

B. 區塊鏈中的權益證明機制(PoS)是什麼

比特幣挖礦採用工作量證明機制,是什麼意思呢?
權益證明機制(Proof of Stake),簡稱POS,也稱股權證明機制,類似於把資產存在銀行里,銀行會通過你持有數字資產的數量和時間給你分配相應的收益。
同理,採用PoS的數字資產,系統根據你的幣齡給你分配相應的權益,幣齡是你持幣數量和時間的乘積。比如你持有100個幣,總共持有了30天,那麼,此時你的幣齡就為3000。
相較PoW(工作量證明機制),PoS存在2個優勢。第一,PoS不會造成過多的電力浪費,因為PoS不需要靠比拼算力挖礦。第二,POS更難進行51%攻擊。擁有51%幣才能發起攻擊,網路受到攻擊卻會造成自己利益受損,顯然很不劃算。
相較PoW(工作量證明機制),PoS存在2個優勢。第一,PoS不會造成過多的電力浪費,因為PoS不需要靠比拼算力挖礦。第二,POS更難進行51%攻擊。擁有51%幣才能發起攻擊,網路受到攻擊卻會造成自己利益受損,顯然很不劃算。
目前,有很多數字資產用PoW發行新幣,用PoS維護區塊鏈網路安全。

C. POW、POS共識機制的優缺點是什麼啊哪位大神科普下

POW:Proof of Work,工作證明。比特幣在Block的生成過程中使用了此機制,找到合理的Block Hash需要經過大要得量嘗試計算,計算時間取決於機器的哈希運算速度。POS:Proof of Stake,股權證明。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根據你持有貨幣的量和時間,給你發利息的一個制度,在POS模式下,持幣有利息。DSC(動態權益)共識演算法:公鏈項目Penta的獨創。分三層:第一層進行代表選舉,第二層通過三列籌錢演算法挑選議員和觀察員組成若干共識組,第三層從候選區塊中通過散列抽簽演算法選取正式塊。

D. 什麼是區塊鏈

【定義】

區塊鏈(Blockchain)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讓參與系統中的任意多個節點,把一段時間系統內全部信息交流的數據,通過密碼學演算法計算和記錄到一個數據塊(block),並且生成該數據塊的指紋用於鏈接(chain)下個數據塊和校驗,系統所有參與節點來共同認定記錄是否為真。

區塊鏈是一種類似於NoSQL(非關系型資料庫)這樣的技術解決方案統稱,並不是某種特定技術,能夠通過很多編程語言和架構來實現區塊鏈技術。並且實現區塊鏈的方式種類也有很多,目前常見的包括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DPOS(Delegate Proof of Stake,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

區塊鏈的概念首次在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作者為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個人(或團體)。因此可以把比特幣看成區塊鏈的首個在金融支付領域中的應用。

【通俗解釋】

無論多大的系統或者多小的網站,一般在它背後都有資料庫。那麼這個資料庫由誰來維護?在一般情況下,誰負責運營這個網路或者系統,那麼就由誰來進行維護。如果是微信資料庫肯定是騰訊團隊維護,淘寶的資料庫就是阿里的團隊在維護。大家一定認為這種方式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區塊鏈技術卻不是這樣。

如果我們把資料庫想像成是一個賬本:比如支付寶就是很典型的賬本,任何數據的改變就是記賬型的。資料庫的維護我們可以認為是很簡單的記賬方式。在區塊鏈的世界也是這樣,區塊鏈系統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記賬。系統會在一段時間內,可能選擇十秒鍾內,也可能十分鍾,選出這段時間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他會把這段時間資料庫的變化和賬本的變化記在一個區塊(block)中,我們可以把這個區塊想像成一頁紙上,系統在確認記錄正確後,會把過去賬本的數據指紋鏈接(chain)這張紙上,然後把這張紙發給整個系統裡面其他的所有人。然後周而復始,系統會尋找下一個記賬又快又好的人,而系統中的其他所有人都會獲得整個賬本的副本。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系統每一個人都有一模一樣的賬本,這種技術,我們就稱之為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也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

由於每個人(計算機)都有一模一樣的賬本,並且每個人(計算機)都有著完全相等的權利,因此不會由於單個人(計算機)失去聯系或宕機,而導致整個系統崩潰。既然有一模一樣的賬本,就意味著所有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每一個人可以看到每一個賬戶上到底有什麼數字變化。它非常有趣的特性就是,其中的數據無法篡改。因為系統會自動比較,會認為相同數量最多的賬本是真的賬本,少部分和別人數量不一樣的賬本是虛假的賬本。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篡改自己的賬本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除非你能夠篡改整個系統裡面大部分節點。如果整個系統節點只有五個、十個節點也許還容易做到,但是如果有上萬個甚至上十萬個,並且還分布在互聯網上的任何角落,除非某個人能控制世界上大多數的電腦,否則不太可能篡改這樣大型的區塊鏈。

E. 關於區塊鏈行業的相關術語有哪些

1、實用令牌

實用程序令牌是一種實用令牌,可充當使用特定服務的權利。

術語用法示例

實用程序令牌以使用服務為前提。

詳細說明

您可以結算商品和餐食的價格,而不是現金,也可以通過擁有雲存儲來訪問它。對於實用程序令牌,不需要審核報告的分類。

6、公鏈

公共鏈是具有高度「公共性」的區塊鏈,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參與網路。

術語用法示例

作為調解區塊鏈之間數據交換的基礎設施項目,將建立一種在公共區塊鏈上交換數據的機制。

詳細說明

在用於記錄加密資產(虛擬貨幣)交易信息的區塊鏈中,這是一種機制,用於由未指定數量的參與者在沒有特定管理實體的情況下共識建立交易信息。防止偽造交易信息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它需要大量的計算,因此它的缺點是,在有很多參與者的情況下,完成交易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7、可伸縮性問題

可伸縮性問題是指延遲事務處理的「可擴展性」問題。

術語用法示例

飆升的汽油價格突出了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問題。

詳細說明

由於區塊鏈的性質,由於可在一個塊中寫入的交易數據量有限,因此處理延遲。匯款可能需要很長時間,這會導致更高的交易費用。比特幣是誕生的第一個加密貨幣,已經被認為是一個特殊的問題,但是解決該問題的努力已得到實施,例如利用閃電網路等其他技術並開發新的區塊鏈。

8、GAS費用

GAS費用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的(網路)交易費用。

術語用法示例

本周,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盡管有少量匯款,但仍有多起高額天然氣賬單被支付的案例。

詳細說明

用戶指定金額的GAS費用是次要獎勵。虛擬貨幣以太坊(ETH)用於付款。由於首先要處理費用較高的交易,因此GAS費用可能會隨著交易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9、流動性采礦(流動性采礦)

考慮到提供流動性(貨幣對),流動性挖掘是指除利息外還授予治理令牌,以吸引那些執行收益率制衡的人。

術語用法示例

流動性開采正在加速收益豐厚。

詳細說明

在流動性挖掘中,通過將特定資產存儲在流動性池中並提供交易者可以買賣的流動性,可以將當時的掉期費作為收入獲得。這些流動性挖掘源於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並且誕生了許多流動性挖掘合同,例如Curve Finance和Balancer。

10、DeFi(分布式金融)

DeFi(去中心化金融)是指利用區塊鏈並且在沒有中央管理員的情況下提供的金融服務或系統。

術語用法示例

自2020年6月以來,DeFi市場發展迅猛。

詳細說明

「分散式金融」的縮寫。DeFi提供的金融服務包括發行穩定的硬幣,借出貨幣和加密貨幣交易所。許多平台使用以太坊區塊鏈。

11、PoS(權益證明)

PoS是一種共識演算法,可讓您根據自己擁有的虛擬貨幣的百分比(權益)批准和生成新區塊的權利。

術語用法示例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表示,將ETH的共識演算法從PoW遷移到PoS將改善安全性和擴展性。

詳細說明

權益證明的縮寫。還可以考慮虛擬貨幣的持有期。它誕生於「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演算法的替代方案,該演算法需要高性能的計算機來批准交易並消耗大量能量。如果批准,您可以收到新發行的虛擬貨幣作為獎勵。

12、dApps

dApp是使用開源區塊鏈開發的應用。

術語用法示例

韓國最大的三星電子應用商店「 Galaxy Store」已開始使用Tron的區塊鏈處理dApp。

詳細說明

「分散的應用程序」的縮寫,在日語中稱為「分散的應用程序」。一個主要功能是沒有集中式管理員。最受歡迎的是以太坊區塊鏈,正在開發諸如游戲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之類的應用程序。

F. pos機制的起源與設計理念

POS起源

2012年,背景是POW進淪為資本玩家的玩具,算力過於中心化,隨時都有被「51%攻擊」。

開放者Sunny Kind第一次提出了POS(股權證明)的概念,與POW是完全不一樣的。

POS不用大量的算力來維持網路安全,只要參與者打開自已的錢包在線增加權重,獲得相應的獎勵也就是利息。

POS的設計理念

我們應該都知道,比特幣的區塊產量每四年就會減半,這樣區塊的產量將會越來越少,礦工就會「曠工」,因為賺到的越來越少。

那麼,人數少了,比特幣就可能被一些高算力的人所掌握,數字貨幣網路將會癱瘓。

POS解決方法:並非所有的區塊都是靠挖礦得來的,只要打開錢包客戶端程序,就能發現區塊,也可以得到利息,這樣就會有一個引流的效果。

POS機制可以描述成一種虛擬挖礦。鑒於POW主要依賴於計算機硬體的稀缺性來防止女巫攻擊,POS則主要依賴於區塊鏈自身里的代幣。

女巫攻擊

這個名字是基於1973年的小說《女巫》改編的同名電影,女主具有16重人格。

因為節點隨時加入和退出等原因,為了維護網路的穩定,同一份數據可能備份在很多節點上,這就是數據冗餘機制。

若是在網路上存在惡意節點,那這一個節點就具有多重身份。那這個惡意節點就可能騙到其他節點備份到他這里。

POW就是根據計算能力隨機,而POS則根據擁有財產隨機。POW是保證比特幣、當前以太坊和許多其它區塊鏈安全的一種機制。

但是POW演算法在挖礦過程中因破壞環境和浪費電力而受到指責。POS試圖通過以一種不同的機製取代挖礦的概念,從而解決這些問題。

PoS的優點

不再需要為了安全產生區塊而大量消耗電能。由於不再需要大量能耗,通過發行新幣以激勵參與者繼續參與網路的壓力會下降。PoS機制下,全網每秒可以處理的交易數增加,可以提供比PoW機制更好的性能。

POS演算法是個資本主義

你擁有的錢越多,得到的權利也就越大。為什麼?

因為你在裡面的錢越多你想要維護系統的願望也就更大。若是有惡意攻擊,他們的錢也就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POS演算法

如果我手上有500個代幣,把它放進POS機制,這樣裡面的500個代幣就變成了驗證者.假設它在區塊鏈里最新的塊。

POS演算法將從驗證者裡面抽取一個隨機的,給他們權利產生下一個區塊。

PoS 機制由股東自己保證安全,工作原理是利益捆綁。在這個模式下,不持有 PoS 的人無法對 PoS 構成威脅。PoS 的安全取決於持有者,和其他任何因素無關。

PoS機制源於人們對PoW機制的不滿以及改進。早期的PoS機制有各種缺陷,隨著各種項目對PoS機制的不斷改進,PoS正逐漸成為主流的共識機制。

G. 兩種共識機制對比(PoW vs PoS)

區塊鏈中最核心的架構就是共識機制,可以說是區塊鏈的驅動引擎,發展這么多年,目前主流比較明確經得住考驗的就只剩下PoW(Proof of Work)與PoS(Proof of Stake)兩種機制。簡單概述下,PoW系統的特點是通過消耗大量算力來計算特定演算法的解(典型如哈希),第一個算出結果的有權生成區塊,同時也會得到coin作為獎勵(這也是coin的生產與分發過程,形象地稱為Mining),採用PoW的典型區塊鏈有Bitcoin和Ethereum,目前PoW也是運行時間最長,被公認為是最可靠安全的共識機制; 其本質是通過消耗大量算力來實現系統內的逆熵過程,保證系統的長期安全與穩定 。但PoW被廣為詬病的也是其消耗太多的能源資源,這方面PoS就被認為是更為綠色的解決方案,顧名思義PoS是通過質押系統中的資產即coin來成為一個質押者(staker),這樣就有權產出區塊,質押份額越多,獲得產出區塊權的概率就越高,也代表著獎勵越多。

在分布式系統中有一個 CAP 定理,是指一個分布式系統中存在著三元悖論,即不可能同時滿足這三個特性: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區容錯性 (Partition tolerance),而只能滿足其中兩個。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網路,這個定理也逐漸演變成了區塊鏈的三元悖論,即 安全性(Security)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可擴展性 (Scalability) ,也是同時只能滿足兩個特性。

整體上看PoW系統更注重的是 安全性(Security) 與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放棄 可擴展性 (Scalability) ,這也是Bitcoin網路的吞吐量非常慢的原因。而PoS系統更關注的是 可擴展性 (Scalability) 與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但就PoS能否真的 實現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我是比較持懷疑態度的。從保守主義與系統的更長期穩定的角度出發,我個人是堅定地站在PoW這邊的,可能跟自身保守的性格有關,並不是特別看好PoS作為基礎層能比較穩定。特別是像這次 5月份的Luna事件 ,事件大概的過程是Luna鏈上的演算法穩定幣UST缺乏價值支撐最終脫錨,其核心問題在於UST的錨定設計試圖用一個PoS股權系統去支撐其錨定美元,而且還超發了太多UST,再加上UST與Luna的兌換設計缺陷最終導致Luna自身的死亡螺旋。但這個事件更大的意義應該是敲響了一個警鍾,PoS機制在面對空頭資本砸盤時真的還能維持穩定、維持所謂的去中心化嗎?可能到時節點數量萎縮的速度會很快,逐漸趨於中心化。

所有系統設計都需要根據自身定位來折中,以下從價值錨定的角度,簡單分析下為什麼長期來看PoW會更有優勢。

在PoW系統中三股主要的參與者分別是研發人員,投資者(或者叫用戶)與Miner,這三者的相互制衡,使得這個系統達到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而PoS系統中,將Miner這個重要的制衡力量移除了,投資者和Miner變成了同一群體 質押者(stakers) ,因此該群體濫用權力的行為會變得相對不受限制,並且該鏈隨後的發展方向也可能會更加不平衡,更容易傾向有利於 質押者(stakers) 群體的方向。

PoW系統很好的闡述了什麼是被普遍認可的價值,抽象上來看就是高代價的稀缺性 ,高代價與稀缺性兩者缺一不可。PoS最多隻能實現其中一個稀缺性。

Miner為了在鏈上生產區塊賺取coin,不僅需要持續支付高額電力成本,還必須不斷投入研發、升級硬體、優化基礎設施和運營規模來保持其競爭力。最終結果是,能夠長期持續盈利的Miner並不會是一個一層不變的群體,而是總在競爭中淘汰掉效率太低的Miner,使高效率的Miner能存活下來。這也更有利於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因為不斷變化的Miner群體意味著沒有一個Miner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網路的大部分算力,除非他們通過嚴酷的競爭考驗,不斷優化自身來提供更多的算力。

而PoS系統中的質押者實際上並多少真正的風險投入,也沒有優勝劣汰的嚴酷競爭機制,他們只需要簡單地運行一個staker節點就可以躺著賺利息,本質上只是將自己在銀行系統里的錢簡單的轉化為鏈上資本,就可以坐地收割後進入這個系統的新人。這種行為並沒有太多難度,只是簡單地賺取「無風險」利息,他們並沒有將資本轉化為任何形式的需要面臨風險考驗的投資。

而且當發生硬分叉時,PoW的Miner選擇支持哪條鏈時會更為謹慎,因為他們需要投入高昂的電力成本來為他們的選擇背書,一旦選錯了將損失所有投入成本。PoS系統如果發生硬分叉,質押的coin作為系統內部狀態的一部分,硬分叉後質押者將在兩條不同鏈上都擁有相同數量的資產,由於沒有什麼沉默成本,導致質押者更願意兩邊都支持,從而使硬分叉更容易且更頻繁地出現,這被稱為 nothing at stake 問題。

PoW是真正能做到無准入限制的(Permissionless),就是說已經在這個系統中的老人無法限制新人加入,只要你有能力提供算力,就能直接接入網路中產出coin。而PoS系統中,新人要進入,都不得不先從老人手中買coin。

而且PoW中Miner為了支付各種高昂成本(電力,設備,基礎設施等),產出coin後也不得不賣出一些以彌補成本,這同時也是一種把coin分發給更多人的過程; 特別是在熊市,Miner為了維持開銷也不得不低價賤賣coin,這樣新人才有機會以相對低的成本獲得籌碼入場,這才是一個健康的生態擴張過程 。而PoS中由於質押者並沒有什麼運行成本,也不需要面對太多競爭,質押者出塊得到coin後不需要急著賣出,更容易哄抬價格,其實會變相激勵場內老人剝削新入場者,不給後來人更多機會;整個系統會趨向於更封閉,逐漸演變成一個有限游戲,長期運行下去只會越來越中心化;系統中財富越來越集中,富者更富,窮者更窮,從而更不可能實現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

由於PoW系統中是以提供工作量的方式產出區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工作量都會被累積起來並使鏈不斷向前延伸,這也是為什麼叫區塊鏈;這些累積的工作量也給攻擊者造成了巨大障礙,如果想要反轉整條鏈,不僅需要非常高的算力,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也為應對攻擊提供了足夠長的時間緩沖。

而PoS系統其實只是維護一個分布式賬本, 並沒有工作量累積的概念,一旦攻擊成功,要反轉整條鏈就是相當容易的,幾分鍾就可以搞定。

嚴格來說由PoW算力支撐的BTC不應歸為高科技類,由於它整個系統架構更保守更穩定,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種 物化價值(objective costliness) ,更能作為價值之錨,所以數字黃金這個稱號很貼切。而像ETH(目前還是PoW,2.0升級後為PoS)這些更接近科技類創新平台,PoS本質上更像是一種股權系統,其實PoS系統反而是需要中心化,偏向更依靠整個社區的生命力,需要依靠核心團隊的創新與開拓能力往前走;而PoW則需要去中心化,更偏向穩定與提供 物化價值(objective costliness)

區塊鏈作為一個價值分配系統, 算力是它的價值之錨,如果沒有算力,就會退化為一個股權系統 。算力在哪,資金就會跟去哪。目前的發展趨勢也是逐漸往多層網路的方向發展,類似TCP/IP的多層協議棧。從作為基礎層(Base Layer)的角度看,更需要的是長期穩定與提供價值支撐,因此PoW系統更合適;而PoS可能更多的是可以作為Layer2以實現 可擴展性 (Scalability) ,彌補PoW基礎層的吞吐量不足,並通過錨定在PoW基礎層上來獲取算力安全性與價值支撐。

最後順帶說下最近市場行情,5,6月份以來的瀑布令很多人很恐慌,恐慌指數一度長時間停留在個位數;其實我覺得也沒必要那麼恐慌,要在這個圈子長期活下去,面對這種大波動的心理預期還是要有的。想起之前紅杉資本的沈南鵬經常提到一個詞Grit,沙礫,它是礫石在千萬次打磨後留下來的細小顆粒;Grit代表了勇氣和持之以恆的一種堅持,有種經常被按地上摩擦但依然勇往直前的感覺。這個和塔勒布講的反脆弱性有異曲同工之妙,承載價值的東西就應該具有這種品質,PoW系統肯定是有反脆弱性的。

回望2017年入圈後經歷過的各種事件,其實像這樣的大波動近乎每年都有(除了2019年一年比較順利外);像2017年國內的94事件,2018年一整年的大熊市,2020的312事件,2021的519事件,再到2022今年的5,6月份市場轉熊,每次經歷大波動後,市場都會淘汰掉該淘汰的,出清掉該出清的風險,對整個行業發展也是好事。眼光還是應該放遠一點,至少看5到10年後的變化,科技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波動和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日光之下無新鮮事,每次科技革命過程中總會夾雜著眾多的反對、質疑,還有眾多的投機、騙局;這個過程也總是通過各種暴雷、回歸,清除泡沫後價值重估,夯實了基礎後積蓄能量再次進入躍升到新的發展階段。 價值互聯網的到來是一件無法迴避的事情 ,當理解和看清了這種趨勢後,規避掉各種坑和市場噪音,遠離合約杠桿和各種山寨的誘惑,握住核心資產,時間本身就會帶來回報。

閱讀全文

與區塊鏈pos是誰的縮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礦機挖幣手機APP 瀏覽:236
qq幣算虛擬貨幣 瀏覽:291
以太坊源碼筆記csdn 瀏覽:449
巴菲特為什麼不看好數字貨幣 瀏覽:228
今天新比特幣礦機價格 瀏覽:835
數字貨幣交易法律 瀏覽:512
區塊鏈轉讓公司 瀏覽:161
工商信息當中有數字貨幣 瀏覽:562
冒險與挖礦兔女郎 瀏覽:976
陳偉星比特幣價格 瀏覽:20
虛擬貨幣哪兒 瀏覽:570
芯動礦機2019 瀏覽:136
比特幣雲挖礦軟體 瀏覽:927
福州中科院虛擬貨幣 瀏覽:612
怎樣在以太坊上ico 瀏覽:45
區塊鏈交易記全被記錄 瀏覽:657
以太坊錢包分64位么 瀏覽:115
央行數字貨幣dcep下載APP 瀏覽:527
比特幣星火礦池 瀏覽:364
目前螞蟻礦機還有收益嗎 瀏覽:545